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居住证来办理积分 广州在推动试点进程

04.03.2016  10:35

    广州将建立居住证积分管理制度

    享受哪些公共服务

    先看居住证积分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北上广深落户门槛不宜过高

    关于户籍改革、积分落户、城市管理等话题,向来是全国两会的热点。

    2日,全国人大代表、民进中央常委、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积分落户政策。他建议,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应明确承担的责任,如吸收更多外来人口的功能,就不宜把积分落户政策门槛定得过高。应该放开,让市场决定人口配置,让人口自由流动。

    热点话题在广州得到响应。3日,广州市政府官网挂出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将有序解决来穗人员落户,并进一步完善积分制入户政策。

    同时,广州将建立居住证积分管理制度。今后,广州将根据居住证持有人的居住年限、就业、文化程度、社保、纳税、技术、社会服务等情况进行积分,阶梯式享有劳动就业、基本公共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计划生育服务、住房保障服务、社会救助及社会福利服务、公共文化服务等权利。 南方日报记者 张西陆

    进一步完善积分制入户政策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底,广州常住人口数据分别是1308万。按照国务院早前批复的《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到2020年,广州的常住人口规模要控制在1800万以内。以这两项数据为基准,广州在常住人口数量规模上还有近500万的增长空间。

    蔡继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可能无条件接收外来人口,城市公共服务承受不了,财政负担也承受不起,但他不赞成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把进城的门槛定得过高。他认为,门槛过高会把大量农业转移人口排除在城市大门之外,大城市本身还有发展空间,要让居民自由选择,不是靠人为政策限制。

    记者对比发现,同为国内一线城市,广州入户门槛相比北京、上海较宽松,但比同样实行积分入户的深圳要严格。比如,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只有北京在实行入户指标分配模式,入户基本没有放开,一般社会人员很难申请户口。其他三个城市都没按指标分配,而是实行总量控制。

    根据《实施意见》,到2020年,广州将全面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以人为本、科学高效、规范有序的新型户籍制度,实现人口规模适度、结构优化、分布合理和素质提升的人口发展格局。

    总的来说,广州将坚持积极稳妥、以人为本、切实尊重居民意愿、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原则;坚持总量控制、有序推进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权责匹配的原则;坚持统筹规划,全面布局,着力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政策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保障就业,全力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原则。

    一方面,广州作为超大城市,根据本地的综合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严格控制人口规模,不断优化人口结构,逐步形成与广州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相匹配的入户政策体系以及非户籍常住人口市民化的政策体系,重点吸纳广州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落户。

    另一方面,广州也要有序解决来穗人员落户,重点解决进城时间长、就业能力强、可以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市场竞争环境、长期从事特殊艰苦行业一线、为广州作出特殊贡献的人员落户问题。广州将进一步完善积分制入户政策,按照总量控制、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原则,达到规定分值、符合相关条件的来穗务工人员,可以申请登记常住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