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和杜润生引发的回忆和思考

13.10.2015  12:19

上周国内思想界的热点聚焦于两位老人。

一位是85岁的药学家屠呦呦女士。她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中国大陆科研人员打开了诺贝尔科学奖的大门,并引发国内各界对医学和科研等领域的全方位反思。

屠呦呦

首先引人好奇的是,屠呦呦所代表的中国青蒿素相关研究工作完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诺奖评选委员会为何颁此“复古”之奖?北京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主任张大庆对青蒿素的研发过程有深入研究,他认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励的是两类成果,“一类对人类知识作出巨大贡献,一类对人类健康作出巨大贡献”,诺贝尔奖作为回顾性、总结性的奖项,表彰“对人类健康作出巨大贡献”的青蒿素,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其次,舆论中更强烈的热议,可由人民网的旧文标题来表达:《屠呦呦为什么落选院士》。“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网民普遍对“两院院士的评选标准、方法和程序”提出疑问。而澎湃新闻在采访中发现,屠呦呦的边缘化更与维护中医的正统性有关:她的研究无法纳入中医理论体系。她所从事的,其实是中药的科学化研究,或者说植物药的科学化研究。

简单来说,这相当于将中药“去特色化”,把其中所蕴含的药理转换成全世界都能理解的语言,故而得到了西方医学界的高度评价。但是,这条本该是康庄大道的路,现在越走越窄,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对中医特殊性的过分强调,以及对中医理论体系的过分执着。

第三,不出意外的是,“中医粉”和“中医黑”的争论在屠呦呦获奖之后又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诺奖委员会成员汉斯在面对记者“能不能说这是你们第一次颁奖给中医”的提问时,也特别强调,“我们不是把本届诺奖颁给了传统医学”,“我们是把奖项颁给受传统医学启发而创造出新药的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