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市探索村级居家养老新路 着力破解农村养老困难问题

01.06.2016  02:34

        当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快速转移,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民生问题。近年来,南雄市大力实施民生优先战略,紧密结合农村实际,创新思维,大胆实践,积极创建农村(社区)居家养老中心,着力破解农村养老难问题,探索出一条新形势下切实可行的村级居家养老新路子。截至2015年底,该市已建成了13个集生活照料、文娱活动、日间托管、医疗护理、心理辅导、康复保健于一体的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16个农村幸福院。2016年,计划全市18个镇(街道)至少各建设1个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一、坚持政府主导。一是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自愿”的运作模式,制定《南雄市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将推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列入党委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投入资金500万元予以支持;二是各镇(街道)把建设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作为必须做的民生实事之一,落实工作责任人和工作经费,并做好宣传引导;三是建立由党员、干部、学生、妇女联络员等组成的兼职人员、“少老人”服务员(即年纪较轻、身体好、自愿在服务中心服务的老年人)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

        二、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镇、村教育卫生资源整合后留下的校舍、卫生院和现有老年活动室、村文化宫、敬老院、祠堂等集体或农民自有的闲置房产,通过改造维修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目前累计利用13处、近1.5万平方米,有效解决建设场地问题。

        三、坚持多元投入。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一是政府拨付专项资金,采取补贴的形式向社会养老服务领域倾斜;二是广泛整合福利彩票公益金、老龄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以及对口帮扶资金,统一用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三是由村民自治组织动员外出乡贤和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自愿提供经济支持和参加照料服务,目前已累计募集资金2000多万元。

        四、坚持示范带动。为让广大群众更好地认识和接受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这一新型养老模式,南雄市选取条件比较成熟的水口镇沙头村等7个行政村进行试点,按照“村民自愿、村民互助、村民满意”的工作目标,由民政部门负责指导、检查、督促和考核评估,并及时对试点村的基本做法和工作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总结经验,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五、坚持创新管理。为使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持续正常运转,南雄创新管理模式,由村民自治组织自我管理,建立人员注册档案、与家人联系方式、服务与互助服务等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做到有牌子、有上墙资料、有专(兼)职管理人员、有专门联系电话。同时,成立村级敬老爱幼工作理事会,由村内年纪较轻、威望较高、热心公益、身体健康的老人组成,无偿自愿负责居家养老中心的事务管理,形成“以老助老”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