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老陪读生! 78岁婆婆背捡来的孙女上小学
78岁的李贤菊每天背着20多斤的外孙女梁娜娜和七八斤重的书包,挤9站公交去上学。然后当她的同桌,坐在身边陪她上课,背她上厕所,吃饭,下午再背她挤9站路回家。摄影师 杨帆
梁娜娜盆骨刺出身体严重变形,无法正常站立和行走,又特别容易骨折,8岁的身形像个3岁的孩子。她是李贤菊8年前捡垃圾,从桥下捡来的。
李贤菊耳背很严重,眼睛也不行了,一只眼睛做了白内障手术。大部分时候旁人说话,都是梁娜娜给她翻译。凤凰小学位于开州最繁华的步行街上,在一排商业铺面的楼顶,被称为天台上的小学。这里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三,一共270多个学生,15个老师。梁娜娜就在这里读书。
学校里接近一半的学生是特殊孩子:弱残、脑瘫、自闭症儿童,唐氏宝宝,孤儿,问题儿童等。跟梁娜娜一样,很多孩子是因为其他普通学校不收,自己或家长又不愿意去专门的特殊教育学校,而凤凰小学从不拒收学生。梁娜娜所在的一年级这个班,十几个孩子,仅四个孩子完全正常。
娜娜坐在第三排,也是最后一排。她只能长时间跪着支撑身体。婆婆给她在塑料凳上绑了泡沫垫,她不适应,只好又捡了一把破木椅子。好动男孩常会跑到娜娜身边拉拉她的手,李贤菊会张开手臂护着孙女,并挥手驱赶。
班主任说,偶尔老人也会对教学有点小干扰,她时不时要提醒娜娜听课,又会安排老师:“该让他们读书了哦”。老师用多媒体教学,婆婆不太喜欢,她认为这是在玩。“可能是因为娜娜身体残疾,婆婆对孩子学习要求反而特别高,总想着让她要争气什么的吧”
娜娜上学期考的班级第一名,她的智力和学习能力,跟普通公立学校一年级相比如何?班主任说:“算中等。”她又说:“娜娜学习意愿特别强烈,家里有个学习机,自己提前学到二三年级了。”图为娜娜拉这婆婆的手画画。
婆婆把娜娜抱到操场上晒太阳。背上的娜娜喊婆婆给她一张纸巾,她接过来给李贤菊的额头擦汗。这让寻常家长要赞“幺儿乖”,甚至发朋友圈的细节,李贤菊却没说一个字。
娜娜妈妈梁万菊说,这个三室一厅的房子,是娜娜姨婆免费提供给他们住的,其中一间存放姨婆的东西,另一间住着梁万菊80岁的老父亲。娜娜从小到大就跟婆婆睡在一起,婆孙都不愿意分开。妈妈怕三个人太挤,常常自己睡客厅沙发。
8年前的冬天,李贤菊把孩子捡回来。当时40岁的梁万菊离婚后没有孩子,心一软,就养着了。娜娜两岁开始出现问题——不能走路,骨骼畸形,多次骨折。梁万菊也带去当地医院看,做了牵引,买了个一千多的支架。她以为骨折跟缺钙有关,买了很多超市盒装奶给娜娜喝。
离开农村,梁万菊现在主要做钟点工。一百多平米的房子,一周做一次清洁,包月不到200元。她也要接零活,洗衣服,一块钱一件。平均收入每个月也就2000元左右,养活一家四口。娜娜每个月50元二级残疾补助,老人各有100多元补助。
李贤菊多年来捡废品卖,娜娜的到来也与此有关。但是搬到城里这个小区后,梁万菊不准妈妈再捡了,老人不从,天黑以后出门捡,尽量不在小区捡。娜娜的小T恤、小裙子、打底裤,在儿童穿着里,都还算主流,这些东西都是她的“战利品”。
娜娜最害怕的就是不要她了,最难过的表现就是不说话,悄悄背着大人哭。从不像其他8岁的孩子懂得的那样大声嚎啕,也从不顶嘴,她对自身境遇有敏感的觉察。婆婆说:家里几乎从不买零食,娜娜也没吃过啥零食。
她们的愿望有两个,一是他们不懂政策,希望能给孩子申请一个低保。二是希望能通过治疗,让娜娜“起码拄着拐杖能自己走路,不要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