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腐败窝案:关系盘根错节 杜善学案成线索
金道铭、令政策、杜善学,分属山西省委、政协、政府“三套班子”,他们的落马可谓“一窝腐败”。仔细分析这两年被查处的山西官员,可见他们之间的关系盘根。
在令政策和杜善学被通报调查后,山西官场更加沉默了。一位过去常与媒体打交道的官员,在婉拒《中国新闻周刊》的采访要求时,连说“现在不是时候”。
早在今年2月和4月,山西省委副书记金道铭和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山西省委原常委申维辰先后落马,彼时有不少官员认为,基于稳定的考虑,山西的反腐或会“适可而止”。但中央的态度与这种预期截然相反,正在山西展开的轰轰烈烈的反腐行动似乎没有任何收官的迹象。
《中国新闻周刊》在对山西省五六位官员的采访中有一个体会,对于一些“满怀心事”的官员,他们的顾虑主要有两个:一是中央的这种态度,会激发出更多的举报;二是落马的人越多,自己被“咬”出的可能性越大。
当前,各单位集中观摩反腐纪录片的频率在增加,邀请反腐专家作讲座的次数也在增多。
“反腐欠账”
据《中国新闻周刊》根据公开资料所做的统计,十八大后,山西省共有26位厅级以上(包括副厅级)官员被调查。其中包括4位省部级官员。
26这个数字,只是统计了被官方或媒体通报了名字的违纪、违法官员,而实际上,有些官员受到查处但没有公布名字和身份,因此实际数字会更大。根据山西纪委、监察厅发布的数据,2013年,该省共处分违纪党员干部11879人,其中市厅级干部26人,县处级336人。如果算上案件频发的今年上半年,这个数字就更为可观。
这一数字,与中国另一个反腐重镇四川省并驾齐驱。2013年是四川省腐败案的高发年份,全年共有20位厅级、246位处级干部被纪检机关立案调查。
从省部级官员落马的频率看,四川省在十八大后一年半时间内,有3位落马,平均每半年一位;山西则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有4位省部级官员落马。
一位受访反腐学者说,省部级官员的反腐成果,是各省反腐力度的风向标。原因是高官落马,往往会带出一长串官员名单,效果恰似“连根拔起”,因而对当地的官场更具颠覆性影响。
山西这一轮反腐之力度前所未有,一方面原因是中央推动非常坚决,另一方面是当地腐败问题沉疴多年。2月24日,中央第六巡视组在向山西省反馈意见时提到,少数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谋取利益,“查办案件和对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的监管有待加强。”“山西省内尚未形成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巡视组建议山西省委,“要切实担负起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态度坚决,旗帜鲜明地惩治腐败”,“省纪委要切实担负起监督责任,加大办案力度,形成高压态势。”
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一个批评意味甚浓的表态。说山西“尚未形成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有批评其反腐力度欠缺之意。在强调省委的主体责任和省纪委的监督责任时,用了“切实”一词,谆谆之外,有提醒之弦外之音。
随后,山西省召开了省委常委会。省委书记袁纯清在发言中指出,一方面要充分肯定山西省在反腐败方面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新成效,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我们惩治腐败的力度和形势的要求还有差距”。
说到这句话的时候,媒体的镜头正好切到了金道铭的画面。他表情肃穆,大大的方字脸有点发僵,嘴角下拉,两个浮肿的眼袋非常显眼。
从2006年8月调任山西以来,金道铭已经在这个产煤大省待了7年半。其中任省纪委书记4年9个月、省委副书记3年6个月、省政法委书记8个月。在省委副书记任上,和另外两个职位有重叠。
作为山西省委的主要领导之一和省纪委的负责人,金道铭在反腐方面既承担着主体责任,又承担着监督责任。
据一些山西省官员反馈,金道铭在反腐上有些“口不由心”,说得很多,做得很少。他常挂在口头上的一句话,是“拒腐蚀,永不沾”。在今年1月参加晋城市委常委民主生活会时,金道铭还强调要加大对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以好的党风政风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
但到了实践中,反腐就变成了可轻可重的个人裁量。山西省两件在全国产生影响的腐败案件——“房媳”案和白培中案,均被认为处罚太轻。据知情者透露,金道铭主导了这两个案例的处理,并在其中有不当行为。这也成为导致金道铭落马的一个线索。
“房媳”的公公、运城市前财政局局长孙太平,据传曾在2009年前后被举报。时任山西省纪委书记金道铭曾下令调查,但后来此案不了了之。
山西焦煤集团原董事长白培中,在家中被抢近5000万元。其妻报案,称被抢300万元。一审法院最终认定1078万元,其中80多万元涉嫌违纪。这一狗血剧情,最终以白培中被免职、留党察看一年告终。这一过轻的处理结果,让很多人大跌眼镜。金道铭亦被指参与了该案的处理过程。
据山西的官员反映,金道铭善于运用自己的身份,帮有求于自己的官员“破财消灾”。在调任山西之前,金道铭有15年在中纪委工作的经历,官至副部。来山西以后,又常年主管纪检、政法等重权领域,在中央和省内的关系上游刃有余,在反腐问题上拥有巨大的话语权。
有知情人士指出,山西在这一轮反腐中受灾严重,其中有一部分可以归结于该省过去在反腐上的“欠账”。“这个账有些是金道铭欠下的。”
在这一轮反腐中,山西的纪检系统有多人涉案。除了上文提到的“房媳”外,被查者还有晋中市委副书记张秀萍,以及山西省监察厅副厅长谢克敏。任职晋中副书记前,张秀萍曾在山西省纪委工作了13年,其中有4年多时间与金道铭有交集。
如果要算上金道铭曾经主管的政法领域,则还有两个人应该加上——苏浩和李亚力。两人都曾是山西公安厅副厅长兼太原公安局长。在金道铭短短8个月兼任省委政法委书记期间,两人均曾与其有过交集。
山西省煤炭系统一位处级官员说,在山西官场,流传着一种说法:苏浩与金道铭关系密切,在金被“双规”前,提前获知消息的苏浩向其通风报信,致使金道铭的大量财产被提前转移。
神秘的土地链条
此轮山西反腐的另一条线索,是申维辰案。
与金道铭从中央空降到山西的经历相反,申维辰是一步步在山西发展,到了54岁才被调往中央,比金道铭被调往山西时的年龄长了1岁。
这位15岁就出来工作的潞城人,仅用了15年,就完成了从乡政府接线员到副厅级干部的跳跃。这时候他才30岁。
从履历上看,申维辰在差异巨大的岗位上,均表现出了惊人的适应性,并且获得了很好的升迁。从乡政府接线员干起,他几乎没有错过任何一个上升的层级:从乡到县、市、省、中央,每一个职位似乎都是为下一步的升迁做准备。一位政治学学者说,从官员的发展看,这是一份堪称完美的简历,直到他在中国科协党组书记的位子上被拿下。
申维辰腐败所指,是在太原市委书记任上。他在这一位子上坐了4年零8个月。在这4年多时间内,他提出一个“旧城改造、新城建设、古城发掘”的三城联动思路,在招商引资方面高举高打。大批大小开发商闻讯而来,围绕着土地所发生的古老故事开始在太原上演。
官方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中旬,太原市备案的房企有1000余家,其中有一级开发资质的仅有两家,二级企业有70家,三级125家,四级313家,其他的属于暂定开发资质。
大小房企均依自己的诉求,寻求与政府之间的合作:大企业所需地块较大,位置较好,同时价位合理,这样的机会并不多见,需要通过培养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来稳定预期;小的房企手续不备,竞标较难,也需要通过攻克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实现投机收益。
一位与申维辰多有接触的当地资深媒体人说,此时的申维辰,已经由此前主要与文人打交道时的文质彬彬,转变为面对各种复杂利益的现实和精明,官气与商气都有所增加。
据这位知情人士介绍,申维辰在任太原市委书记时,确实发生了一些未批先建、超规划建设以及集体土地违规开发等问题,也发生了多起土地维权事件。
2011年7月,太原市房管局的一位负责人曾在谈到“规范发展房地产开发市场”项目的实施情况时提及:太原市至少一半以上的楼盘,在审批、建设、预销售过程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当时太原的房地产市场上,还有一种专靠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拿地,再加价后卖出的公司。他们寻找的购买对象,多是一些拿地无门的外来房企。
在太原龙潭公园附近,有一个占地规模很大的项目,被称为龙潭片区,在采访的过程中被多次提及。这块33.55(502.25亩)公顷的地块,以招拍挂的方式,在2007年9月份被国内某大型地产企业以15亿元拿下。
而在两个月前,太原市政府与该地产企业已经就该片区的改造项目签订了协议,欲将该片区打造成太原的城市副中心。在签字仪式上,申维辰说,此次签约是太原市扩大招商引资、推进“三城联动”的又一重要成果。他要求相关部门站在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为这一片区的改造提供高效的服务。
太原市一位城建系统的老干部曾对这次招拍挂提出质疑,认为此地块的三个竞标人均为该集团系内的公司,且拿地的价格比相邻位置其他的项目低了很多。
《财经》杂志的报道说,该片区旧城改造工程,容积率超出了高层住宅项目的法定上限。该杂志获得的一张项目规划图显示,该项目的容积率为3.7。而按照规划法的规定,商业建筑的容积率上限是3.5,高层住宅项目的容积率上限也是3.5。
因拆迁矛盾,龙潭片区发生过多次群体性事件。2013年9月底,一封多人联署的对申维辰的举报信,被寄往中央多个部委,上面历数了该项目在土地交易、建设规划等方面的问题。这封信也被寄往多家中央级媒体。半年后,申维辰被通报接受调查。
在申维辰被查之前,太原市已有多位官员被调查。在他卸任太原市委书记5个月后,该市城市规划系统爆发窝案,该市规划局副局长王凤玲、建管处处长梅刚被查,两名前副局长李忱毅、靳晓慧也同时调查。
在申维辰被通报前20多天,太原市绿化局局长张波涉嫌违纪被带走。而在申维辰被“双规”的第二天,太原市分管城建的原副市长吉久昌,太原市国土局原局长张宝玉、总工程师杜怡亦被调查。
盘根错节的关系
山西反腐的第三条线索,是杜善学案。
杜善学的经历可分为四个阶段:2003年之前,主要在财政系统任职,官至山西省财政厅副厅长、副书记;此后8年,在长治任职,先后任代市长、市长、市委书记;此后一年,任吕梁市委书记;2012年1月至案发,在省里任职,先后任省委秘书长和副省长。
按照山西省政府分工,杜善学负责发展改革、建设、交通、环保、招商引资和重点工程等方面的工作。
在其主管的领域中,建设、交通、招商引资和重点工程,都是腐败的易发领域。今年4月29日,山西省纪委通报了7位交通系统官员腐败案。此7人从路桥集团高管,到高速路建管处处长,再到交通厅规划处官员,直至交通厅厅长,各方参与,链条清晰。
在山西这一轮反腐中,有三位落马官员曾与杜善学搭过班子,他们分别是吕梁市前市长丁雪峰、副市长张中生和长治市原市长张保。
杜善学任长治市委书记时,张保分别任市委副书记、市长。两人有3年的工作交集。杜善学离开长治两年后,2013年2月,张保因在一起苯胺泄漏事故中延报被免职。
丁雪峰和张中生是杜善学在吕梁的两位副职。杜善学任吕梁市委书记时,丁雪峰是市委副书记,张中生是副市长。在杜善学卸任市委书记的第二天,丁雪峰被公布为该市代市长。
这一次职位变动,在山西官场议论颇多。来自吕梁市两位煤企负责人的说法是,为了获取市长职位,丁雪峰曾召集多位民企老板,筹集资金,通过商人周斌继母之父,运作市长一事。运作的对象,据说是公安部一位去年落马的领导。
丁雪峰事发前后,吕梁市多位民企老板曾被叫去谈话。丁被带走后,几位民企老板也被带走。
任职吕梁副市长时,张中生分管工业经济、煤矿重组和安全生产,并涉及电力等能源产业。而导致宋林被举报落马的华润集团在山西的煤矿收购,即涉及吕梁的多个区县。
当时,华润集团作为山西煤炭资源整合主体之一,其整合片区主要涉及吕梁、太原和晋城。在吕梁,华润与本地企业联盛集团联合,成立山西华润联盛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收购吕梁多个县区的煤矿。
作为分管煤炭和工业的副市长,张中生曾多次会见华润高管,包括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今年3、4月间,联盛集团董事局主席邢利斌、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先后被带走调查。
就在杜善学和令政策案被通报1个多小时后,运城市委书记王茂设被有关部门从办公地点带走。
这个消息在1天后传出后,山西官场的第一个反应,是联想到王茂设与杜善学和令政策之间的关系——这两位运城籍的官员,都与王茂设有过密切的交往。杜善学的老家在运城临猗县,令政策的老家在运城平陆县。
对善于走上层路线的王茂设来说,这都是绝好的官场资源。在任朔州市委书记时,他就很好地利用了这种资源。每有朔州籍高官回乡探亲,王茂设必会登门拜会。
巧合的是,山西省这一次落马的官员中,朔州籍的最多,包括山西省直属机关工委副书记郭忠实、晋中市委副书记张秀萍、朔州经济开发区主任高世宝、公安厅副厅长苏浩、朔州水利局局长胡彪、公安厅副厅长李亚力。其中,高世宝和胡彪与王茂设均有工作交集。
据传,高世宝在运城任职期间,杜善学曾几次前往看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