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患精神病 韶关12岁男孩撑起一个家

08.12.2015  17:33

小欣有点害羞,一直躲在妈妈旁边。记者  黄澄献  摄

东莞时间网讯 由东莞报业传媒集团推出的“全民公益跑——助梦三人行  爱心1+1”活动,自10月28日启动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全民公益跑线上“你跑步,我捐助”活动将于12月13日截止,如果你想为孩子多争取一些助学款,那就赶紧参与活动吧。

为了让公众对将接受资助的学生有更深入的了解,近日,本报记者和东莞市瓦蓝栈公益服务中心的志愿者,前往韶关市新丰县探访贫困学子。他们虽然家庭贫困,但坦然面对困难,品学兼优。在坎坷的求学道路上,他们需要外界伸出援手。

此行的目的就是走访贫困学生,对他们的家庭情况进行调查核实,提供最真实详细的资料,让每一笔助学款都能送到真正需要的学生手中。

走访一:

母亲患精神病

小男孩撑起一个家

走过几条狭窄的巷道,我们来到了韶关新丰县梅坑镇小康的家。这是一间20多平方的泥瓦房,破旧的木门紧锁。

住在隔壁的邻居告诉记者,小康不在家,他的妈妈谭丽美就在屋内,由于她患有精神 疾病 ,尽管志愿者在外面敲门,她也不懂得应答和开门。在邻居的帮助下,谭丽美才开门,但无法与我们沟通。

这位邻居告诉记者,这一家子情况特殊,没有任何劳动力。小康还在读幼儿园的时候,他的爸爸因车祸去世,只留下患有精神疾病的谭丽美和小康相依为命。“谭丽美没有任何劳动能力,甚至连煮饭都不会,只能等小康放学回家帮忙做饭。”

说起小康,邻居都十分心疼。他们告诉记者,谭丽美经常离家出走后就找不到回家的路,这让小康十分头疼。有一次,谭丽美走失了,急得小康直跺脚哭了起来,幸好在村民的帮助下,才将她找回。

“这个孩子很孝顺,懂事,虽然他的妈妈患有精神疾病,但他一点都没有嫌弃,反而像小大人一样把她照顾得好好的。”邻居说起小康时,所有人都是赞美之词。

聊天中,小康回来了。他拿出户口本向我们讲述家里的情况。记者看到,户口本上面只有小康一个人的名字。“爸爸去世了,妈妈又没有户口,所以只有我一个人的名字。”

生活在这样的家庭,让小康的性格更加独立和有主见。他的学习成绩还算不错,平时都能考八九十分。“虽然家里条件困难,但我一定要读好书,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也希望妈妈的身体 健康 ,以后不要再走丢了。”小康说,现在他和妈妈主要依靠政府的救济生活,但自己并不自卑,将来长大后自己有能力了,一定会尽自己所能回报社会。

走访二:

单亲妈妈勤俭持家

但心有余力不足

小欣今年7岁半,读小学一年级,家住韶关市新丰县梅坑镇。这个小女孩有点害羞,志愿者的到来,令她有点不知所措,一直躲在妈妈的背后不说话。

小欣的妈妈李美玲今年44岁,长年的劳作令她满脸沧桑。原来,在小欣刚出世的时候,她的爸爸就抛弃她们母女失踪了,李美玲一个人独自撑起这个家。

李美玲很勤劳。记者看到,小欣的家里堆满了南瓜、土豆,这些都是她的妈妈种的。“也只能种这些农作物了,如果要种水稻,我一个女人也搬不动那么重的机器,所以我就种南瓜和别人换水稻。”李美玲说,今年南瓜的产量不错,可惜未能卖个好价钱。

环顾小欣的家,屋内除了一把旧风扇之外,再无其他值钱的家电。这是古老的四合院,虽然十分宽敞,但已经十分破旧。“这是小欣外公的房子,如果不是娘家的帮忙,我们母女连居住的地方都没。”说到这里,李美玲一度语气哽咽。

为了加强和小欣的交流,志愿者拿出一颗糖给小欣。可是她并没有接,依然躲在妈妈的背后,把手缩了回去。这些年,李美玲任劳任怨,就是为了让小欣过上和平常孩子一样的生活,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孩子有点内向,可能是由于家庭的原因,已经没有同龄孩子一样的自信。”李美玲摸了摸小欣的头,十分心疼。

唯一令李美玲感到欣慰的是,小欣很听话,每次她去忙农活的时候,小欣总会乖乖在家里做作业。有时候还会帮忙洗碗扫地。“假如能够得到热心人士的资助,小欣肯定很争气,将来考上大学,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