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师院“暖流”志愿者:把流动的爱延伸到大山深处

13.01.2016  15:28
              一个厚厚的蓝色档案盒里面,放着一份特殊的通讯录,一行行清晰地标注着儿童的姓名以及他们父母、亲人的联系方式和存在问题。这是记者在岭南师范学院体科院看到的一份“留守儿童档案”。岭南师范学院体科院党委副书记郑晓辉告诉记者,这是体科院“暖流”志愿服务队2013-2015年三年来深入到广西省河池市三堡乡纳沙村、甘洞村和贵州省榕江县平阳乡硐里村等贫因山区进行志愿服务的心血结晶,里面记录着300位留守儿童的档案。
 
  三年来,岭南师范学院“暖流”志愿服务队走过了5800多公里,陪伴过近300名留守儿童。获得了由广东省教育工委主办的2015暑期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活动立项,并获1万元资助;成为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秘书处与中国青年报共同举办的“2015寻找全国百强暑期实践团队”活动的全国百强实践团队。
 
   暧流”从校园涌向了山区
 
  2012年9月,岭南师范学院体科院启动“贫困新生结对帮扶项目”,召集学院一批优秀学生与贫困新生形成“一对一”结对帮扶,帮助新生解决生活和心理上的困难,这便是“暖流”志愿者服务队的雏形。四年来,“暖流”累计结对帮扶100名学生,许多受惠的贫困新生如今也变成了“暖流”队员,亲切地称自己为“暖流人”。
 
  郑晓辉说:“‘暖流’成立的初衷只是为了帮助院内的贫困新生,但没想到这些学生还可以做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2013年5月,在全体受助同学的倡议下,体科院“暖流”志愿者服务队正式成立,作为岭南师范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的实践队伍,前往广西省河池市三堡乡纳沙村进行志愿服务活动。从此,“暖流人”便把那份纯朴的爱延伸到了山区。
 
  难能可贵的是,“暖流”队员坚持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靠自己的力量赚取活动经费。2015年6月,临近期末考试时,队员们一边紧张地复习备考,一边到校外做篮球裁判、户外拓展教练,发动微信朋友圈募捐活动,参加各种社会兼职等,最终共筹集善款七千余元,全额用于购买物资捐赠留守儿童。
 
  今年的“暖流”队长全立志,曾是“暖流”贫困新生结对帮扶项目受助者,为了赚取更多的活动经费,他一个人就承接了16场篮球赛,共获得2700元活动经费。尽管在兼职的过程中很苦很累,但全立志却说:“相比山区孩子们的艰苦,我的这点累,这点苦不算什么,我要尽我最大的能力为他们做点事情。
 
   与留守儿童同吃同住同劳动
 
  2015年7月,当实践队员来到贵州省榕江县平阳乡硐里村时,村里的环境让他们吓了一跳:村里有200多户留守儿童家庭,有的孩子两三岁开始便没有父母陪伴在身边。针对硐里村的整体情况,“暖流”队员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队员们驻扎小学为孩子们开展第二课堂、体质监测以及趣味运动会等集体活动;另一部分则分为两人一个小组,入住到6户留守儿童家庭中,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
 
  洋铿帮扶的是一个叫冰燕的小女孩,在她3岁半那年,父母就出门打工,冰燕和2岁的弟弟留在家里和爷爷奶奶生活。“初次见到冰燕时,她性格和其他的小朋友不太一样,性格内向,情绪暴躁。问到爸爸妈妈时,她就会有点情绪失控,其他小朋友都不太敢靠近她。”洋铿回忆说。冰燕奶奶说:“冰燕根本不认她爸爸妈妈,不愿意接父母的电话,爸妈回来抱都不让抱。”洋铿下决心要帮帮这个孩子,7天里,他住在冰燕家,和冰燕一起吃饭,一起做饭,一起摘玉米等等,在这过程中,洋铿常常和她谈心,冰燕的心扉慢慢敞开,开朗了许多。
 
  7天的相处时间里,除了给孩子们进行学业、心理辅导,队员们还常常有意识地给孩子们“灌输思想”,告诉他们,山的那头不只是山,还有精彩的世界等待着他们去发现。全立志帮扶的对象是一对堂兄弟,哥哥10岁,父母在外务工,有一次,他们在回家的路上唱着山歌,像三只小鸟般欢呼雀跃,突然哥哥问他:“大哥哥,山的那边是什么呀?妈妈说山的那边还是山。”看着这对堂兄弟纯真的眼神,立志心里不禁一颤,对他们说:“山的那边是精彩的世界,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可以看得到的世界,你们想不想去看呀?
 
   暖流”一家人  坚持一辈子
 
  在“暖流”成长的岑建平,曾经也是“暖流”的受助者,毕业后毅然选择了前往西藏林芝地区支教,今年暑假还不远万里回来加入“暖流”队伍。岑建平已参加过三年的志愿活动,都在偏僻贫困的山区,有时候护送孩子们上下学要翻过四五个山头,特别是遇上下雨天道路泥泞,建平总是摔得满身泥泞。面对这样的艰辛,她却说:“当我累的时候,孩子们把水端到我的面前跟我说‘姐姐您辛苦了,喝水吧!’,那一刻,我觉得这点累真的不算什么,为孩子们做任何事情都是值得的。
 
  像岑建平这样已经毕业的“暖流”队员,还有张源钪、卢翠宁、苏清燕等人,他们都是第一批的“暖流人”,如今或已走上工作岗位,或已考研成功继续深造,但却不曾想过离开“暖流”。
 
  2015年毕业的张源钪,曾是学校响当当的“创业人物”,今年7月毅然放弃四万多元的创业项目回校参加“暖流”。当问及他为何加入“暖流”时,他的回答简洁而坚定:“一是为了圆梦,二是为了精神追求。”受“暖流”的影响,张源钪打算在未来逐步调整创业方向,由商业创业向公益创业转变,并坚持作为一名“暖流人”,继续参加关爱留守儿童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在选择实践基地时,“暖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哪里贫困去哪里”;二是基地必须有红色革命历史,能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我希望能够带着‘暖流’一年抵达一个山区,在十年以后,甚至二十年以后,‘暖流人’依旧在坚持。到那时候,我想聚集第一批的‘暖流人’,重走‘长征路’,再去一次当年去过的地方。”郑晓辉满怀希冀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