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棚屋被拆废墟上住3年:自家地上建房为何被推

31.10.2014  09:11
陈伟强和他的妻子在棚屋前合影。 陈伟强20 11年被拆掉的房屋,至今保持被拆后的状态。

  陈伟强让妻子和孩子住在别处,自己则躺在貌似台风一刮就能飞起来的破木屋里头,挨过每一个夜晚。     

  一片废墟,一个木屋,一群鸡,一条狗,一个人———这是对陈伟强所住木屋的最直观感受。

  村里人都不愿踏足此地。那是一个在废墟之上,用竹竿和石棉瓦等简易材料搭建起来的木屋。天热的时候,坐在屋内,一股酸臭味混合着屋外鸡群的味道,扑鼻而来,缠绕全身。

  “这里是白云区太和镇永兴村石坑街东三港(巷)3号”,文化水平不高的陈伟强,甚至连自家的门牌号都没说对。

  陈伟强说,3年前,2011年10月12日那天,他们一家人在家中吃饭,城管执法人员以执法的名义闯入,挖掘机无情地推倒了他的房子,从此,改变了他之后的生活。

  陈伟强选择在废墟之上原地搭建木屋,坚守这片土地。他让妻儿住在别处,自己则住进了那座破木屋,挨过每一个夜晚。

  这一守,就是三年。

  如今,他拿着宅基地使用证试图证明这块地是他家的,他不能理解在自家宅基地上建的房子为什么会被推掉。

  据悉,当年拆房时,村里给出的回复是为了“复绿”。日前,城管部门又回应称,陈伟强的宅基地使用证上面所记载的土地,“应该是另一块地”。他搭建木屋的那块地,现在是属于林地。

  废墟上的简易木屋

  记者在现场看到,简易木屋外头有一个洗手间,外部结构是用铁皮拼起来的,再用几根竹竿撑着门口,走进去时还需要猫着身子。经过一条很短的通道,掀开一块布,你就看到真正的洗手间———这里算是比较讲究的了,最起码厕所墙是水泥的。

  在见到南都记者的第一面时,陈伟强似是多年苦闷急于倾诉,所有事情毫无条理地涌出来,只为了说明他“很委屈”。他称,这块地是他家的宅基地,却被城管挖掉了房子。

  陈伟强依据的是一张皱巴巴的、发黄的宅基地使用证:证上写着陈伟强他父亲的名字,宅基地的面积大小,宅基地属于永兴乡石坑村(永兴村石坑街)。没有具体的门牌号,因此也无法确认这张使用证所对应的地块。面对记者的质疑,陈伟强表示自己正是在这里出生的,这块土地不可能不是他的。

  一切源于那年拆房

  2011年10月12日中午12时许,陈伟强和老婆,小儿子正在小餐厅里吃午饭。按照陈伟强的说法,“几十个人突然间来了”,城管队员二话不说就将他们一家三口从餐厅里拉了出来。

  看见这么多人,还来了挖掘机,陈伟强赶紧找来宅基地使用证,出示给城管及国土部门的人看,但没有得到合理解释。

  “然后,看到挖机要上去,我赶紧去拦住”,城管队员摁住陈伟强。然后,他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家倒在了面前。

  那个晚上,他抱着妻子,睡在废墟旁边的一块木板上。“现在想起来都想哭,东西一下子都没了”,陈伟强记得那个晚上天气挺冷,心里头更冷,他抱着妻子在那块木板上想了一个晚上:我做人老老实实,本本分分,为什么就要挖掉我的房子。

  第二天,他们全家到了村委会,在村主任的办公室内,陈伟强的小儿子开着电脑做作业,陈伟强两夫妻则坚持要村里头给一个说法。“他们就跟我说是要复绿”,村里给出的具体回复陈伟强说不出个所以然,唯独只记得“复绿”二字。

  当日,陈伟强带着妻儿走出了村委会大门,作出了这样的决定:东三巷3号那块地一定要守住。被铲倒的屋子绝不清理,除非哪天事情完全解决,否则那片废墟便是他有力的证据。

  棚户里生活三年

  这一守,就是三年。

  2011年之前,陈伟强家虽然经济条件较差,光供养陈父陈母以及两个孩子已经显得有些吃力,但他终归没想过,他会在自己土生土长的村子里当一名棚户。

  陈伟强在废墟上建起了一座木屋,在这里居住了三年。他让妻子和孩子住在别处,自己则躺在貌似台风一刮就能飞起来的破木屋里头,挨过每一个夜晚。

  他也觉得很苦,冬天冷,夏天热,棚户生活没有一天让他过得安心。

  他指着地上的蚊香说,这里夏天到处都是蚊子,近期广州又有登革热疫情,“我怕得要死,要是得了登革热,那就麻烦了”。

  又何止是蚊子。木屋门口两侧摆着两只塑料桶,里头装着附近工厂工人们吃剩的食物,有些工厂老板觉得陈伟强可怜,就将食物送给他喂鸡。但是,鸡未享用,老鼠们肯定先饱餐一顿。废墟里头,不时钻出膘肥体健的硕鼠,旁若无人般直接跳进桶内进食。

  “老鼠很多的。这里确实很脏,但是没办法,不守在这里不行啊”,他说,自己何尝不想去别的地方住,自己也不想在这破房子里头每天吃苦,一切都是为了守住脚下这块地。

  生他养他的土地

  三年时间里,陈伟强两个孩子,一个已经上了大学,一个上了初中。

  这三年里头,陈伟强的身体越来越差,甚至已经负担不起较为粗重的体力活,唯一的工作只能是养养木屋外的几十只鸡。陈伟强的妻子则勉强种种菜再卖给别人,这已经成为家中经济收入的核心。“我就几百块钱,她一个月2000多元,两个人差不多3000元”,这3000元,一方面要赡养陈伟强的双亲,一方面要承担两个孩子的学费、生活费,还要兼顾夫妻俩自己的生活。

  陈伟强坦承,好在村里头每年都有些分红,这样才能缓解家庭压力。可就算如此,陈伟强还是坚持住在木屋内,他觉得,这块土地就是生他养他的土地,他不明白为什么突然间就必须和他脱离关系,他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

  城管:使用证对应的是另一块地

  10月16日,针对陈伟强房子的问题,记者前往白云区太和镇政府进行咨询。城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陈伟强搭建木屋的土地非其宅基地使用证所对应的土地,“证上面的应该是另一块地。现在那块地是林地”。

  对于3年前强拆的事情,一名当时在现场的工作人员承认,城管队员执法确实过于粗暴,“我当时也说不能这样,有什么问题应该好好说”,该工作人员建议,陈伟强可拿着宅基地使用证前往国土部门查询土地状况,核实使用证对应的地块,方便解决所有问题。

  接下来的几天,陈伟强去过太和镇国土所,白云区国土局,得到的回应是:宅基地使用证假不了,但是对应的土地,没有详细备案,地点只显示到了石坑街。剩下的情况,只能找村里了解。

  带着这个回复,陈伟强再次去到村委会。让他失望的是,地块还是没有得到确认。问题悬而未结。

  “一定要查清我的地

  “我怎么都要在这里撑下去,我一定要查清楚我的地”,在2011年那次事件发生后,陈伟强边哭边指着两个孩子说,“你们一定要更加努力读书”。

  在他看来,一切皆因自己没有能力,这才造成了自己的人生悲剧。

  值得安慰的是,两个孩子十分懂事,他们一直安慰父母,不要把伤心、烦心的事情放在心里,房子的事情交给他们兄弟俩,“他们告诉我老婆,我们夫妻只管努力挣钱供他们读书,房子以后他们来建”,这话听起来颇为心酸,陈伟强说起来却甚是骄傲。

  “他们都说,我干吗在这里赖死,我就问他们,我赖死关你们什么事!”这个消瘦黝黑的中年男子,以这样的宣言,继续捍卫着他认为的属于他自己的土地。

  采写:南都记者 连楷

  摄影:南都记者 张志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