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光10万积蓄85岁太婆守着保健品过日子
罗婆婆经常起早床去保健品公司“上班”。
罗婆婆买保健品开的收据。
罗婆婆参加保健品公司的促销活动获赠的各种物品。
罗婆婆买回的各种保健品。
“请你们救救我妈妈吧,她简直被保健品公司洗脑了,疯狂地买保健品!”近日,年逾花甲的青山区居民张先生,拎着一袋保健品,来到本报投诉。
张先生说,6年来,妈妈买保健品花了10余万元养命钱,现在手头的保健品,还可以吃3年!他曾数次劝妈妈不要乱花钱买保健品,妈妈不但不听,反而说他不孝顺。他意识到,单靠一己之力,不可能唤醒妈妈,只好呼吁社会:救救我妈妈这样的老年人!
保健品足够吃3年
吃穿用都与保健品相关
张先生的妈妈姓罗,今年85岁,独自住在硚口区一老旧小区。记者随张先生来到罗婆婆家,发现这简直就是个“保健品之家”,屋里吃的、用的、挂的、摆的都与保健品密切相关。
只见老人卧室的床上、柜顶、桌上,摆着保健胶囊、足底按摩器、“玉石垫”、“铂金被”等等各种保健品。罗婆婆说,这些保健品,都是从汉口、武昌两家保健品公司购买的。
此外,墙上挂的挂历,是公司送的;老人穿旗袍,撑洋伞的艺术照,是公司拍摄的;印有张先生母子头像的茶杯,是公司订做的;“十大明星家长”、“模范家长”两本荣誉证书,也是公司颁发的……
记者数了数,罗婆婆家还有没吃完的圣元胶囊4盒、红景天活力胶囊3盒,都是正规厂家生产。她说,还有5盒圣元胶囊寄存在保健品公司。
圣元胶囊1380元/盒,每盒可吃3个月;红景天胶囊1680元/盒,每盒也可吃3个月。照此计算,即使她不再买一粒胶囊,手头价值1.7万余元的保健品,也足够吃3年!
舍不得吃 舍不得穿
买保健品却花10万元
罗婆婆患有重症糖尿病、高血压、失眠等多种慢性疾病。2008年3月,她到刚成立的武汉亿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听了一堂健康讲座,从此,成了保健品公司的常客。
张先生回忆,2008年夏天,他帮妈妈打扫卫生时,从床底拖出3个纸箱,里面装有30盒保龄胶囊,价值上万元。他当即劝妈妈有病就吃药,不要乱花钱买保健品。妈妈说:“‘是药三分毒’,吃保健品比吃药要好。”
张先生说,妈妈平时生活非常节俭。6年来,都是穿亲戚朋友送的旧衣服,没买过一件新衣;生怕多花了水电费,洗脸只用一杯水把毛巾打湿擦把脸,有时宁可摸黑也不开灯;到菜场买肉,舍不得买好肉,一般只买点肉皮。但买起保健品来,她出手格外大方。
罗婆婆常去的两家保健品公司,一是汉口青年路的武汉亿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一是武昌武珞路的鑫大地保健品经营部。这两家公司卖保健品给她,从不开发票,只给手写收据。张先生保存着12张妈妈买保健品的收据,时间为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总金额4.9万余元。其中,2012年6次买保健品,花了3.3万余元。他说,还有一部分收据已遗失。
张先生算了一笔账:2008年3月至今年1月,按平均每年花2万元计算,妈妈买保健品花了不下10万元。
因为买保健品多,资格最老,罗婆婆被保健品公司评为最高等级的“钻石卡学员”。让她感到自豪的是,每次参加公司活动,别人领一份礼品,她可领双份。但她认为,自己买保健品,花了不到10万元。
吃了6年还是一身病
罗婆婆是武汉某厂退休职工。因车祸骨折,从40多岁起就病休在家,每月只领一笔生活费。现在,每月退休工资不到2000元。
张先生说,母亲很勤劳,病休在家也没闲着。她养鹌鹑、卖早点、到医院当护工……勤扒苦做,省吃俭用,好不容易攒了十几万元“养命钱”。现在,这些积蓄因为买保健品,都花光了。
5月31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罗婆婆承认,自己不仅没有了积蓄,还欠别人1000多元没还。这笔钱,是买保健品时向别人借的,每月发了退休金就还一部分。
“没有钱,您怎么生活?”记者问。老人说,她有老年证,坐公交不要钱;每次到保健品公司参加活动,人家都管午饭,走时还要送礼物,有时是一筒面条,有时是5个鸡蛋,有时是一袋粉丝……她拿出保健品公司送的一大堆食品:“公司送的东西吃不完,过生活没问题。”
罗婆婆说,自己平时吃保健品,也吃药。糖尿病现在还是重症,每月要到医院开一两次药;高血压有好几年没吃药了,但有时饮食不注意,血压会升上去;失眠好一些了,以前每天晚上睡不着,现在有时可睡一两个小时。
“健康代表”门前痛哭
婆婆借钱帮忙“填凼子”
经常是这样,手头的保健品还没吃完,就又买了新的。自己吃不完,罗婆婆就劝儿子帮忙吃。
“保健品这么贵,为什么不等吃完再买?”记者问。罗婆婆说,保健品有很多品种,不同品种可治不同的病;有时“健康代表”完不成销售任务,她会“帮忙”买几盒;想参加保健品公司组织的旅游,也得多买保健品。
“健康代表”是保健品公司配备的销售人员,为老人提供“一对一”服务。这些20岁左右的姑娘小伙,对老人们以“爷爷”、“奶奶”相称。
去年6月15日下午5点多,罗婆婆忽然听到门外有哭声。开门一看,原来是“健康代表”小杜蹲在门口哭。罗婆婆惊问:“怎么回事?”小杜说:“奶奶,我已经两餐没吃饭了。这个月没完成任务,我要‘剃光头’了。”“剃光头”是保健品公司一种惩罚,“健康代表”完不成销售任务,就要到理发店剃成光头。
罗婆婆觉得小杜很可怜,忙问:“还差多少?”小杜答:“差14盒保龄胶囊。”14盒保龄胶囊售价6972元。罗婆婆没钱,就向熟人借了7000元,帮小杜完成了任务。这笔欠款,她花了半年才还清。
一个月后,保健品公司又推出“买保健品送台湾游”活动,经不住“健康代表”游说,罗婆婆又以赊账方式,花了近1.2万元买了24盒保龄胶囊,让儿子去台湾玩了一趟。
每天6点半去“上班”
甘心为保健品当“托”
花光了积蓄的罗婆婆,仍是保健品公司的“宠儿”。她经常应邀参加保健品公司的促销活动,自称“到公司上班”。每次参加活动,她都是凌晨5点多起床,6点半以前赶到公司。有时,她会与“健康代表”一道,乘车去江夏、鄂州等地接新顾客来听健康讲座。因为有老年人坐在车上,新顾客容易打消疑虑。
罗婆婆说,公司用积分奖励“会员”。7点半以前“上班”,可得3分;7点半以后去,只能得2分。帮忙接新顾客,在促销活动上发言谈吃了保健品的体会,劝说新学员买了保健品等等,都能得到积分。每季度攒够400分,可获奖一盒价值几百元的保健品。
罗婆婆拿出一本《亿康会员证》,上载2013年8月18日至2014年3月21日,她参加的每一次活动及积分。这215天(含春节),她有119天“上班”,得了731分。期间,发言32次。
有时,罗婆婆身体不舒服,不想去公司。“健康代表”或公司负责人就会打电话问候,甚至买水果登门看望。
张先生说,最让他难以接受的,是保健品公司促销时,有时让妈妈当“托”,拿出寄存在公司的保健品上台合影,造成“当场购买”的假象,误导新顾客。罗婆婆承认,有这种事,但都是公司安排的,很多老顾客都做过。自己明知不对,但吃人家的,喝人家的,拿人家的,不好意思拒绝。
“为什么不坐在家里享福?”记者问。罗婆婆答:“一个人在家很孤单,看电视还得花电费。保健品公司里老年人多,大家有说有笑有吃有喝还有礼品拿,很好混时间。”
文/记者马辉 明眺生 实习生陈立园 图/记者熊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