天河教育局局长重注《论语》 冀经典养护心灵
广东新闻网广州10月11日电 (许青青)“很多中小学沦为知识和智力的堆积场所,很多大学沦为职业训练场”,中国教育拿什么养护学生的灵魂?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局长柳恩铭新著《论语心读》重注《论语》,他直言,重注论语是为了寻找迷失的教育本真,冀经典养护心灵。
该书研讨会10日在广州大学举行,广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屈哨兵,暨南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蒋述卓,广州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刘晓明均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柳恩铭表示,教育的本真是精神活动,现实的中国教育却迷失了本真。“教育没有真正关注和有效培养人的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就算有人有心关注,却不知道如何培养,向什么方向培养。心无价值,心无信仰,心无理想,甚至心无梦想,“无心”即无真正的教育。
为了探索拿什么养护学生的灵魂,十年中,柳恩铭的主要业余精力转向研究先秦经典《论语》《孟子》《荀子》《诗经》《尚书》《道德经》等,也研读历代儒学研究者的著作如《四书章句集注》《王阳明全集》《日知录》《明儒学案》,也反复研读21卷本《二十一世纪儒学研究大系》。最让柳恩铭流连、眷恋、执着,最让图放不下的是《论语》。十年之中,柳恩铭读了30个版本的论语;当他读完第一本《论语》——巴蜀书社《四书五经》,我萌发了重注《论语》的冲动,开始把读《论语》的思想、思考、情感、体悟等一一写下,不求认同,但求真心所得——儒家所谓求仁得仁。
“《论语心读》的每一章解读都是我的,每一章都是新的,每一章解读都绝不同于古人或他人,我读出了唯美的儒家”,柳恩铭表示,自己读出的《论语》没有消极,没有颓废,没有丑陋,没有糟粕,只有精华,只有乐观,只有美丽,只有期待:对学生有期待,对社会有期待,对国家有期待,对未来有期待,“我读出了永恒的儒家”。
同时,柳恩铭也是一位教育者,他表示,研究儒家为主导和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目的在于解决现代教育的问题,目的在于让教育回归精神活动的本真,让教育重建有教无类的情怀,在于让教育恢复因材施教的传统。
“《诗经》涵盖爱情教育、伦理教育、爱国教育、诚信教育、生命教育;《尚书》是政治教育、法律教育;《乐》是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舞蹈教育,几乎涵盖了现代美育的全部范畴;《易》是哲学教育,是方法论教育;《春秋》是历史教育、思想教育、价值教育。”
“《论语心读》追求在于让教育找回精神情感活动的本真,目的在于找回丢失的价值、迷失的精神、缺失的信仰,”柳恩铭说,他的目的是想建构一个心灵家园、营造一个精神家园,让心有所依、心有所属、心有所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