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寒舍 “这算是今天的小确幸”

19.08.2015  16:16
原标题:山里寒舍 “这算是今天的小确幸

  餐厅

  五十一蹬长城建于明洪武年间,《明长城考实》中提到:长城过一座海拔946.9米的大山,石砌城墙自峰顶而下,在墙顶砌有五十一蹬台阶,其下方有一洼地,当地称它为五十一蹬……

  院落

  田地

  寒舍在烽火台上放的冷冻矿泉水。

  密云县北庄镇干峪沟村的山里寒舍是一处安静得能听到树木草根都在发声的地方。

  “草根鸣蟋蟀,天外叫冥鸿”,在这里独坐最好。方寸之间,无垠心事。曾有词评价说朱淑真这词“情绪偏于低沉”,在我看来这种爱美的性格淡而有味,浅而有致,审美价值很高。

   有种暗递秋波的灵窍

  高速下来还有30公里左右的路,先是平坦跌落、芦苇密布的清水河,而后是有天然窟窿的连绵山体,流水则变成了溪流,电线就是沿着此架设上来的,路的终点是干峪沟村,这个稍微开阔的地方,十来个院落错落地散布在坡前山脚。在由农舍改造成酒店之前,这里的衰退早已留不住村民,院落也就逐渐荒芜下来。

  经过改造,灰白矮墙的外观还是原样,几件拙朴的古旧家具、沙发、壁炉与宽大的室内空间尺寸合拍,据说每个院落的风格不一,但透过窗棂都是院落里的草地大树和树下的木椅、烧烤用的简灶,还有山间成片的深绿和天上的流云。有wifi没电视,这样很好,但还不够彻底,人对这两样的接受方式属于入眼不入睛。眼里有,心中无。读书的体验则不一样,需要凝神定睛、不免掩卷沉思,于是心头一热,物与神游,有种暗递秋波的灵窍自不可言说。

  大把的时间都是你自己的,吃饭也占用不了多少时间,因为早中晚饭都包含在房价里的,到点你就去吃。酒店提供的餐饮比较清简,干净食材和北方农家饭的做法,每人一份,口腹之欲会受些节制,吃完也没有很重的负担。

   你吃饱了吗?你懂得欣赏吗?

  通常见到山里寒舍所营造的场景后,平素吃惯了大荤的人内心的喜欢忙于溢出,在自己的院子里急急地再搭上一顶帐篷,进进出出,搬运着各种烧烤食物或者其他零食,邻居的狗或许是闻到了烤鸡腿的味道隔着院门吠叫起来,从坡上的院子往下看,空闲的小院顿时就变得挤挤挨挨了一些。对他们来讲这是个回忆童年和幸福感的储存库。

  北京前门大栅栏崭新的红墙绿漆总是让游客轻易看穿商业的戏码,日本的岚山古寺却可以不露声色地将“历史之物”端在托盘里,轻轻地扫除模仿与重建的痕迹。靠讲述一个故事就维持了生态平衡,这是旅游文化的精彩之处,愚以为山里寒舍这种清简的美更是吃饱撑着了之后的人才能懂得欣赏的。

  本可以,健健康康地在山道上跑着步,在院落里看着书,“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当然也有“有客开青眼,无人问落花”的时候。

   生而孤独,好在有你相伴

  有客人的时候就兴高采烈,欢喜无已;无人来访之时,没有人可以与之排遣寂寞、交流思想心得,就只能与落花对话,寂寞之情油然而生。其实从古到今,独居的人真不少,论独居的心理感受李贽是比较诚实的,“殊不知我终日闭门,终日有欲见胜己之心也;终年独坐,终年有不见知己之恨也。”李贽类似“恨嫁”的想见人之心,真是好玩。

  想见而不得见,可以跨出院门顺着不是柏油路的山路走走,3公里,穿过一片油葵地向上就是五十一蹬长城,一山辖两谷,就像V字领的衣服一样,这是一处著名的V字形长城,700来年砖垛倒得差不多了,墙基走势还是清晰可辨。51蹬之上,寒舍在烽火台上放上了躺椅、冷冻箱和矿泉水。

  然后,傍晚四五点,微醺如酒的盛夏暖风拂弄着细细的草叶,骄阳懒洋洋地斜挂在山上,一个并不高大的身影独自在路边脚步坚定地奔跑,看到对面跑过来一位面容姣好的女性,扭头看上一眼,心想,又是她哦,这算是今天的小确幸。生而孤独,好在有你相伴。(刘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