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58岁男子“三儿”与街坊的温情故事网上走红
新街口“三儿”的变与不变
可能,在北京每个胡同,都有一个像三儿一样的人物。在儿时,因为举止异于常人,被我们嘲笑为“傻子”,是被邻居大妈们帮衬怜悯的孩子。转眼40多年过去了,在时光斑驳的阴影里,胡同里的孩子渐渐长大,又有了自己的孩子。可三儿还在,还是儿时的样子。
已经没有人能说清,三儿究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了。上了年纪的居民们也只记得,那应该是四十多年前的一天,一个面相温和的少年走在了北京新街口的街头。
三儿本名姓陶,今天58岁,家里五个兄弟中他排行中间老三。小时候的一场大病,让三儿的言行多少有异于常人。可他嘴甜、心热,附近街坊四邻也尽量在吃穿上帮衬着,就此四十多年里,三儿将大部分时光流浪在了新街口街头。
新街口的店铺换了几番,道路拓宽了几次,可三儿与周围人相处的方式始终未变,他用自己的生活记录着这片地方的历史与风貌,他不经意间成了新街口的一个“地标”。
人们重拾起那些与这位流浪汉相交的记忆,平淡中含着温存,一段三儿与新街口的传奇由此写就。
胡同口里“咯咯”笑声
一到中午,新街口正觉胡同里大部分店铺都已经开门,宋姐也早支好了自己的修鞋摊。做完几单生意,她看了眼时间,念叨着:“三儿可有点晚了。”
话音刚落,胡同口传来一阵“咯咯”的笑声,三儿那一米六几的个头已经奔着修鞋摊这边走了过来。他身上穿着件别人给的耐克蓝黑色大衣,这款式在上世纪90年代曾风靡北京一时,可因为太过肥大,穿在三儿的身上总还是有些滑稽。
打开墙边一辆废旧自行车的储物箱,三儿把前一天没看完的一摞报纸放了进去。里面还有一袋花生,也是春节前有人特地送过来的。可是,三儿不到60岁的年纪,上下两边的牙齿已各掉了一半,这口吃食他没办法享用。
扭过身来,从那昨晚刚缝补好背带的挎包里,三儿拿出了自己的随身小电视。也不多说什么,就把电源按在了宋姐摊位的插线板上。宋姐有些嗔怪,“你这每个月也没给我交电费啊!”三儿一犯愣,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又是一阵“咯咯”的笑声。
小电视里自带的都是《地雷战》、《地道战》这些老片子,有居民特意定期给他拷些新片子,三儿还为此买了十几张存储卡。但那些《越狱》一类的美剧并不符合三儿温和的性子,他觉得害怕,里面打架打得太凶了。三儿更喜欢看电影《寅次郎的故事》,那讲的是一个朴实的中年男人,疯疯癫癫地流浪在日本各处。
“给您拜年啦!”刚把电视音量调大,正觉胡同的老居民李叔走了过来,三儿赶忙递上一句吉祥话。李叔逗他,早过完年了,哪还有拜年一说。
李叔只比三儿大上几岁,两人算是同辈。他记得,三儿刚来新街口时,孩子们看着这个有些傻乎乎的同龄人都很害怕。而三儿呢,因为担心被欺负,手里也总拎着块板砖。还是胡同里的老辈人明白三儿的不易,嘱咐孩子们别去欺负他,这才让关系融洽起来。
如今,当年的老辈人多已不在。可现在的孩子们也不再惧怕三儿,他们的父母都是和三儿一起在新街口长大,有时孩子还会遵着家长的指示,送过去一根冰棍、叫上一声“三叔”。
李叔觉得,这就是种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情分,他也不知道,三儿怎么就“火了”。有人把三儿的故事发到网上,越传越广。连住在别处的外甥都来向李叔打听三儿,说有空要来看看他。
并非所有慕名来看三儿的人都怀着善意,有人调侃着说“你怎么还活着呢”,有人当面说他是个傻子。这些是三儿最不愿意听到的话语,他也不敢做出什么反抗,只能以“咯咯”的笑声一带而过。
关于三儿的经历,网络上的版本众多,他自己认可的只有一种。三儿说,因为小时候得了大脑炎落下毛病,家里就把自己托付给一位马奶奶照顾。马奶奶家离新街口很近,他便总来这里遛弯。后来马奶奶去世,新街口更成了三儿最多的去处。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