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区提升22条道路品质 居民大赞
市民在建设大马路新增休闲空间里活动。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燕、廖靖文摄
大洋网讯 人行道变宽、活动空间变大、夜间照明增加、在斑马线过马路更从容……这些都是广州市越秀区22条道路全要素品质提升带来的变化,居民和行人大赞好!
2018年以来,越秀区以“绣花功夫”对解放路、环市路、中山路、广州起义路、广园路(越秀段)、农林东路、北较场路等22条道路进行全要素品质提升,完成人行道改造提升约31.8万平方米、车行道约9.28万平方米,新装护栏约1.5万米,建筑立面整饰约7.34万平方米,广告招牌改造约5700平方米,“三线”下地及线路规整约13公里,绿地提升面积3.4万平方米,时花种植面积约6800平方米。记者在今年重点提升的建设大马路、黄华路采访发现,一个个细节形成的大变化获得居民的一致好评。
以人民为中心是越秀区进行街巷道路环境提升的出发点。建设大马路拥翠社区外面是一处连绵百米的绿化带,因为大树和灌木密布,居民没法进入活动,数米的台阶也让老幼居民多年来出入不便。此次品质提升新增了出入口以及无障碍扶手设施,把台阶变成缓坡,同时消除人行道各处微小高差,大大方便了各个年龄段的居民出入。负责该项目设计的工程师郑庆之介绍,此次提升将绿地原来的大树都进行保留,通过改造坡地,社区新增了约700平方米的林下活动空间,为街巷社区生活增添色彩。
记者看到,居民在新增空间上打羽毛球。“非常满意!早上老人家可以锻炼,我们下班可以带孩子来活动。”居民林先生说,这几块区域已经成为居民群众茶余饭后休闲放松的主要活动空间。郑庆之介绍,改造还提升了社区功能照明系统,将新的照明隐藏在扶手、景墙等处,明亮之余不会产生炫光,保障街巷夜间安全。
越秀区建设和水务局重点项目建设科科长狄海峰介绍,建设大马路改造还融入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充分发挥绿地收集、滞留、净化、渗透雨水四大功能。台阶座椅也巧妙形成3个梯级的雨水收集净化系统。通过自然坡度引导雨水进入绿地内部,而非直接进入排水管网,同时在绿化与硬地之间设置卵石渗沟,沟内设置穿孔渗透管,增强雨水的收集与下渗能力。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廖靖文 通讯员吴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