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5岁"皇家哨所"变书店揭秘雁翅楼的前世今生
雁翅楼(图片来源:北京晚报)
7月20日晚间,素有“淘书圣地”之称的中国书店正式入驻北京雁翅楼,这所拥有595年历史的明清皇城后卫哨所,华丽变身为一家24小时营业的中国书店。
北京的地安门作为皇城的北大门,曾被北京人俗称为“后门”,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雁翅楼正是与地安门一起构成了老北京皇城最北端的屏障,此处曾见证过慈禧的仓皇出逃,目睹过末代皇帝溥仪的出宫,就是这样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却为什么1954年时会遭拆除?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所紫禁城“皇家哨所”的前世今生。
因远观似大鹏展翅故得名
始建于1420年的雁翅楼是老北京中轴线上的一处著名地标,坐落于地安门十字路口南面的东西两侧,与什刹海仅一街之隔。明代时,地安门称北安门,清顺治时改为地安门。当年的地安门上铺黄琉璃瓦,下面红色墙身,面阔七间,中间开三个方形门洞,寓意天圆地方。
与地安门同时兴建的雁翅楼曾是明清皇城的后卫哨所,它为东西相对称的两栋二层砖混建筑,各15间,每座楼的面积约300平方米。雁翅楼同样是黄琉璃瓦覆顶,远观好似大雁张开的一对翅膀,故此得名。
1954年遭拆除后复建
民国初期,为便利交通,地安门东西两侧城墙被拆除。1954年,为疏导地安门周边的交通,地安门及雁翅楼被拆除。2012年,地安门雁翅楼实施复建,并于2014年完工。复建后的雁翅楼,从地安门十字路口处便能看到其精美的外观:灰色的屋瓦,红色的立柱和窗花,屋檐的四角蹲着戗兽、海马、天马等神兽,檐下配以牡丹、祥云、寿桃等图案的彩绘。
由于位于东侧的雁翅楼被安乐堂胡同和部分民居所挡,只复建了4间,西侧的雁翅楼也受到路边商铺的影响,只恢复了10间。因此,此次复建并没有条件再现当年雁翅楼的完整容貌。
曾见证慈禧逃亡溥仪出宫
清代时,雁翅楼为内务府满、蒙、汉上三旗公署,其作用是皇城后卫哨所。1900年,慈禧太后听说八国联军进北京,忙带了光绪皇帝仓皇逃出紫禁城,走避西安,就曾经过此地。1924年11月,冯玉祥将军驱逐溥仪出宫时,末代皇帝也是坐车从此处经过,回到了父亲所住的地方——德胜门内什刹后海北河沿的“醇亲王府”。
700多太监曾“下榻”雁翅楼
1923年夏,因当时宫中太监偷盗成风,已然逊位的溥仪无计可施,只好在洋师傅庄士敦的怂恿下,将紫禁城中所有的太监从宫中全部遣散。被遣散的太监多是外地来京务工人员,大多在京城里没有落脚之地,暂时住在地安门雁翅楼内,待领到遣散费后,再各自回乡。
在当年的七月下旬,内务府终于筹措了遣散费,在雁翅楼里会同军警人员开始发放。经过统计造册,这次裁撤的太监有七百多人。钱到手之后太监们有的投亲访友,还有的回了原籍,但仍然有三百多人“赖”在雁翅楼里不走。
(本文参考:北京晚报,新京报,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