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68岁股神曹仁超逝世 投资40多年财富增4万倍
2月25日下午消息香港《信报》今日公告,有香港“股神”之称的信报首席顾问曹志明(曹仁超)21日去世,享年68岁。
公告全文如下:
《信报》沉痛公告,本报首席顾问曹志明(曹仁超)先生于2月21日逝世,享年68岁。
曹仁超先生是香港着名资深投资分析家,在《信报》服务42年,《信报》全体同事对人称曹Sir的离世深表哀悼、永远怀念!
曹仁超简介:
曹 仁超,原名曹志明。给自己改名叫曹仁超是希望能成为“超人曹”,他的期望稍有偏差却成了现实,因为内地股民将他奉为“香港股神”。曾任职《明报》资料 室,1973年与林山木创办《信报财经新闻》。现为《信报》董事及专栏作家,每周六天在《信报》撰写《投资者日记》专栏,以轻松有趣的笔触,分析香港股市 以至政经形势。文章甚有娱乐性之余,亦酝含投资哲学及处世智慧,因此获得不少读者支持,特别是部份香港股市投资者追捧。其作品亦有结集成书。曹仁超曾获 《信报》创办人林行止赠一住宅单位。
从穷困潦倒到亿万富翁 曹仁超演绎股市传奇
曹仁超是香港《信报》的专栏作 家,以轻松有趣的笔触写了30多年的《投资者日记》,分析香港股市乃至天下大势,深得读者喜爱。而老曹本人并非“纸上谈兵”,还“真刀真枪”地在股市闯 荡。在经历了几起几落后,曹仁超领悟到投资真谛,其身家也从入市时的5000港元,到目前资产过亿(不包括物业)。港人亲切称之为“曹sir”,也有人称 其为“香港股神”。
与国际大牌的投资大师相比,香港著名投资人曹仁超的“40年增值4万倍”,更具吸引力。他是“草根”出身,没有耀目的学历和头衔,却最终跻身亿万富豪之列。他所投资的,是人们熟悉的股市、黄金、房地产。
2009 年开始,曹仁超退休了,不过投资已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他现在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广泛阅览各种资讯。这次他来北京,他将自己的财经专著《论势》的版税捐 给扶持农村女性就业的“农家女学校”。而在与《中国证券报》记者的交谈中,说到当年趣事,他也会像孩子似的做个鬼脸。
家境贫寒少年梦想“赚大钱”
曹 仁超本名曹志明,原是上海富商之后。1951年曹母带着3岁的曹仁超来到香港投奔曹父,这时候曹家的生意已经是日落西山了。曹仁超9岁时父亲得了半身不 遂,在和死神争斗了3年多后,离开了人世,母亲带着曹家兄妹搬到了工厂林立的香港土瓜湾,靠做工养活三个儿女。曹母虽然出身于农村,但对子女教育要求甚 严,省吃俭用坚决供三兄妹读完中学。
家境贫寒让曹仁超少年时受尽白眼。十几岁时邻居大婶丢了一颗金子,不分青红皂白就说是曹仁超偷的,还硬要搜他的身。后来大婶找到了金子,也不向曹仁超道歉,还说“你那么穷,偷钱是迟早的事。”之后,邻居们不管是丢了零钱还是丢了一包方便面,都要臭骂曹仁超这个“偷钱佬”。
少年时的贫穷驱使曹仁超对财富充满了渴望。1967年高中毕业时同学们谈起各自的志向,曹仁超曾“大言不惭”地说自己的梦想就是要“赚大钱”,结果引来哄堂大笑,不过,在场的人谁也没想到,40年后曹仁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中 学毕业后曹仁超进入了纺织厂当维修实习生,后又转到一家假发厂做工,在这里结识了未来的太太。后来经过同学介绍进入证券公司,从打扫卫生做起,月薪220 港元。曹仁超拼命打工挣钱,每天收工后,他还跑到证券公司隔壁洋行帮人打英文信,每天赚20港元,一年下来存了5000港元。
股市的风云激 荡吸引了曹仁超,他靠这5千元起家,专门炒作高风险的股票以“挣快钱”。香港那时候买进股票后可以立即卖出,两周后才要求交款,曹仁超往往买进一个小时后 卖出就已经赚钱了,最高时同时握有100万股票,但其实手头现金只有1万元。在证券行工作时,他还试着给各大报社投稿,其中《明报晚报》编辑林行止对他颇 为欣赏,时常刊登他的文章。
通过“快进快出”,1971年时曹仁超已经赚了20万港元,钱来得这么快让曹仁超有些“轻飘飘”,不知道什么是 风险,这也让曹仁超跌了大跟头。1971年恒生指数从406点下跌至278点,跌幅达31.5%,这个跌幅本来不算太大,但由于曹仁超借钱炒股,加上不懂 止损,此前赚的几十万又都赔了回去,最后只剩下7000港元。
几起几落投资修得正果
这并没有动摇曹仁超“赚大 钱”的信念,他一口气啃下许多关于投资的书籍,拿着剩下的7000港元,扎进股市准备从头再来。赶上港股大牛市,曹仁超顺风顺水,到1973年1月,曹仁 超感到股市已升到疯狂的地步,于是卖掉所有的股票,套现50多万港元。回忆起这段富贵,曹仁超称,其实并非我老曹智慧特别高,而是时势造英雄,1970年 恒生指数从100多点上升到1973年的1700点,涨了17倍之多。
在他套现之后,股市从1月到3月,又从1200点上升至1700点,不过老曹不为所动。在此期间,曹仁超结婚度蜜月,他花10万港元举行婚礼,又用15万港元在香港置业,还和太太去菲律宾度了一个豪华的蜜月。
而 市场此后也如曹仁超所预计的那样发生了一场股灾,恒指从1774点暴跌至1974年7月的478点。而老曹当时自以为是投资天才,跑赢了其他所有投资者, 看着股市下跌了73%,他决定抄底了。当时他选中和记企业,从每股8港元开始一直加仓,不料恒指到74年底跌到了150点,和记洋行的股价竟然跌到了1港 元,曹仁超投资的50万港元变成了10万港元。祸不单行,曹仁超又被公司解雇,窘困之下,想到家里还有刚出生的孩子,晚上他漫无目的徘徊在海边,差点儿便 想自杀了。等到次日早晨回家时,母亲和妻子眼泪汪汪地看着他。当时曹仁超发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再不容许同类事件发生。
此后曹仁超加入由林行止创办的《信报》,成为专栏作家。回忆起投资和记的失败,曹仁超表示,很感谢和记在他30岁前上了关于投资的重要一课。
曹 仁超醒悟到自己的不足,并认真总结投资方法。他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止损不止盈”。曹仁超说,“股价就像电路,价格下跌15%,就是保险丝发出警讯”,一旦 股价下跌20%,他便肯定是自己眼光错误,立刻认赔杀出,不管任何理由。因为留下八成实力,还有搏翻身的机会。如果不知道止损,那么在去年的超大熊市中, 惨遭腰斩的股价必须上涨100%,才能返回原来的市值。“而如果股价上升了20%的话,请大家抓稳,赚就多赚一点,亏就不要超过15%。”
机 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的,80年代初香港政府决定,每年只能卖地50公顷,曹仁超当时就批评这个政策叫“挤牙膏”政策,香港人排队等着刷牙,但是没有牙膏, 所以牙膏很贵。他也由此看好房地产价格的走势。1982年曹仁超出手60万港元投资了3-5只地产股,到1997年卖出时获得了三十多倍的回报。
1990年汇丰银行收购了英国米格兰银行,曹仁超当时以8元-12元的价格买入汇丰银行,持有到1997年80元卖出。不过之后他“很后悔”,因为汇丰涨到了150元。除了股票投资外,他本人还投资黄金和英国房地产,并且都有所斩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