叻!18岁小伙靠修车拿下全国一等奖

13.08.2022  18:20

大洋网讯 “终于弥补了师兄的遗憾,没有辜负老师的付出。”8月12日,坐在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的实训中心里,侯旭豪同学泪水夺眶而出。就在前一天,他以学校选手的身份、代表广东省拿下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汽车机电维修赛项一等奖,这也是该校时隔3年之后再获同等级荣誉。指导老师林鸿刚长舒一口气,但他认为,相比结果,竞赛更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能工巧匠,为行业企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高手对决,更拼抗压能力

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汽车机电维修赛项,共有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87支代表队齐聚山东德州参赛。山东、江苏、浙江、重庆等历年一等奖传统强队尽遣精锐。两天内,选手需要单人独立完成汽车整车维护、汽车发动机拆装检修、汽车发动机和汽车电气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汽车底盘检修等4个作业项目,考查标准已经达到了技师水平。

林鸿刚介绍,学校此前在汽车机电维修类赛项国赛上十余次获得一等奖,但由于种种机缘,学生从2019年以来就再没有登上过这一级别的领奖台。“今年要证明自己,也要在国赛赛场为我们这个赛项代言”,在训练中,师兄也常常跟侯旭豪提起过去的遗憾。

压力还来自于比赛本身的变化。开赛前一周,他们得知赛项要增加考核内容,这给备赛平添了不确定性,为此整个教练团队携手加班加点攻克难题,直到去山东前的当天上午,他们终于根据新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发动机机械拆装与故障诊断子项目,这是该项目在赛前训练中第一次不超时完成,也是唯一一次。就这样,团队上下憋了一股劲,带着忐忑的心情赶赴赛场。“作为老师,我们其实不愿意把这种压力传导到学生那里,但学生自己感受到了。

在高级别的大赛中,大家的技术水平都达到了一定高度且差距不大,临场发挥具有决定性作用。林鸿刚说,现场,每9-12个选手的比赛工位排成一排,彼此无法直接看到对手的进展,但能听到隔壁每完成一步时的报时声。“比赛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平常心,越是紧张,脑子会一片空白,动作会变形,就会有很多的失误”。争分夺秒之际,侯旭豪同学排除了外界的干扰,用自己的节奏做好每一个动作,很顺利完成比赛。

全程关注学生的表现,林鸿刚心里始终绷着一根弦。凭着多年的大赛征战经验,他赛后觉得:“拿一等奖可能问题不大了”。第二天凌晨,终于等到了官方发布的成绩后,看到自己的学校排名第四名,也在第一时间把好消息告诉给了侯旭豪。手握一等奖,侯旭豪两年的艰苦训练终于有了回报,接受记者采访时真情流露,哭了出来,也释放了积压多时的情绪,连称“终于弥补了师兄和老师们的遗憾。

逐渐冒尖,真金不怕火炼

侯旭豪今年18岁,出生于江门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对改装车萌生兴趣。中考填志愿时,他便选择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进入“丰田订单班”,想学一门能养活自己的技术,毕业后当一名汽车修理工。“竞赛是个好机会。”中职二年级刚开学,他没有丝毫犹豫便申请加入竞赛团队,之后通过面试、考核成功入围,过上了与普通学生完全不一样的生活,将课后、周末和假期全部交给了训练、备赛和比赛,几乎不再有个人时间,经常晚上十点半才回到宿舍。

除了年龄、身形符合条件,有参赛意愿,竞赛生首先要能吃苦。”有过十余年指导竞赛经验的林鸿刚认为,很少有选手能在短期内显露天赋,侯旭豪是慢慢冒尖并成为“种子选手”的。选手之间并不是比谁更聪明、谁的文化成绩更好,而是必须经历高强度、持久的学习,“所谓铁杵磨成针,这是一个蜕变过程,也许他一开始跟其他同学比起来不是最突出的,但是经过我们两年备战下来,他最后一定是最优秀的学生。

严格意义上看,侯旭豪属于“剩下来”的那一个。最初,对于能亲手修汽车,同一批同学都感到新鲜,但随着时间推移,有人因为耐不住寂寞而放弃,有人想花时间去考大专,选手队伍规模渐渐缩小。林鸿刚说:“真金不怕火炼,我们并不是刻意淘汰谁,最后是所有老师觉得他行。想脱颖而出就是要精益求精,需要你不断重复。无论是日常训练还是专项训练都有点枯燥,但只要我们交代的,他就一定全部练到位。

的确辛苦,但能学到东西就很开心,和师兄一起讨论的氛围很好。”训练中,由于需要兼顾别的工作,老师通常只是指出一个方向,学生需自行安排计划,遇到障碍要自己思考。借此,侯旭豪收获了自律,改变了初中时的学习习惯,学会用创新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难题,反过来对老师有所启发,取得了教学相长的效果。同时,经过长期跑步、俯卧撑、引体向上等练习,他的体能比之前进步很大。

参加国赛前,侯旭豪已经凭借省赛一等奖的成绩被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免试录取。今年9月,他即将入读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相比中职学段,高职专业的难度大增,他计划继续积极参赛提升自我,“现在爸妈对我挺放心的,很信任我”。

竞赛“优等生”面临新形势

实践证明,在职业教育领域,技能竞赛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他们的升学和就业,也是助推教学改革、提升师资水平、展示教育成果的重要平台。因此,各大学校争相举全校之力办赛参赛。在这方面,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收获颇丰,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群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累计获19项一等奖,36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今年8月6日,该校的选手在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通信与控制系统集成与维护赛项中蝉联冠军。

如果为竞赛而竞赛,选手只会干竞赛训练的内容,没有培养出学生全方面专业技能和专业能力,以后出去工作就很成问题。我们不做纯粹灌输,不做‘保姆式’的老师,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林鸿刚表示,竞赛成绩是勤学苦练之后的‘副产品’,他更在乎通过竞赛为学生提供良性的成长土壤,“学习能力弱一些不要紧,进入了这个平台,整体氛围都是积极向上的,学生在竞赛训练的过程中就快速成长了?”学校的跟踪研究表明,凡是参加过竞赛的学生基本都能延续这种学习模式,发展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

不过现如今,竞赛“优等生”面临着新形势。林鸿刚坦承,学生就业的需求日益下降,继续深造的愿望愈加普遍,在相同时间里,比起竞赛,升学的确定性更大、性价比更高,对此,他也会不断调整选拔和备战策略,在搭建竞赛梯队时更考虑风险,“青春期的学生想法多变,我们要尊重他们的选择,面对突发情况,我们要有预案,形成良好机制,随时补充力量”。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曾俊

部分图片由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