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十大举措”护航人才培养

19.05.2016  09:20

原标题: 北京工业大学:“十大举措”护航人才培养

访谈视频 访谈全文

  人民网北京5月18日电(记者林露 实习生许迎晓)今年,北京工业大学采取了十大举措护航人才培养。北工大招生办副主任兰劲华在做客人民网“招办主任来了”系列访谈时表示,“我们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很注重提升学生的能力和培养的质量”。

  兰劲华围绕今年学校的“十大举措”向网友做了具体介绍。

  一是按照华盛顿协议国际工程教育的标准来培养学生,实现工科学位的国际互认,目前已经有九个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认证和行业评估。

  二是注重推进研究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包括设立新生研讨课,开展启发式教学,开设小班习题课,开设自学型课程和创新实践课程。

  三是注重夯实学生的实践基础,以导师制方式引导学生参加到教授科研团队之中,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

  四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为学生搭建创新训练平台,包括十大本科教学基地、45个学院级的教学基地、众多国家和北京市级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

  五是坚持产学研合作教育,目前已经有7个专业首批进入了教育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培养专业,其培养方案是由学校和企业双方联合制定。

  六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训练和竞赛,设有100多项赛事,每年参与的学生达到8000多人次,70%的学生在校期间都有参加科研竞赛的经历。

  七是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实施校外名师讲学计划,举办工程大师论坛,长期聘请国内知名高校国家级教学名师到学校开设课程。

  八是重视开展大学生学业辅导,强化养成教育。学校通过建立志愿辅导机制,为本科生构建个性化的学业辅导体系。

  九是重视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如设立北京工业大学樊恭烋学院、开设实验班、为学生开设辅修和双学位专业。

  十是重视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重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竞争的人才。为此,学校开设了120多门校级的双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