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朗创新巡河护河机制,网格化智能化推进河涌去污化

12.08.2019  07:21

有17项巡查内容。”8月8日上午10时左右,大朗镇竹高坡排渠旁,网格管理员钟许锋顶着烈日,正在巡河。他打开“智网工程”APP,点击巡检信息里的“护河日常巡查”,对照清单逐一巡河,碰到问题一一拍照,反馈给网格调度中心跟进处理。

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后,大朗镇结合当地河道情况,创新河涌巡河护河机制,将“网格化”“智能化”融入“河长制”工作,并持续精细化管理,昔日的黑臭水体逐步去污回清,河湖周边生态环境趋向好转。

巡河清单细化成17项内容

网格管理员对照智网工程APP巡河 记者 周桂清 摄

河道两边是否有直排污水”“水面是否有杂物漂浮”“沿岸是否有生活垃圾堆积”……钟许锋指着巡河清单,边说边弯腰查看竹高坡排渠的流水。

他告诉记者:“大朗有19条河道,基本上都是排洪渠,除了雨水,没有稳定的水源补给。”在日常巡河中,重点查看水面保洁、偷排污水、河道淤塞等问题。

沿着竹高坡排渠,钟许锋边走边拍照,“水面漂浮的杂物比较多。”而在水里清理的保洁员,穿着塑胶衣裤,正提着黑色垃圾袋收集水面漂浮物。

竹高坡排渠长约400米,宽约4米,却是大朗镇蔡边村和新马莲村界河。“我负责蔡边村的河道,每周至少巡河一次。”钟许锋和搭档钟栩妍一起负责两条河,每次巡河,都是一起行动,相互有个照应。周边铺设截污管网后,工业污水不再流进河湖,清理了淤泥,还安装了曝气增氧装置,与一年前黑臭的水体相比,现在水质有了明显改善,“消除黑臭,有了鱼儿。

大朗镇智网办有关负责人陈练强介绍,将巡河清单细化成17项内容后,网格管理员对照清单有的放矢,巡河护河工作明显见效。与相关职能部门衔接后,形成了“巡查-调查-处理-反馈”四步闭环机制,也充分调动了部门和河长的积极性,“反馈问题须在7个工作日处理。”今年以来,网格管理员就反馈了43宗异常问题,均得到了及时处置,有效改善了水生态环境。

百名网格员呵护49个水段

网格化融入河长制工作后,提升了河道精细化管理水平 记者 周桂清 摄

对河道进行精细化管理,从各级河长延伸到村(社区)网格管理员。

目前,大朗镇17个村(社区)设置100多名网格管理员,在穿街走巷排查安全隐患的同时,他们还作为义务监督员,担负起全镇河湖健康的巡查监督工作任务。

网格管理员谢玉冰是大朗本地人,见证了河湖水环境的变化。在她眼里,每周到河湖边走一圈,心里更踏实些。小时候,村里的小伙伴在河湖里游泳、钓鱼,现在成了一种奢望。不过,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后,“全镇19条河道、6个水库、3个湖泊都有了看护人。”谢玉冰说,“黑臭水体逐步减少,水质渐渐好转,部分河湖鱼虾重现,还有白鹭。”这更调动网格管理员巡河护河的积极性。

陈练强介绍说,针对跨区域、跨网格的情况,大朗将镇内的河道、水库、湖泊拆分为49个河段,并设置界牌,在每个网格中明确治水监督员,负责河段的巡河护河任务。此外,为了提高巡河护河业务能力,还专门举办培训班,对180多名网格管理人员进行实操培训。沿着河湖,对照巡河清单,逐一进行演示,有效提升网格管理员履职能力。

点开手机上的“智网工程”APP,谢玉冰认为,智能化平台提高了巡河护河效率,“对照巡河清单拍照,处理问题,方便、快捷、高效。”经过一年多的精细化治理,包括竹高坡排渠在内的很多河湖水质明显改善。“网格化”“智能化”融入河长制工作,大朗水生态环境离长治久清的目标越来越近。

全媒体记者 周桂清/文、图

全媒体编辑/贾庆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