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人在线”第十一场在线交流活动举行
职工福利要依法依规也要合情合理
互动嘉宾
黄业斌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
陈宗文 省总工会常务副主席
刘国斌 省总工会保障工作部部长
点评嘉宾
杨馥铭 南方民间智库高级研究员
■黄业斌(右一)、陈宗文(右二)、刘国斌与广大职工网友在线交流。林景余/摄
中央八项规定与职工福利有矛盾吗?单位发放福利,到底有什么法律和政策依据?要遵循什么样的规则?哪些福利要严格规范?哪些福利员工要积极争取?10月31日下午,广东“工人在线”第十一场在线交流活动举行。本期主题是“倾听工人心声——关注职工福利问题”。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黄业斌,省总工会常务副主席陈宗文,省总工会保障工作部部长刘国斌,就职工所遇到的相关问题与广大职工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南方民间智库高级研究员杨馥铭现场点评称,工人在线交流开启了工会工作的新常态。
中央“八项规定”
与职工应得福利并不矛盾
主持人:“单位福利的发放,一般是通过单位工会进行的。那么,单位工会在发放福利时,需要遵循什么样的规则?
黄业斌:我认为福利应该分大福利和小福利。所谓的大福利,就是《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劳动报酬、社保等,这是必须依法保障的。小福利,我认为就是把握两点,一是员工和企业双方签订的合同,或者双方约定是要兑现的。还有就是企业本身,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和职工要求,最终由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的一些待遇。小福利是企业自己可以定的。
有这么几项福利应该予以明确兑现。第一是补助。主要是指困难补助,当员工出现这样那样的困难时,工会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帮助困难员工,所以困难补助应该是福利的内容。第二是慰问。这是我们的传统,也是工会应该做的工作,比如说过年过节的慰问,还有中秋节发个月饼票什么的。第三是工会组织的活动。比如说看看电影、春游或者是开展一些集体活动。这些都是小福利。各级工会,尤其是企业工会要将帮助员工解决福利待遇问题作为工会的重要职能。
主持人:看来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与职工应得的福利,并不矛盾。那么,职工的哪些福利是应该积极争取的?
刘国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并不是说企业不要福利了。福利确实有大福利、小福利之分,也可以有广义的福利、狭义的福利之分。广义的福利一般是指工资报酬之外的货币、实物等等非经济性、经济性报酬的总和。狭义的福利就比较直接了,像社保、津贴、法定节假日等等。现在单位福利我估计还会增多,像单位饭堂、宿舍、图书馆、咖啡厅、理发室等等,通常来说都是狭义的福利。哪些职工福利是有明文规定、可以争取的呢?按照我的理解,可以根据两个国家的文件来进行积极争取:一个是财政部在2009年时下发的《关于企业要加强职工福利费管理的通知》。根据这个通知的精神,职工的福利费包括非货币性的集体福利以及各种现金补贴,主要包括职工的因公救助医疗费用,还有发放给职工的其他项目,包括节日补贴、交通补贴、车改补贴、异地安家费等。另外是今年7月份,全总专门下发通知,就是《关于加强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的通知》。逢年过节为会员发放的少量节日慰问品,会员个人和家庭发生困难时的补贴,以及会员本人生育时的补贴等,都在这个通知中明文规定了。
省总工会
从五个方面夯实职工福利之基
主持人:省总工会最近为职工福利做了哪些工作?
陈宗文:省总工会坚持做到以职工为本,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这几年我们主要是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365天,天天开展“送温暖”。每年通过多种渠道筹集到的资金超过2个亿,单单去年春节以来,“送温暖”资金就达到9000多万元,帮助约12万特困职工解决了实际问题。
第二,开展“金秋助学”。应该说“金秋助学”已经形成了一个重要品牌,单单今年就支出8000多万元,主要是为一些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困难职工解决孩子考上大学的学费问题。
第三,开展职工互助保障,开展大病互助计划,包括女职工的安康保险等等。现在全省职工参加人数达到800多万人次。今年省总工会在这方面又有大胆创新,在原有基础上搞了一个“职工二次医保”,为此投入资金大概达到了3100万元,为37万职工,包括劳动模范,参加“职工二次医保”。
第四,在开展工伤探视方面下功夫。我们广泛开展工伤探视,今年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了工伤探视基金,将活动进一步深化,为广大农民工做了一件好事、实事,也是一个比较大的职工福利。
第五,在开展人文关怀方面下功夫。在全省首先建设心理驿站,然后在抓示范点的基础上全省推开,现在心灵驿站以及中山的“三工”模式,成为广东创新社会的品牌和项目。
同在一单位
有的有住房补贴,有的却没有
刘国斌:不公平,没道理,并且涉嫌就业歧视
网友“底层人”:我在一个大型集团工作,员工有几千人,大家被分成三六九等。集团直接招聘的员工,有的有住房补贴,有的却没有。虽说是一个月几百元,但一年下来,也有几千元了。每年这个新增的有住房补贴的员工名单还会公示。我们这些底层员工真的不明白。最近又听说社会招聘的就没有住房补贴,校园直招的才有,不知道是什么道理!
刘国斌:住房补贴是一种福利。住房补贴对机关和事业单位来说是有规定,一定要发放,但是企业是参照执行。这位网友在大型企业集团工作,住房补贴是不是要发放、怎样发放,原则上来说主要取决于员工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有没有约定,工会代表职工和企业签订的集体合同有没有约定,或者企业的规章制度有没有规定。如果有约定或者规定,那么企业就一定要发放。这位网友反映,企业发放住房补贴,有些人有,有些人没有,这不公平。
福利具有广泛性和公平性,将员工分为三六九等区分对待是不妥的。现在我们提出依法治国,就是法律有规定的就按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就要合情理。如果这家企业在规章制度中对发放住房补贴是有明确规定的,这里面有可能涉及到就业歧视,并且还涉及到同工不同酬的问题,同工同酬也是一个基本的就业原则。
在同一部门不同的基层单位
岗位津贴相差2000元
刘国斌:差距可以有,但不能超出合理的度
主持人:有网友反映同工不同酬问题。他在工商部门工作,他问,不同的基层单位,岗位津贴不同,相差至少2000多元,这个公平吗?
刘国斌:这位网友反映的也是福利待遇不同问题。岗位津贴和住房补贴虽然都是福利待遇,但是岗位津贴有一定特殊性。岗位津贴本身就是为了弥补职工在某些特殊劳动条件下工作的一种额外消耗而建立的补贴。职工因为在某些特殊劳动条件下劳动,要付出更多的体力和脑力,因此需要给予津贴补偿、补助。比如说对于高温繁重劳动的岗位津贴,比如说有毒有害岗位津贴、特殊技术岗位津贴、夜班津贴等。
这位网友说不同的基层单位,岗位津贴不同,我分析可能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在相同的岗位但是在不同的基层单位,所以津贴不同。举例简单来说,同在工商部门的工商所,如果在广州市区某一个街道的工商所,和从化区某一个乡镇的工商所,岗位津贴是可以不同的。第二种情况,如果每一个基层单位都是独立核算的法人单位,由于每一个基层单位提取的福利费总额总量不同,那么发放给每一个岗位的津贴可能也是不同的。这两种情况的不同,我觉得都有一定的合理度。根据国家人社部规定的岗位津贴发放标准,岗位津贴是按天计算,一天几毛钱到一天十多元钱,是有差别的,但是不会差到2000多元。这位网友反映的相差至少2000多元,恐怕就超出了合理的度。
厂子卖了
现在的厂长要收回原来的福利房
刘国斌:房子的使用权还是职工的,不应随着工厂的转卖而被剥夺
主持人:我们在现场抽取了两个问题,也想咨询在座嘉宾。这位朋友说,他爸爸以前是工厂里的工人,符合工厂的条件,得到了一套福利房。但是后来工厂经营效益不好,被转卖了,现在的厂长要求收回这套房子,请问我们应该怎么办?我想这位朋友应该是没有购买下来,房子的产权还是属于工厂的。
刘国斌:这种情况比较少碰到。按照我的理解,企业即使被卖了,但是要收回房子也是不合理的。只要这个员工还是企业的员工,他住企业的房子是可以的。卖工厂的时候,接手的企业是可以从原有企业取得所有权,但是房屋的权利包括两种,所有权和使用权。所有权由新的企业接过来了,但是使用权在此之前可能已经给到员工,也就是当初企业和职工之间有约定,或者企业有规定,这种使用就是合理合法的,不应该随着工厂的转卖而被剥夺。这是我的理解。
黄业斌:我赞成刘部长的观点,既要依法依规,也要于情于理。
40岁了,还是光棍
工会能不能帮忙解决
陈宗文:工会每年都组织“鹊桥会”
主持人:这还是现场抽取的问题。这位朋友说他是大龄男青年,说起来很惭愧,已经40岁了,做IT的,在单位是技术人员,不喝酒不抽烟,生活很健康,但是由于圈子窄,一直还是光棍,也上过不少网上单身群,但是还是没有解决自己的问题。希望工会帮忙解决一下找对象的问题。
陈宗文:我们工会每年都会组织一些活动,比如教育工会和高校联动,将一些大龄青年组织在一起参加活动。每年都有这个活动,已经办好几届。还有产业工会,比如省海员工会、省工业工会、省总女工部每年都组织大型联谊活动。
■今年7月,黄业斌到广州东塔工地慰问一线工人。林景余/摄
黄业斌总结
福利难免有差异 不可盲目攀比和对比
只要是合法合理的福利,工会要为员工争取,企业要给员工发放。大福利、广义上的福利要依法依规,小福利、狭义上的福利要于情于理,将依法依规、于情于理的关系处理好。
当福利问题有时候不到位、不理想,怎么办?劳资双方可以多一点理解、多一点沟通。我想向广大员工说一句话,当福利没有兑现,当企业的福利和个人的要求有差距时,要理性、平和地通过工会向企业提出来,通过协商的办法来解决,千万不要有过激行为。还要注意从实际出发提出诉求,福利难免有地域差异、地区差异,还有企业间的差异和阶段性差异,企业效益好的时候可能福利会好一些,效益差的时候可能福利也差一些,不能盲目攀比和对比,导致心理失衡。
杨馥铭点评
工人在线开启了工会工作的新常态
在线交流开启了工会工作的新常态,至少我觉得有五个“新”:维权的新常态、实施的新常态、服务的新常态、沟通的新常态、改革的新常态,体现了社会经济新常态阶段特征下广东工会工作的新探索和新转型,也印证了年初黄主席所说的新时期工会工作力抓主业的转型和改革方向。
(编辑:刘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