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巡视点晒第二轮巡视整改报告 仅16人被点名

14.06.2014  19:06

  7巡视点晒出第二轮巡视整改报告,至少1739人受处分,仅16人被点名

  广东问题通报和整改措施最详细透明

  近日,商务部党组对外通报中央第一巡视组反馈意见的整改情况。通报称,商务部下属的商协学会违规向企业收费、商务部主办的部分论坛过于豪华等,均已进行整改。

  继广东、山西之后,近日,吉林、安徽、国土资源部、新华社、商务部等5个二轮巡视的被巡视点,也晒出了巡视整改报告。7个巡视点至少处分了1739人。其中,吉林1名原副省级官员违规在企业任职被处理。

  记者梳理发现,在已“”出的7份整改报告中,共对16人点名道姓。其中安徽、广东、吉林各5人,山西1人。

   广东最详细 列出问题及详细整改措施

  记者注意到,在已公布整改报告的7地中,广东无论从问题通报还是整改措施方面,最为详细透明。同时也是处理厅级官员最多的,今年以来,已查处严重违纪厅级干部38人,包括省政府原副秘书长、省海防打私办原主任罗欧和广东电网原总经理吴周春、省科技厅原副厅长王可炜等。

  对于社会热议的“裸官”现象,广东也拿出诚意:共对866名干部作出了岗位调整,其中市厅级9名、处级134名、科级及以下723名。

  安徽也表示,认真落实“群众公认度不高”、“裸官”等6种人不得列为考察对象的规定,建立干部考察协作机制,及时向外事、公安部门了解考察对象配偶、子女是否移居国(境)外情况,把好“裸官”考察入口关。

   官员多“埋名” 涉事信息没有完全披露

  相对而言,其他3份整改报告没有直接点名,对具体涉案信息也没有完全公开。

  山西的整改报告中,受处分厅官名字数量都不详。报告中只提及“截至5月底,移交的省管干部线索均已分类进行了处置,其中立案11件、列入排查21件、初核213件”。对于这些已经立案的省管干部名字,也没有透露。

  另外,新华社的报告中没有公布受到党纪国法处分人员数据,称“对发生违反有关规定的采编部门,追究部门负责人的领导责任。上海分社已终止与交通银行合作协议,并退回交通银行尚未执行合同金额350万元”。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