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名贤何真

22.06.2014  10:36

  元末枭雄?只为保境安民

  归顺大明?为民避免战祸

  东莞时报

  东莞时间网讯 (记者 李立)山风一来,松涛翻涌,幽密的树林中仿佛有千军万马正在通过,听得到它们的脚步,却看不到它们的身影。从韶关罗源洞山的张九龄祠中走出,何真内心犹如山中的气象一般起伏不定:云在山峦间飘移,山上的景致忽隐忽现,未来的境遇也是如此,看得不明不白,自己是否也能像张九龄一样,留下功名与这青山一样万古长青。

  “提兵昔过梅关北,奉命今还五岭东。古庙尚留朱履迹,旧题差见碧纱笼。一天云气千山雨,万壑松声十里风。谒罢相祠复回首,蓬莱宫阙五云中。”这首《谒张九龄祠》,今日读来仿佛一声号令,那个平定岭南的何真又回来了。

  当年朱元璋把何真从广东调至别的地方,就是怕他在岭南势力过于庞大,拥兵自重,难以管束。但当何真离开广东后,那些地方武装的活动依然威胁到大明王朝的统治,不得已,朱元璋只好把在岭南颇具威望和实力的何真又派回岭南。

  但未来就像山中的气象:瞬息万变,何真为朱元璋多次平定岭南,赢得了那个向来喜欢猜忌的平民天子的尊重,甚至获赐免死的丹书铁券。但在这位“东莞伯”死后,几乎一夕之间,何氏却遭到抄家灭门之祸,一代英豪只留下传说在人世间流传。

  拥兵起义只为守卫家园

  当何真第一次组织乡亲拿起武器保护自己的家园的时候,他不会想到,有朝一日他会一呼百应,有朝一日他保护的不仅仅是圆头山那个生养他的小山村,而是岭南这片广袤的土地。在他内心,有一股最为原始的冲动支撑着他,守护这个家,守护着这方水土,让亲爱的人能够安居乐业、颐养天年。这也是每一个老百姓最为质朴的愿望。

  当他还是蒙古人朝廷之下一个芝麻绿豆大小的官吏时,受到迫害的他没有去反抗,他是家庭的顶梁柱,上有老母下有妻子,他宁愿辞官不做带着一家人寻一片静土。在当时东莞县东部偏僻的泥岗村,片片竹林让何真感到心安,他把一家人接到此地定居,命名为笋岗村。他就是希望子孙后代会像竹笋一样拔节向上,茁壮成长。

  动荡的时局或许容不下一个普通人那最为普通的梦想。朱元璋,这个安徽放牛娃领导的农民起义军逼近元大都,元朝气数已尽,各地烽烟四起。那些地方武装各自划出一片势力自居,对于老百姓巧取豪夺,他们为的只是眼前的利益。

  “少英伟,好书剑”这是史书中对于何真的评价,历史选择了何真,让他从一家之长走向一邦之主。为了保卫家园,何真在泥岗一代组织当地农民成立义军。当时的东莞县盘踞着二十几股地方势力,少则百十人,多则几百人,何真一边聚集力量,一边伺机而动,对于那些老百姓深恶痛绝的土豪,何真的义军坚决予以打击,而对于那些同样是为了生活揭竿而起的老百姓,何真则对他们真诚地劝降说服。义军在何真的带领下不断壮大,很快势力范围扩大到了当时著名的归德盐场。在何真的守护下,元末明初,归德盐场一带得以免遭战火,盐场的正常生产使得当地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势头。何真的美名开始在珠三角一带传颂。

  “保障乡里”,这是何真组建义军的唯一目的,他始终把自己当做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当老百姓把他们最宝贵的东西——生命、尊严、家庭的希望都寄托在何真身上时,他身上的担子自然也越来越重。在何真的思想里,家国观念很重,他曾向行省申请获得允许后,才开始组织义军。

  当时,惠州人王仲刚和元朝叛将黄常占据惠州,这两个人鱼肉百姓,惠州人民苦不堪言。他们听说东莞县的何真开明护民时,大量惠州百姓前往投奔,他们请求何真能够率领义军打下惠州,解救那里的百姓。何真听从百姓的建议,攻下惠州,重新恢复当地的地方秩序。拿下惠州,对何真来说,他已经完成了人生的转变,有了根据地的何真已经成为谁都不能轻视的一股力量。很快,元朝授他惠州府通判之官,不久又被任命为惠阳路同知兼广东都元帅,官署设在惠州。

  1363年,何真率兵从惠州出发,进取广州,在广州,何真军纪严明,兵士不得侵扰百姓,城市秩序得到了稳定。之后,何真又回师东莞茶山,逐渐控制了西起苍梧东连潮惠二州的大部分地区。实际上,岭南的政权军权都已经落在了何真的手中。此时,中原局势一片混乱,元政权忙于应付各地的农民起义,在南北交通不畅的情况下,何真一方面训练军队守卫地方,另一方面安抚百姓,让他们能够恢复生产。在朝代更迭的动荡时期,南粤大地因为有了何真的领导,获得了难得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