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的”《雷雨》遇见20岁的年轻人

31.07.2014  06:04

  从1954年人艺排第一版《雷雨》,到如今的杨立新版,人艺的《雷雨》基本还是按照原剧本在编排。

  从1954年人艺排第一版《雷雨》,到如今的杨立新版,人艺的《雷雨》基本还是按照原剧本在编排。

  有感于日前人艺版《雷雨》笑场事件,网络上不少看客指责年轻观众对经典没有敬畏之心。然后,许多人却忘记了,曹禺在写出《雷雨》时是1933年,离今天已是80年,而写出作品的曹禺当时也不过23岁,放今天也就是“90后”。那么,从这起事件中我们也可以思考经典作品在今天的年轻人中是怎样的印象?经典是否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

  新京报记者采访了10位已在业内崭露头角的85后戏剧创作者、评论者,从他们的回答中便可略知一二如今年轻人的想法。在回答“是否喜欢《雷雨”时,绝大多数人的答案是“谈不上喜不喜欢”,甚至有人明确给出了“不喜欢”的回答,这多少出人意料,但我们也发现,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雷雨》中所谈到的人性、人的困境在今天也有现实意义,期待着它更贴近现实的重新解读。

  同题问答

  1.你是否喜欢《雷雨》?请说明理由。

  2.说说你第一次接触《雷雨》的感受,至今这感受有何变化?

  3.作为创作者,如果由你来改编、执导或演绎《雷雨》,你会怎么做?作为评论者,你期待看到一版什么样的《雷雨》演出?

  1 孙晓星

  编剧、导演,1986年生人 作品:《日常_非常日常

  1.谈不上喜欢,但它是中国话剧史上绕不开的一个作品。

  2.考中戏前,我在天津看过明星版《雷雨》,当时就觉得新鲜,没有更多的印象。而且很多人可能跟我一样,最早接触到的中国话剧剧本就是《雷雨》,占有了很多第一印象。本应该对这部戏很有感情,但实际上它并没有对我造成什么影响,虽然也不至于讨厌。曹禺成长的大部分时间在天津,我又是天津人,即便这样我也没办法对他产生一种地方性的认同感。

  3.抛开形式不谈,《雷雨》剧本毕竟存在了很多年,我们再做,肯定不能当做文化遗产去复排,那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戏剧与影视及其他新媒体相比的优势就在于有现场性和当下性。《雷雨》之前遭遇学生笑场,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娱乐时代造成的,但舞台艺术必须对这个时代作出回应。尤其是“90后”观众,他们实际上非常聪明,也具有独立的怀疑精神。面对这样的观众群你不能再去宣扬什么经典、什么高雅艺术,他们不吃这一套,他们会无意识地去消解宏大叙事这套假正经的东西。

  《雷雨》问世时就被左翼运动贴上了标签,而我个人觉得《雷雨》其实是曹禺非常个人化的表达,里面有着在当时主流社会看来病态的、不正常的情感和人物关系。近年我也很关注青年的次文化,这个剧本在当时出现应该也属于青年次文化的产物,如果我来做,我会考虑在当下找到这其中的关联。

  2 朱宜

  编剧,1986年生人 作品:《我是月亮》《进化论

  1.《雷雨》对当时的中国来说,写作手法超前,立意贴近现实。但它建构冲突的方式受西方佳构剧、社会问题剧的影响很深,我虽尊敬它,也理解其风格形成的时代背景,但我并不喜欢太“像戏”的戏。

  2.第一次接触《雷雨》是在中学语文课上,只晓得它和鲁迅、巴金、冰心的作品一样都是中国文坛No.1。语文书对它的赞扬主要落在“揭露资产阶级虚伪”上。

  学戏剧后,开始懂得欣赏该剧中饱满的人物、巧妙的冲突,同时也接触了更多西方戏剧,渐渐感到《雷雨》是对西方戏剧的一次成熟模仿,尤其是易卜生的《群鬼》。中国自近代起就不乏一批靠在中西两边“打时间差”来成功的人,但曹禺的才华在于,他在借鉴(姑且说借鉴)形式的同时,填入了紧贴本国现实的主题。

  3.我改编的话,会保留每个人物的软件,比如性格、欲求、困境。但会重新设定硬件,比如社会环境、人物身份。因为无论是哪朝哪代,永远有周朴园这样把自己和他人都囚禁起来的人;永远有蘩漪这样表面上充满攻击性,实际内心在呼救的人;永远有周萍这样看似人生赢家,实际寸步难行的人……

  曹禺写的是这些人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故事。我会写他们今天的故事。今天的周朴园还是会辜负侍萍,但侍萍不一定是丫鬟。今天的周萍还是会抛下蘩漪,但蘩漪不一定是他的后母。同样的故事一代代重复着,但有时你不一定认得出,因为它们并不以同样形式出现。所以人类会一遍遍地犯着同样的错。

  3 温方伊

  编剧,1990年生人 作品:《蒋公的面子

  1.说不上喜欢也说不上不喜欢。剧中有些点会戳到我,比如周冲在鲁家说:“我没想到我的父亲的话还是对的”。那种纯真幻想的破灭特让人难受,虽然至今我还没看到令我满意的周冲。可《雷雨》在更多时候不大能激起我的共鸣,这是因人而异的。

  2.很小就知道《雷雨》,但真正接触到是中学课本里的选段。那时候对《雷雨》是喜欢的,因为是名著,好学生当然要喜欢名著,就算不懂,也在情感上无道理地感到亲切。用现在的话叫“装逼”,是无意识地“装逼”。后来又不喜欢《雷雨》了,因为知道了曹禺对《雷雨》也不满意。那我也顿时觉得它“太像戏了”,不可信,还感到自己会批评名著说明我进步了。用现在的话说这还是“装逼”,只不过换了种方式。再后来我终于不再完全听信老师、书本、名人的话,多少有点自我思考的意识了,看《雷雨》也开始有自己的感触了。我才发现,我以前盯着《雷雨》的文本和录像,脑子里都是别人对它的评论,而我对它已经太熟悉而没感情了,哪怕重新发现也太熟悉了。很遗憾我第一次看到《雷雨》现场演出已经是我进入第三阶段的时候了。

  3.如果实在要改,那我会写写周冲吧。只有周冲是在这场冲突中真正改变了,他有知识,对这个世界有自己的看法,而他也是最无辜的,这尤其令人难受。最关键的是,好些演员把周冲演得好像傻帽,这令我很不爽。

  4 石鸣

  剧评人、文化记者 1985年生人

  1.一般,没有特别的偏爱。

  2.故事曲折,悬念生动,半白不白的语言有民国范儿。后来觉得其实要想摒除《雷雨》情节中天然蕴含的荒谬、狗血、喜剧性还是挺难的,大概原著中的封建大家庭算得上是一个镇得住的注脚吧。

  3.我希望看到一个和当下现实生活和个人现实处境发生关系的《雷雨》演出。

  5 张弋铖

  演员,1986年生人 作品:《空中花园谋杀案

  1.不喜欢,太像《榆树下的欲望》。

  2.第一次看《雷雨》演出觉得周萍就是个“娘炮”。大二上学期台词课学的就是《雷雨》,研究人物的心理状态,但直到学期结束也研究未果。当时的感受是特别烦,研究不出来什么。现在的想法是曹禺当时才23岁,所以别老去揣测年轻人想什么,非主流的心我们不会懂。

  3.我不敢演,对此剧有严重的心理阴影。

  6 张加怀

  演员,1988年生人 作品:《狂人日记

  1.不喜欢,这个作品离我太遥远,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不好这口。

  2.第一次接触《雷雨》就是看剧本,读了一个下午,就觉得挺惨的,死了好多人,到现在能记得的也就是“让天上的雷劈了我吧”。

  3.我和这个作品无缘,不可能演这个戏,也没对哪个角色感兴趣。如果非要演,就听导演的。

  7 曾伟力

  编剧、导演、演员,1991年生人 作品:《五人间

  1.挺喜欢的,但没有特别喜欢。

  2.《雷雨》是我中学时看的第一个剧本,这是所有观众都会接触到的戏,谁都能排的戏。我看的第一个演出版本就是学校里同学排的,但一直没看过特别的版本,很期待看到不一样的作品。

  3.《雷雨》本身情节性很强,如果我来做,我会保持原剧的人物关系,置换成一个当下的情境,我想应该能编出同样强度的东西。有没有可能在当下同样的事件会成为喜剧呢?也不好说。

  8 刘莐

  剧评人,1991年生人

  1.就这部戏而言,我喜欢,故事完整,情节精巧,语言到位,是个很出色的“手艺活儿”;可跟其他很多著名的戏比起来,又不喜欢,因为它的悲剧性是完全建立在“巧合”的基础上的——如果四凤在另一家公馆打工、或者鲁妈那天没碰上周朴园,没准儿这个悲剧就不发生了。历史上那些好的戏剧都是在讲必然发生的悲剧,这种“必然”才是生命深刻的地方,“巧合”并不能构成打动人心的悲剧。曹禺也说不是很喜欢它,说它“太像戏了”。

  2.小时候看《雷雨》觉得好牛,觉得话剧境界真高。

  3.我期待看到原汁原味的《雷雨》(人艺夏淳版,演员都是当年的最强阵容),或者是完全重新解读的《雷雨》(用当代剧场的方式讲故事,或把故事平移到另一时空,又或是围绕一个人物展开讨论)。“文革”时曾有一版围绕工人阶级鲁大海做文章的版本,让我很好奇——鲁大海完全没有所谓的资产阶级生活背景,但周萍和周冲死后,他是周朴园未来的遗产继承人,面临突然的暴富,他会如何反应?他在随后的五六十年中,又会经历怎样的命运?

  9 沈巍

  导演,1991年生人 作品:《审判乌布王

  1.谈不上喜不喜欢。《雷雨》标志着话剧在中国的成熟,自从知道戏剧以来大家就在谈论它,作为个人来说,很难再对它投入什么情感。

  2.第一次是小时候在家看录像,演员记得是朱琳、顾威几位前辈。第一印象是几位老前辈年纪有点过大,和角色不符。后来长大了点在剧场里看,就被杨立新老师一出来那个浑厚的中气所折服。其实类似的剧本在戏剧史上不在少数,但那时中国有人写出如此纯熟、工整的作品,确实是很了不起。

  3.在当下中国,发生与当年周家类似的故事也不罕见。我对《雷雨》中曲折的情节不感兴趣,但里面呈现的人的困境却是永远存在的。或许可以在舞台上呈现一出《法治进行时》之类的节目,用群众看乐子的视角围观一群并不认识、也并不存在的人,声情并茂地讲述一个编出来的家庭暴力事件。

  10 丁一滕

  演员,1991年生人 作品:《寻欢作乐

  1.喜欢,曹禺先生的剧作是作为经典反复阅读过的。《雷雨》吸引我的是悲剧性,本就复杂的人物关系,跌宕起伏的情节在一个暴雨来临前闷热的下午被推向极致。

  2.接触《雷雨》是在中学课本,这也是我看的第一部话剧。后来看到陈明昊、刘晓晔老师在《两只狗的生活意见》中演绎过改编版《雷雨》片段,幽默轻松地呈现让经典焕发生机。我觉得传统的经典应该在不断的革新与去芜存菁中传承。

  3、我想排个先锋版《雷雨》,把写实向写意转换,现实主义向表现主义转变。如果让我选,我想挑战蘩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