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小学出了个 “小发明家”
詹镇涛向记者演示污水变清澈的处理过程。(高讯 摄)
●本报记者 郑炜梅
看见家乡的小溪渐渐被污染了,许多人心痛之余,都有一个愿景:希望还溪水一片清澈。为了解决“污水变清澈”的问题,大埔县光德镇中心小学的詹镇涛同学凭借平时善于思考的特质和爱动手的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发明设计了“污水处理系统模拟装置”,并在今年3月第29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技术创新项目类铜牌。作为我市年龄最小的参赛成员,詹镇涛年仅12岁,在读四年级。这个装置是如何“诞生”在他手里的呢?近日,记者来到了大埔县光德镇中心小学一探究竟。
小发明灵感来自生活
在光德中心小学的实验室里,小小年纪的詹镇涛正在演示他的污水处理系统模拟装置,他一边演示,一边进行了细致的讲解。简易装置里,凝固剂、消毒剂、锡纸等一应俱全。
问及发明设计“污水处理系统模拟装置”的灵感来自哪里时,詹镇涛说道,“我家附近有一条小溪,小时候,溪水非常干净,常常能看见小鱼小虾在溪水里游来游去。可是近几年,由于村里的人们老是把垃圾倒入溪里,溪水变得肮脏浑浊,水里再也看不见鲜活的生命了。我就想能不能想办法把这溪水变清澈干净。”当他在日记本上写出了困惑后,他的班主任张婷婷就简要告诉了他自来水厂净化水的基本原理。詹镇涛听完后,大受启发,萌生了利用同样的原理发明污水处理系统的想法,征得老师同意后,师生俩便为这个设计琢磨开了。
“詹镇涛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爱钻研、爱看书,但他不是那种书呆子型的,他思维非常活跃,在他每天上交的日记本里,关于马航MH370、自然现象等内容占了相当比例。”张婷婷告诉记者,他动手能力强,爱思考,在发明设计过程中总是不时地提出问题和想法。“比如实验开始时遇到了水流速度太快导致过滤不完全;水源池上的孔太高导致污水并没有完全流入过滤池等问题,发现问题后他会先自己进行摸索,然后和我讨论。”
经过两个多月的研究、调整后,简易污水处理系统模拟装置获得成功。当看到污水经自己手重回清澈后,12岁的詹镇涛非常高兴,充满期待地说:“小溪小河里的水有可能重回清澈了。”
第二课堂鼓励
学生“多动手”
詹镇涛所在的光德镇中心小学,位于大埔县最南部,距离县城约50公里。可是,记者在这座偏远小镇的小学采访时却发现,尽管这座山区小学里90%以上是留守儿童,知识获得渠道非常有限,但是学生们却频频获得“迎亚运·粤港青少年儿童美术书法摄影大赛”、“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省、市级大奖。
在光德中心小学的教学楼里,记者发现每层楼的走廊里都悬挂了瓷画、摄影、美术画等学生的艺术作品。“这些都是学生们的第二课堂的作品。” 该校的校长黄清城说,每天的第二课堂,学生们可根据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让他们从中拓展思维,增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