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人:东莞创客打造“互联网+农民工”应用

11.10.2015  22:26
在建筑业从业多年的创客聂景云试图通过打造“互联网+农民工”的平台,抢占建筑用工垂直招聘的市场。

软件可以通过GPS定位实现建筑劳务市场供需双方的对接,龚名扬摄

在建筑行业工作12年的聂景云创业,打造“互联网+农民工”项目,龚名扬摄

  南方网讯 最近,网上关于怎样打造农民工APP的讨论非常火热。11日,一篇讨论互联网“万亿级蓝领市场”的文章在网上多个平台热传,引发颇大反响。而在东莞,一款针对建筑工人的APP已经悄然上线。近日记者了解到,在建筑业从业多年的创客聂景云试图通过打造“互联网+农民工”的平台,抢占建筑用工垂直招聘的市场。

  切入建筑用工细分市场

  “互联网发展了20年,给中国近3亿的农民工带来了什么?”这是10月9日聂景云见到记者后提的第一个问题。

  2002年,聂景云从老家江西来到东莞,做室内建筑设计。后来他又转做装修,也当过包工头,做过投标的活,在建筑和装修行业摸爬滚打了12年。去年,他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就从原来工作的公司退出,组建团队来完成他“互联网+农民工”的想法。

  “互联网对于很多工人的出行、饮食、住宿和生存来说,影响并不大,尤其对于为数众多的建筑工人而言,”聂景云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互联网把这个群体给遗忘了。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有超过6100万的农民工从事建筑业,占农民工总数约1/4.“实际的数字应该超过这个统计,如今这个群体用得最多的是社交软件QQ,微信的使用率也比较高,但真正针对这个群体需求的应用几乎没有。”聂景云说。

  根据他的调研结果,如今智能手机在这一群体中的普及度已经足够高,他认为明年的这个时候,针对农民工这一群体的移动应用竞争一定会非常惨烈,“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这几个巨头,至少会有一家会大力切入这一领域。

  聂景云费了很大力气,分赴北京和深圳,招到了曾任职于小米和腾讯的员工来组件核心团队创业。他们所研发的主打建筑用工垂直招聘的应用“好工人”,在今年8月正式上线。

   尝试利用互联网解决行业痛点

  用互联网的语言来说,建筑工人的真正痛点是什么?基于对建筑行业的了解和调查,聂景云给出的答案是“找活干”。

  在项目筹备阶段,聂景云的团队对超过一万名工友进行调研,发现建筑工人资讯面过窄,找工作耗时又费力。

  “建筑工人一年平均工作仅220天左右,超过50%的工人每两个月要换一个工地,短工化现象非常明显,导致工作产出比非常低,”聂景云说,“与此同时,很多工地和项目时常招不到人。

  这就像乘客在路边拦不到的士,而很多的士又在无效地空载行驶一样,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了建筑用工供需无法对接,这种现状导致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记者通过对软件的实际操作发现,这款应用可以通过GPS的定位,让工人找到不同项目、不同工种的工作信息;而用工方也可以通过软件寻找不同工种和经验的工人。

  聂景云希望将企业、班组队伍、工人三方信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彼此制约,相互筛选。“运用互联网的技术,让市场的回归市场,希望藉此能够解决行业的痛点。

  具体来说,对于企业,平台联动第三方机构签署信用协议对其进行制约,确保工程款准时发放,另一方面平台通过诚信认证、评分系统为其提供优质的施工班组队伍,保障项目工程质量。

  平台为班组队伍其提供诚信项目,并确保企业方及时支付工程进度款及时到位,另一方面平台为班组队伍输送优秀工人,并监督班组队伍准时发放工人工资,避免劳资纠纷;工人在平台上可以自由选择优质的工程项目,在保障基本劳动权益的同时,实现更高的劳动价值。

  预计年底用户数突破15万人

  “由于很多建筑工人对于手机应用有抗拒情绪,有的人觉得这是骗人的,是骗话费、流量的,所以在推广初期还是遇到了很多困难。”聂景云说。

  为了让工人们消除戒心,聂景云和他的团队采用了最费时费力的地面推广方式,通过送衣服、送礼物到工地,耐心地教会工人下载和使用软件来找工作。如今他们的应用,已经覆盖了东莞297个在建建筑工地中的230多个,签约施工队超过1000个。

  “目前,我们的真实用户数已经超过了2万人,活跃用户数有8000多,并且以每天数百名用户的数量增长,预计年底用户数将突破15万人。”聂景云说。

  据了解,“好工人”在今年9月成功通过省发改委备案项目“建筑及装饰行业好工人就业大数据云服务信息平台”,未来还将提供工程分包、诚信队伍建设、技能培训、法律咨询和工人生活配套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