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师院师生掀起全国“两会”讨论热潮

17.03.2015  11:10
  2015年3月15日。全国两会胜利闭幕。连日来,岭南师范学院师生通过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积极了解政府工作报告、总理答记者问、会议进程以及人大代表提案等,积极讨论两会热点。关注“两会”动态、学习“两会”精神成为岭南师范学院师生近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接地气”的两会更亲民
 
  湛江市政协委员、岭南师范学院科研处处长金义富教授认为今年“两会”比以往更加接地气、更加吸引老百姓关注,代表委员们讲话越来越实在、越来越贴近生活,“我特喜欢看电视播出的分组讨论和一些专题访谈内容,感觉他们讨论的就是平时我们老百姓也经常讨论的内容,比如13日中午中央电视台直播节目‘我的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贵州大学等校长纵论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贵州大学校长更是非常直白的呼吁教育公平,都感觉是以往两会时电视里不曾看到的。”金处长谈到,今年总理报告有创新且接地气,紧跟时代,并且对其提出的“互联网+”特别感兴趣,其他的一些导向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非常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人文学院12新闻2班的游佩玲同学表示,作为一名新闻专业的大学生,对于两会最大的感受就是它正在从政治课本走向我们的身边,两会的新闻不再那么难懂,两会讨论的议案、提案也与我们息息相关。“我认为,从今年的政府报告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已经深深地表明了我们的政府已经开始干实事了,它承载着沉甸甸的民意,它代表着我们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代表着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中国梦’。
 
  就业创业备受关注
 
  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付继发书记认为今年“两会”在总理的报告中所强调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对岭南师范学院师生们是一种机遇与挑战。“在创业创新的大潮中,政府简政放权,社会积极支持,作为一所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校,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创业创新教育,厚植创业创新文化,让更多的青年学子提升创业创新能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实现梦想!
 
  物理学院11级数控2班的卢智聪同学正在佛山南海一家公司当实习生,他说,“找工作的这个阶段真的让我非常刻骨铭心,春季招聘会也很快就到了。虽然找工作的这个过程很累,但我还是不会轻易放弃的。而且我对未来还是充满信心的,我决定了我将来一定会选择创业的,而政府现在已经给大学生创业创造了很好的环境,今后还会继续扶持。我也会坚定走下去的,我会在这个阶段好好把握住我所拥有的机会的。毕竟,梦想还是要有的。
 
  法政学院13级社工2班的张斯昱尤其关注政府在教育改革和就业创业方面所做出的举措。“今年高校毕业生749万人,为历史最高,听到这个消息,我感到非常压力山大!再过两年就要步入社会的我非常希望政府的和教育机关所做出的政策调整可以让我们在学校能够学到具有专业针对性的知识,也希望政府为大众营造一个相对公平和开放的就业环境,能够让更多的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不再有那么多的苦恼。
 
  让生活更美好,“两会”重任在肩
 
  人文学院宋立民教授认为“两会”代表实际上是老百姓的代表,理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利为民所谋。“大部分代表是深明重任的,早就开始搜集民意、准备提案,要为人民鼓与呼。但是也有个别代表,并不明确职责所在。不过,这回两会上高档装包少之又少,谦抑之风可见。
 
  两会召开前,《穹顶之下》这部记录片在师生之间广泛流传,它折射出岭南师范学院师生对社会、生存环境等各方面都深深地关注、忧虑与思考。外语院12涉外翻译专业卢碧铃同学说,“近年来被推到舆论风口浪尖上的环境污染问题,今年依旧是两会热议的焦点。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对污染的治理和监督,政府和企业都有责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虽然公布了过去一年在空气污染治理方面取得的成效。但是,若想让蓝天绿水常在,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坚持保护环境,政府部门也要严惩非法排污行为。
 
  信息学院13级电气1班的胡秋彬比较关心教育的问题。“教育问题一直是两会的热点问题,正如今年两会提到素质教育、职业教育改革等教育体制改革,我一直在思考对于教育教学体制改革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好准备,在不同制度、学习形式下形成的不同的学术氛围是否会对同学们日后的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我希望两会的召开可以让教育变得更加公平,让我们以后的接受的学习如沐春风般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