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岭南论坛昨广州举行 大咖齐聚共谋发展之路

28.03.2016  11:51
  姚余栋

丁健

杨晓军

梁锦松

    南方日报讯(记者/黄倩蔚)3月27日,智慧迸发的第五届岭南论坛如期在中山大学梁銶琚堂举行。当前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信心和动力是经济航船行稳致远的保障。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环境变化中保持政策定力、稳定投资预期,如何才能提升改革动能,实现制度跃迁?2016年岭南论坛以“信心与动力”为主题,再次聚集政商学界领袖,共同探寻新时期中国经济的变革之路,为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贡献智慧。

    刚刚过去的“十二五”时期,是广东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际经济深刻调整、国内经济发展“三期叠加”的挑战,我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较好发挥了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两个支撑”作用。

    2015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7.28万亿元,增长8%,总量约占全国的1/9;人均GDP达1.08万美元(6.75万元),达到中等偏上国家和地区收入水平;来源于广东的财政总收入达2.09万亿元,增长9.7%,总量约占全国的1/8;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约占全国的1/4;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双双突破3万亿元大关。广东实现“十二五”圆满收官,为“十三五”继续前进打下了坚实基础、创造了重要优势。

    未来应该怎么发展?岭南论坛主席、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名誉院长、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前主席刘明康认为,信心来自于安心,而动力来自于创新、改革和人才。“安心就是制度体制要稳定,要高透明度,使得我们在经济社会运行当中,能够有可预见性。

    刘明康表示“信心和动力都来自于对问题解决的落实。只要四个全面和五个发展理念落实,就会有信心和动力。”他特别强调,其中“”很关键,政府里要有合格的官员,市场上要有合格的企业家和合格的工人。对人才培养要找对模式,引进新技术,使用互联网思维。

    据了解,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智力”驱动力,中山大学将进行更多的改革。中山大学校长罗俊在会议上透露,未来中山大学将形成“三校区五校园”的学科格局,除在广州的三个校区外,还包括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深圳校区。其中,广州校区将继续走发挥传统优势学科的道路,珠海校区将新建以海洋学科为主的、符合国家海洋和“一带一路”大战略的学科群,而深圳校区将发展新型工科教育,更好服务创新驱动战略。

    罗俊表示,去年中大新增教师队伍包括专职的研究员和博士后共664人,希望今年会超过1500人,五年之后从现在的2000多人达到5000人,专职的研究队伍能够达到5000人。“到那时,本科生的数量维持目前的水平,研究生数量会适当扩大,每一位学生享受的教育资源会有大幅度提升。”罗俊还透露,去年中大重点重大项目总数比前年多了4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