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五台山文殊洞举行开光法会

04.06.2014  20:47

  五台山文殊洞此间举行开光法会,来自各地僧人和数百名信士参加了法会。 焦瑾琦 摄

  五台山文殊洞举行开光法会,来自各地僧人和数百名信士参加了法会。 焦瑾琦 摄

  中新网五台山6月4日电 (王燕君)4日,记者从山西五台山获悉,五台山文殊洞此间举行开光法会,来自各地僧人和数百名信士参加了法会。大塔院寺法主照慧法师和方丈如空法师与文殊洞主持照彻法师共同主法。

  文殊洞位于五台山栖贤谷洞子沟的清凉社村北,风景迤逦,奇洞怪石,为五台山胜景之一,与观音洞、地藏洞、普贤洞修行灵迹毗邻,是佛家弟子闭关修炼的宝地之一。文殊洞内两洞相连,上小下大。大洞36平方米,小洞16平方米,主洞内供文殊菩萨像。从洞南一条长7米的巨岩裂缝中穿行,扑朔迷离。洞南有一口清泉,其味甘美。相传文殊菩萨曾来此探访金地藏,故名“文殊洞”,明、清时,此洞辟为道场,苦修僧人至今不断。

  该寺始建於清光绪年间。文殊洞是文殊菩萨修行的地方,佛像曾毁于文革。近年来,五台山大塔院寺在众善信的大力支持下恢复了毁弃的寺院,古文殊洞得以重放异彩。

  “因缘殊胜,文殊洞开光之后,接待四方信士的朝礼和拜偈”,照彻法师称。文殊,位列佛教中众菩萨之首,是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专司智慧,被称为“大智文殊菩萨”。在佛教中还被尊称为“七佛之师”、“诸佛之母”,历来备受佛教徒的尊崇。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道场,在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多元佛教文化交互辉映下的文殊信仰,成就了当地的特殊地位。五台山寺庙始建于汉明帝时期,唐代因“文殊信仰”的繁盛,寺院多达360多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