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旮旯里就数学校最气派

04.09.2014  12:21

焕然一新的棉洋中学。

  去年以来,五华县棉洋镇按照创建教育强镇的统一部署,多方筹资4000多万元,全力推进学校软硬件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学生的就学环境,促进了教育教学环境、校风、学风的不断提升。

“学校比家里舒适”

  9月1日开学当天,笔者在五华县棉洋中学看到,贴上大理石的新校门显得崭新气派,不时有学生进进出出。据介绍,棉洋中学利用暑假时间,对原来老旧的校门进行了重建。

  循着绿树成荫的校道,看着崭新的大楼、明亮的教室、公寓式宿舍、宽敞的运动场地、一应俱全的运动器材,听着学生们欢快的笑声,勾起了笔者脑海中依稀的印象:木棚瓦房、20多人的通铺、漏雨的屋顶……如今,这一切都已成为记忆。“比家里舒适多了,真没想到有这么好的条件。”当天,初一新生小刘在住进学生宿舍后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在距棉洋圩镇5公里的罗城村,村小学被当地群众称为最气派的建筑。“塑胶跑道、多媒体教学还是第一次看见,算是开了眼界了。”今年75岁的张伯告诉笔者,学校已经成了村里孩子们最喜欢去的地方。据悉,棉洋镇阳光、琴江、双璜、桥江等小学操场都高标准修建了塑胶跑道。目前,全镇有3所中学、14所完全小学、15个教学点、幼儿园,共投入4000多万元,按照教育创强的标准,对硬件设施实行同标准配置,缩小校际差距,并于今年4月顺利通过了验收。

  校风和教学质量双提升

  “教育创强除了硬件设施的改善外,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校风的转变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棉洋中学校长刘天佑向笔者表示,该校全面普及了“八德”(即孝亲、尊师、友学、立志、长善、救失、守法和落实《弟子规》)教育,师生见面行鞠躬礼,培育学生守纪、文明、友善,促进校风提升。

  近年来,该校每学期都开展友善互助爱心活动,共有3000多人次得到帮助,还涌现出宋咏梅、张学谦等带病坚守讲台爱岗敬业的典型。该校今年升中考试有87人考入国家级示范高中,在该县南部学校中排名第一。“高中招生365人,超额任务数65人,往年200人也招不够。初中招生680人,超额165人。”刘天佑向笔者表示,软硬件设施的提升,远远超出了学生和家长的意料,已经形成了一种品牌效应,往年教工子女以及周边村的学生到县城或邻近乡镇学校就学的现象已经得到了扭转,逐步实现了回流。

  乡贤捐资支持教育发展

  棉洋镇素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在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方面,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群星小学在修建运动场过程中,遇到了土地瓶颈,该村112户农户自觉捐出了1800平方米的田地。“为了下一代能读好书,群众都没有二话。”村支书刘胜辉坦言道。

  “外出乡贤杨汉军兄妹捐资600万元、五华县东方屹公司捐资200万元、五华县兴安医药公司捐资25万元……”棉洋镇党委书记胡育灵欣慰地说,外出乡贤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热情一直不减,至今已捐款1800多万元。

  (张炳锋  廖伟军  刘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