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红色印迹 |大岭山抗日根据地:巍巍大岭山,铮铮东纵魂

26.05.2021  00:12

滔滔东江水,巍巍大岭山,见证了莞邑大地上热血儿女共赴国难的烽火岁月。历史烟云流转,80余年后,记者沿着抗日先辈的足迹,重走东纵路,重温往昔峥嵘岁月。

暮春时节,风吹新绿,青荔挂果,沿着纵队路而行,来到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1940年秋,东江纵队前身之一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挺进大岭山地区,开辟大岭山抗日根据地,这是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之一的东江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讲解员陈梦如是介绍。她的娓娓讲述带人穿过战争与和平的峥嵘岁月。

巍巍大岭山,铮铮东纵魂。大岭山抗日根据地,被原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称之为“东江抗日根据地的根据地”,在东江敌后抗战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为华南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航拍图

老模挺进大岭山

她被绑在石柱子上,什么也不说。于是,子弹如雨点般落在她的身上。许多村民暗暗为她流泪……

这一刻,时间被定格在1941年农历八月十四。她是谁?东纵战士王曼和郭际在回忆文章《大岭山忠魂——记李淑桓烈士》中这样说:她是送七个子女参加革命部队,最后自己也奔上游击区打游击、名扬东江、受人尊敬的郭妈——李淑桓。巍巍大岭山铸忠魂,代代传承日月长。其中,郭际就是李淑桓的第六个儿子。

荔枝挂果时节,记者沿着纵队路,来到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穿过游击六巷,到达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大家团结》报社遗址。站在抗日先辈曾经战斗过的地方,陈梦介绍,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位于大岭山镇大王岭村,包含了东江纵队前身之一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大队部旧址、操场旧址、会议室旧址、粮食加工场旧址、交通站旧址等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点,并于2015年列入了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巍巍大岭山见证了东莞英雄的昨天,也见证了东莞更加美好的今天。大王岭村依山而建,从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操场旧址就可直接进入茂密的山林,占据地利。伫立此地,记者眼中皆是“高楼大厦”,革命老区人民已经走上了小康之路。

▲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

陈梦介绍,大岭山区由大岭山、莲花山、水濂山、红山等大山组成,地势险要,是开展游击战争的理想之地。不仅如此,这里之所以能成为原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口中的“东江抗日根据地的根据地”,还在于这里有坚强的中共组织和良好的群众基础。1937年底,中共东莞中心支部派张英到大岭山区开展工作,组织了群众抗日团体,发展了一批农民党员。1938年冬,王作尧率领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到大岭山活动,巩固了群众基础。

老模回来了!”1940年10月初,大岭山区的群众如是奔走相告。

当时,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70多人,携重机枪1挺、轻机枪2挺和步枪数十支,由中共大岭山区委派出两名党员带路,从宝安县布吉乡挺进到东莞大岭山。第三大队到达大岭山区时,中共东莞县委和大岭山区委带领群众热烈欢迎子弟兵,争先恐后为部队烧水做饭,拿出粮食,腾出房子支援部队,部队很快安定下来。

这时,挺进大岭山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人数少,武器装备差,面对的却是强大的敌人。日、伪、顽军及地方反动武装形成了对大岭山区包围的态势。在如此不利情况下,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重返东宝敌后的第一仗——黄潭战斗,以劣势装备英勇抗击日军的进攻,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抗日斗志。日军自侵略华南以来,鲜见这样顽强不屈的队伍。此战,日军伤亡30多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牺牲小队长陈定安及5位战士,翟信等中队干部负伤。这一仗,对日军震动很大。

建立人民武装是创建抗日根据地最基本的条件,在创建大岭山抗日根据地的过程中,中共东莞县委配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在大岭山区组织群众,武装群众,扩大部队,建立了一支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相结合的人民抗日武装队伍。经过半年多的艰苦战斗和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大岭山抗日根据地初步建立起来。

▲工作人员在“东江儿女”雕塑前种上鲜花

粉碎“万人大扫荡

他们手持利器,背靠茂密丛林,身姿挺拔,屹立在大王岭村。这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操场旧址上新建的“东江儿女”雕塑,象征无数热血抗日的东江儿女。

有了大岭山抗日根据地作为依托,东莞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不断得到发展。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重返惠东宝敌后积极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取得了一次又一次反“扫荡”的胜利,并在艰苦斗争中发展壮大。1942年6月下旬,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决定由梁鸿钧、王作尧、杨康华、邬强率领主力大队和惠阳大队挺进东莞,会同第三大队集中兵力打击盘踞在大岭山抗日根据地附近的顽军,继而接连行动,日、伪军不敢轻易离开据点。

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欧洲和太平洋战场上,反法西斯盟军节节胜利。日军为了支持太平洋战争准备以中国大陆作为垂死挣扎的基地,发动了打通广九铁路的战役。日军占领广九铁路沿线各站后,即向东莞大岭山、宝安阳台山抗日根据地发动“扫荡”。

山野一片迷蒙,突然传来了不断的枪声,使大岭山谷震动起来。”这是东纵老战士黄业回忆粉碎日、伪军“万人大扫荡”的第一幕画面。1943年11月19日晚,中共大岭山区委组织民兵安排群众疏散后,部队分三路突围,在夜幕的掩护下,神不知鬼不觉地突出了重围。20日拂晓,日、伪军在飞机和大炮的配合下,分路攻上大岭山,进行反复搜索,结果扑了个空。部队突围后,采取“敌进我进”的作战方针和战术行动,并发动群众展开反“扫荡”斗争。至12月初,在宝安阳山台抗日根据地活动的宝安大队、珠江队和抗日自卫队,打退日、伪军多路围攻,有力地配合了东莞大岭山抗日根据地的反“扫荡”斗争。至此,东莞抗日军民取得了打破日、伪军“万人大扫荡”的重大胜利。

东莞抗日军民打破日、伪军“万人大扫荡”,破坏了日军用以支持太平洋战争的补给线,也巩固了东江抗日根据地,为深入开展华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创造了条件。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在大岭山区的英勇战斗的指战员,经受了严峻考验,成为随后成立的东江纵队的骨干力量。

歌声不辍八十余载

80多年弹指一挥间,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历史的记忆从未停止。

我们是广东人民的游击队,我们是八路军新四军的兄弟,我们的队伍驰骋于东江战场上……”烽火岁月谱就英雄之歌,一曲《东江纵队之歌》至今仍不时在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响起。陈梦介绍,曾有东纵老战士重返旧地,情不自禁唱响此歌,回忆峥嵘岁月。

铁流滚滚,战旗猎猎。1943年12月2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宣布成立,曾生任司令员、尹林平任政治委员、王作尧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杨康华任政治部主任。东江纵队成立,推动了东莞地区抗日游击战争的深入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南人民抗日武装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东莞抗日根据地军民经过一系列的战斗,打破了日、伪军的“扫荡”和进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老区。

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东江纵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华南敌后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部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成为1.1万多人的人民抗日武装。据不完全统计,东江纵队对日、伪军作战1400余次,毙伤日、伪军6000余人,俘虏、投诚约300余人,缴获各种枪支6500余支、炮25门。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是华南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东江纵队输送了大批兵源和干部,并提供了必要的给养。东莞敌后战场是华南敌后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东莞地方组织和东莞人民群众,积极配合东江纵队在东莞敌后战场对日作战。东莞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付出了重大代价和牺牲。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期间,东莞人口伤亡3.6万多人,其中死亡4000多人,新中国成立后,被广东省民政部门授予“革命烈士”称号的抗日烈士就有400多人。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东莞人民抗日斗争的壮丽乐章,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巍巍大岭山,见证着一场场胜利,见证着流血牺牲,见证着军民团结一心抗争到底的信心与决心。1944年12月2日,东莞抗日军民3000多人,在大岭山金桔岭村举行东江纵队成立一周年大会。忆烽火岁月,扬东纵精神。1983年,东莞举行纪念东江纵队成立40周年系列活动。2013年,东莞举行纪念东江纵队成立70周年、王作尧诞辰100周年活动。东纵精神,不能忘却。这是东江纵队留给东莞人民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走在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里,穿梭于泥砖屋小巷中,感受往昔烽火岁月,了解历史,铭记历史,才能激发爱国情怀,珍惜当下。”市民刘雨说,“让每一个人在安宁环境下发扬东纵精神,是对先烈们最好的告慰。

2003年5月,东莞市委、市政府拨款3000万元,在东纵革命老区大岭山镇大王岭村兴建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从2005年开馆以来,该馆致力于打造多元化宣教平台,不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于2006年推出了“东纵小战士”红色夏令营活动,至今共开展了91期活动,参与营员达9660人次。陈梦说,“从2005年至今,总计约有320多万人次来馆参观,追忆烽火岁月。

大岭山镇也投入900多万元对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环境进行整治。去年旧址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英雄之歌不辍八十余载,薪火永传。今年,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将继续开展“东纵联大”“东纵第二课堂”“东纵小战士、港九小英雄红色夏令营”三大品牌活动,吸引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来此接受沉浸式党史教育。在7月1日、7月7日、9月3日、9月30日等重要节点与国内多家红色纪念馆异地联动,举办相应纪念活动。

2019年,东莞市委宣传部举办“重走东纵路、重讲东纵故事”广东(东莞)万里红道主题活动分享会。会上,东江纵队政委尹林平之女、香港东江纵队历史研究会会长尹素明女士表示,在莞期间的所见所闻,让她切身感受到东莞与东江纵队的深厚渊源,以及东莞对东江纵队精神传承的重视。

东莞人民没有忘记东纵,没有忘记东纵精神,更致力于将东纵精神传承给年轻一代。”她感慨道。

文字:付碧强

摄影:陈栋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