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著名画家刘济荣病逝 享年86岁

16.12.2016  18:31
岭南著名画家刘济荣病逝 享年86岁 - News.Ycwb.Com
岭南著名画家刘济荣病逝 享年86岁 - News.Ycwb.Com
岭南著名画家刘济荣病逝 享年86岁 - News.Ycwb.Com
岭南著名画家刘济荣病逝 享年86岁 - News.Ycwb.Com
岭南著名画家刘济荣病逝 享年86岁 - News.Ycwb.Com
来源: img.ycwb.com

 

  ■刘济荣

  母亲 168x97cm 2005年

  昆仑道班 198×145cm 1972年

  藏北奔牧180×96cm 1994年

  晨136×68cm 1980年

执教从艺数十年,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中国画作品,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刘济荣于12月15日凌晨突发心肌梗塞,于广医二院离世,1931年7月22日,刘济荣生于兴宁,享年86岁。在高等美术学院教学和艺术实践数十年,培养了大批优秀美术人才,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中国画作品。他生前曾多次接受过新快报记者的采访,谈了诸多关于艺术、人生与社会的独到见解。

■新快报记者 梁志钦

前一天状态良好还去散步, 突然头晕发烧入院

12月15日上午,朋友圈传出刘济荣离世的消息,新快报记者通过刘济荣儿子、广州美协副主席刘思东确认,刘济荣先生12月15日凌晨于广医二院离世。

据了解,刘济荣在近一两年中,身体一直偶有反复,也曾多次住院,而上一次出院身体已经有所好转,“本来以为会慢慢好起来的。”对于这一噩耗,刘思东沉痛表示:“让人意想不到,非常突然!

刘思东介绍,前日刘济荣的状态还一切良好,饮食也不错。下午还到美院大门口散步,但到了晚上,他突然听到爸爸说头晕、发烧,通过120救护车送到了位于广州美院对面的广医二院救治。“到了医院一直在抢救,直至凌晨3点13分,经抢救无效离世”。

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

评价他“德艺双馨

刘济荣1957年毕业于中南美术专科学校,1962年进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进修深造。1981年为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硕士研究生指导小组导师,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在广东美术馆、广州美术学院、关山月美术馆、黎雄才艺术馆、可园博物馆、岭南画派纪念馆、江门图书馆、梅州华侨博物馆、岭南美术馆等举办过个人画展。2002年获当时国家人事部人才专业委员会授予“当代中国画杰出人才奖”。

刘济荣在高等美术学院教学和艺术实践数十年,培养了大批优秀美术人才,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中国画作品,包括《藏北奔牧》、《心血来潮》、《放歌人生》、《牛气冲天》等作品。

真正获得历史尊重的艺术家,总是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刘济荣教授正是这样的严肃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作为一名艺术家——数十年如一日地走来,在坎坷世途上,在那风起云涌的“激情岁月”里,他专注于对种种世态、世相的观察、思考和记录,作出大量的现代中国人物画。作为一名教师——广州美术学院的教授,培养出大批优秀绘画人才,从而深远地影响着岭南、中国画坛。

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对他如此评价:“教学相长,德艺双馨。

刘济荣曾寄语新快报:

新快报办得很好,文艺家、知识分子尤其喜欢看。不妨以《收藏周刊》为例,内容很丰富、很生动。广东就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文艺批评,你们能这样做太好了。艺术界的现状是,好像批评谁谁就难受,其实这对艺术家是有好处的。

刘济荣谈艺录:在思想性方面,

艺术家应该多向文学家学习

此前,新快报记者曾多次采访过刘济荣,记录了诸多他关于艺术、人生与社会的独到见解。现撷取部分其谈及阅读的文字,以缅怀先生德艺双馨的风范。(以下文字为刘济荣口述新快报记者整理)

美术作为一种图像形式,对社会现实的反映更直接一些。而文学则是一种文字的艺术,思考更深刻一些,表达更细腻更灵活更幽密一些。就思想性方面,艺术家应该多向文学家学习。就我自己而言,一直很乐意与文学家交朋友。

中国古代画论的存在方式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与古代的文学理论、书法理论,甚至音乐理论、哲学理论有紧密的杂糅关系,有时会不分你我。所以,艺术家的阅读视野也不能仅仅局限于画论,古代的哲学书籍要看、书论要看,甚至诗词与小说、建筑文化也要去了解。能了解多少就了解多少,总之没有坏处。

说到读书这一点,我有些惭愧。在我读书的时候,及工作后的很长一段经历,读书并不多,这一方面源于整个时代都不够重视读书。一方面因为自己的认识与主动性还不够。慢慢地,我乐于读书了,但又患上了眼疾,眼睛“不给力”了。看书久了,眼睛就非常痛。年少时没有多读书,现在就追悔莫及。

像这样的句子在古代典籍中俯拾皆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看了这些文字,你不服气行吗?甚至可以说,我们今天的所有言说与论争,都能在古代找到影子、找到依据。所以,艺术家不能不看画论,要不然,言说即虚妄。

文心雕龙》虽然是讲文学的,但也涉及了很多艺术基本理论,非常精彩,但我最终也没有完全读下来,有点可惜。现在,我仍然清晰记得那些动人的语词。“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这是讲艺术创作的构思的,寥寥数语就能将艺术创作前复杂的心理活动描绘得如此生动、具体,真是太高明了。书中又写:“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这难道不是石涛的“笔墨当随时代”的另一种说法吗?而且时间更久远,说理更透彻。艺术创作是脱离不开时代的,或者说一个时代的政治与社会氛围、文化与民俗风情总会或隐或现、或浓或淡地投影到文艺作品中去。

现代文学我读得不多,但鲁迅、钱钟书等先生的文字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鲁迅先生的文字饱含着激愤的力量,思想洞察力深邃犀利。我看过他很多小说,写得都很精彩。曾有人提出,鲁迅的小说没有长篇,只有中短篇,不具备大师的分量。但我觉得这是偏见。就像画画一样,如果一位艺术家没有巨制,只有小品,但他的艺术功底就是深厚,丝毫不影响他的名声与地位。评骘艺术,最终还是要回到作品本身,外在的都不是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