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师院《做生根的教育》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

03.07.2015  15:34

首发式现场

  7月1日,在湛江市博物馆举行的岭南师范学院《做生根的教育——大学校园文化创新项目培育探索》新书首发式上,该书主编、岭南师范学院党委梁英书记强调了三点体会:“管理工作也可以有科研工作,要构建和养成一种工作模式和习惯,善于在实践中对现实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和总结。”并将该书赠送给湛江博物馆作为永久收藏,博物馆馆长钟莹在首发式上接受了赠书。
 
  该书由光明出版社于2015年5月正式出版发行,是梁英主持完成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思想政治工作)一类项目《高校校园文化创新项目培育研究》(项目批准号:12JDSZ1005)的主要成果,也是岭南师范学院第一次承担完成的这类研究项目的成果。该书从引领、支撑、传承、创新、品牌、育人、积淀、审视等八个方面,介绍了岭南师范学院校园文化创新培育的价值向度、专业深度、工作韧度、方法角度、成果亮度、目标效度、传播广度、理论高度等内容。
 
  梁英认为,本书的出版是岭南师范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实践成果,在推进校园文化创新项目培育过程中,开展的系列评选表彰活动都得到各二级党委(党总支)、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得到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参与,使得课题的实践探索和研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这也是全校共同努力完成的思想成果。
 
  作为主编之一,岭南师范学院党委组织部部长陈恕平在任党委宣传部长期间,带领党委宣传部的全体同志,在课题主持人梁英的指导下,全程参与课题的申报、研究和该书的编纂工作,他用“起点高、措施实、定位准”谈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该书体现了主编梁英作为学校党委书记的管理思想和办学理念。
 
  岭南师范学院思政部主任何增光教授从教育的生根是事关学生的大事的观点出发,从文化的传承、创新等方面对本书谈了看法及体会,他认为书中的这些项目和成果都是来自于实践,是对实践的高度凝练和总结,本书最大的意义在于对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外延都做了丰富的分析。
 
  岭南师范学院通识教育中心主任林春教授认为该书在内容上富有育人性、校本性和现实性,在方法上通过以课题推进突出了顶层设计的引领,在结构上用富有逻辑性的关键词串起的八个章节内涵深刻。
 
  岭南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谢应明副教授则围绕“行义相生,根深叶茂”进行评说。他认为该书的结构凝聚了一些思想和力量,提高学生适应了社会的能力。他指出,做生根的教育,就是要让中国传统文化生根,让优秀传统文化根深落地。
 
  该书副主编关天冲、梁燕飞、郑定、屈云,课题参与者袁铎、陈东英、黎祎,还有参与首发式的黄达海、李爱群和作者代表李发武、李春霞等人也谈了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岭南师院党委梁英书记发言  
 

岭南师院组织部陈恕平部长发言  
 

岭南师院党委梁英书记赠书给湛江博物馆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