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可在家门口享三甲医院服务(图)

26.09.2014  15:30

医联体”签约现场 羊城晚报记者 汤铭明 摄


  羊城晚报讯

  记者黄宙辉,通讯员王海芳、丘小红报道:昨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在北京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启动。日后,该社区的居民在家门口便可享受到三甲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医疗服务,包括预约专家号、双向转诊、远程会诊等。

  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

  据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陈汝福介绍,该院医联体单位暂时由一家二级医院即越秀区妇幼保健院及分院,和北京街、流花街、华乐街、珠光街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

  “以后区内所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要与大医院结成医联体。”越秀区卫生局局长黄甫初透露,除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也在商谈建立医联体。

  居民可优先预约专家


  该医联体成立后,将给社区居民带来哪些好处?陈汝福介绍,通过预约挂号平台,在医联体成员单位建立预约挂号通道,各成员单位均可根据需要上转门诊的患者情况,直接凭账号进入“号源池”预约所需专科的专家号;在医联体成员单位开展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优先预约专家门诊、优先安排辅助检查、优先安排住院服务;给予成员单位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按照各成员单位需求派出专家到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查房、病例讨论、指导科室建设、培养全科医生等,全面提高医联体成员单位的医疗技术水平,增强医疗服务能力。

  还可做到实时视频会诊

  此外,为让居民不出社区就可享受到孙逸仙纪念医院的服务,该院特别成立“远程会诊中心”,可做到实时/择时视频会诊,建立区域X线、B超、心电图等检查会诊机制;为进一步做好急危重症的救治,该院还成立“胸痛中心”,主要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急性胸痛相关疾病的救治水平。各医联体成员单位有此类相关疾病,均可通过“胸痛中心”这一平台,启动绿色通道,直接进入急救通道。

  黄宙辉、王海芳、丘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