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16岁男孩患尿毒症 急盼肾源和救命钱

25.05.2015  14:32

■大朗初三男生陈梓斌患“尿毒症”正在治疗 受访家属供图

东莞时间网讯   大朗镇巷头社区16岁男生陈梓斌因患尿毒症生命垂危;父亲常年不顾家,到现在也联系不上;只有母亲一人靠微薄的收入艰难地维持着他脆弱的生命。因多次进行血液透析,损坏身体其他器官,甚至会威胁到生命,主治医生提醒,必须尽快找到合适的肾源进行换肾手术;如果配对成功,换肾手术和后续手术费用大约需要70万元,可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根本就是天文数字。他的母亲彭锐明恳求社会各界朋友爱心接力,救救她唯一的儿子。

每次透析长达4小时

副作用日益明显

2014年12月19日,陈梓斌同学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三病区入院治疗,被确诊为“慢性肾衰竭CKD5期”,即俗称的“尿毒症”。同年12月27日,梓斌进行了“动静脉内瘘形成术”,手术顺利。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他于2015年1月5日出院,一直被迫休学在家治疗。

现在,梓斌每周都要到大朗医院做2次血液透析,每次长达4小时。“副作用日益明显,他不时会出现手脚发麻、发痛甚至发肿的情况。”他的母亲彭锐明告诉记者,自从得知患上“尿毒症”后,梓斌的情绪波动很大,以前那个开朗的他变得沉默寡言、情绪很低落。

主治医生说,长期进行血液透析会对梓斌身体的其他器官造成损害,甚至会威胁到生命,因此,必须尽找到合适的肾源、进行换肾手术。但换肾手术和后续手术费用大约需要70万元,就算有合适的肾源,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根本就承担不起。

“对于我来说,就连每个星期2次的血液透析费2000多元,都是很重的负担,更别说是70万元了,这真让人绝望。”母亲彭锐明心痛、无奈地说。

父亲长年不顾家

母亲艰难支撑

记者了解到,梓斌家的情况比较特殊。39岁的母亲彭锐明告诉记者,自从她结婚以来,小斌爸爸几乎没有在家待过,很少回来,不知道他人在哪里,也联系不上。对于小斌来说,明明有父母,却像生活在“单亲”家庭。“我没有什么本事,只能靠自己拿货,做一点毛线加工,来勉强支撑着这个家,家中生活条件很清苦。”

不过,让母亲彭锐明感到欣慰的是,儿子梓斌从小就很懂事,虽然父亲长年不顾家,但他没有向母亲抱怨过。平时,梓斌也尽量帮母亲减轻负担,经常帮忙做各种家务。母子俩相依为命,梓斌不止一次说过,“妈妈,我要用功读书,长大后要当警察,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等我长大了,就可以挣钱养家了,那以后你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不幸的是,这么懂事乖巧的儿子却患上“尿毒症”,这一消息无疑是晴天霹雳,彻底熄灭了母子俩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大朗镇志愿者协会韩社工说,梓斌今年才16岁,正读初三,如果不是突然患上重病,今年6月他就要面临中考升学了。可是如今他只能休学在家,每周靠做2次的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母亲彭锐明靠做手工活,每月只有1000多元的收入。现在小斌患重病半年多了,早已经花光了家中全部的积蓄。

“我只有他这么一个孩子,他就是我的一切。每当想到这些,我都不知怎么办,如果这样下去,未来该怎么办?如果他走了,我该怎么办?”母亲彭锐明哭诉道,“如果可以,我真的希望患病的人是我,而不是小斌。”她恳求社会好心人,能伸出援手,救救她的孩子,大家的大恩大德,她将感激不尽。

【爱心桥】

如果你想帮助16岁的大朗镇巷头社区初三男生陈梓斌治病,帮他寻医问药,请拨打本报爱心热线:0769-22111000。也可直接汇去爱心款,进行救助。

捐赠账户:6230  3888  0000  6542  411。 

开户行:东莞农村商业银行大朗镇巷头分理处,户名:彭锐明(陈梓斌母亲)。

联系电话:13316611133(彭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