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广州故事”】工匠用“洪荒之力”是否就能撑起传统手工艺?
【“大国工匠·广州故事”】工匠用“洪荒之力”是否就能撑起传统手工艺?
文/金羊网记者 何伟杰 张韬远 图/金羊网记者 郑迅
工匠精神在于不断坚守,但光靠工匠的坚守,有时候却很难撑起一个濒临衰亡的传统手艺。本期“大国工匠·广州故事”要讲述的是一对老广们的耳熟能详的的传统工艺。同样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在传承方面却遇到了“冰火两重天”,一边是因后继有人而焕发“第二春”的广式红木宫灯,另一边却是因象牙交易受限而濒临衰亡的象牙雕刻。同是传统工艺,为何两者差别如此之大?罗昭亮:用“洪荒之力”撑起广式红木宫灯
如果没有接触过罗昭亮,你可能永远不会感受到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对广式红木宫灯究竟有多痴迷。自幼与红木宫灯结缘;在万元户时代投资过百万建设宫灯厂,重新振兴广式红木宫灯;如今为了收多点徒弟他甚至“倒贴”给徒弟发工资。如果说工匠精神就是尽一己之力坚守和传承工艺,那么罗昭亮就是用“洪荒之力”撑起了整个广式红木宫灯。
广式宫灯传承人罗昭亮大师 展示精美的台式宫灯
自幼与宫灯结缘
在芳村艺和古玩街,罗昭亮的名字几乎是无人不知。作为一名广式红木宫灯非遗传承人,他六七十年的工匠经历可以拍成一部传奇电视剧。
罗昭亮出生于广州红木世家,父亲是一位“三行佬”(坭水、斗木、油漆),叔父是一位“花梨佬”。他们一家当时就住在越秀区惠福西路附近的走木街。这一带是广式红木宫灯的发源地。罗昭亮告诉记者,广式红木宫灯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明朝郑和下西洋时期,当时郑和从东南亚带回来了不少红木,到了黄埔港,不少广州木雕艺人便开始用红木制作岭南文化特色的宫灯,并且进贡朝廷。后来,红木通过水道进入广州城区,在大南路成立宫灯制作集散地。当时船只经常在玉带濠一带卸木,走木街因此得名。
广式宫灯传承人罗昭亮大师 展示精美手工绘制宫灯玻璃
受家庭环境熏陶,罗昭亮自幼对宫灯情有独钟。“我在10中读初中,每次到三多轩买文具,经过大南路的中华宫灯厂,都会停下来看一轮。后来我跑回来跟阿叔说,那些宫灯很漂亮,阿叔笑着说,那都是我们做的。”罗昭亮很受触动,便开始跟随叔父、父亲、建筑工程师郭谓洪等大师学习雕刻、绘画、建筑设计绘图等手艺。
放弃百万生意办宫灯厂
广式红木宫灯的式微要比其他传统手工艺早得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从新疆建设回来的罗昭亮回到了广州,当他来到陈家祠,看到昔日挂在大门的宫灯已被破坏,心里百感交集,“当时中华宫灯厂也已经倒闭了,红木宫灯手艺濒临失传,我就在想,父亲和叔父教会了我这么多东西,我能不能再重新办一个宫灯厂?”
精美手工绘制宫灯玻璃
手艺是有的,但没有资金怎么办?罗昭亮决定“曲线救国”,他随后下海承包电镀厂、做摩托车配件等生意。到了上实际九十年代,当时还是万元户时代,罗昭亮已经积累了几百万的财富。他没有忘记初衷,毅然放弃了现有的生意,在白云区江高镇重新办起了宫灯厂。宫灯厂制作出来的广式红木宫灯不但继承了传统的技艺特点,还有融入了很多创新的理念,例如把宫灯与环保密切配,装置了竹炭、活性炭及负离子发生器的台灯和碉楼灯系列,此外还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宫灯结构,融入岭南红木雕刻技艺的盘龙走马宫灯。
为寻得接班人,他甚至花钱请徒弟
在他的坚持下,广式红木宫灯迎来了“第二春”。罗昭亮说,目前越来越多人开始做宫灯,宫灯工厂也越来越多。但让人遗憾的是,能继承真正广式红木宫灯制作手艺的依然少之又少。
罗昭亮今年已经79岁了,本来60岁就能退休的他已经“超龄服役”了19个年头。与其他传统工艺比起来,罗昭亮其实并不愁传承问题。在他努力下,儿子、女儿、儿媳甚至孙女都尝试继承这门手艺。
广式宫灯传承人罗昭亮大师 展示精美的QQ宫灯
但罗昭亮依然忧心仲仲,“真正能接班的人实在太少了。”为了掌握这么传统手工艺,女儿前后学了十多年才真正达到融会贯通,但是除了自己的子女外,谁又愿意花这么长的时间却学习一门前途未卜的手艺?为了找更多的徒弟,罗昭亮在学校担任客座教授,教学生制作宫灯,他还自己掏钱定了好几百个宫灯,哪个学生宫灯做的好,他就免费送他一个。除此之外,罗昭亮还从各地物色年轻徒弟,“请”他们过来上课。每个徒弟来罗昭亮家上一节课(12个小时),不仅还包餐,而且每天还有100块的工资。
“这就是我徒弟做的QQ灯。”在采访中,罗昭亮指着桌上一个充满动漫色彩的宫灯告诉记者。虽然能做出成品,但罗昭亮坦言这件作品距离完美还有很长一段路。他告诉记者,自己收了30个徒弟,但学到真本领的屈指而数,“其实我心很急,因为如果我一离开这个世界,这种水准的工艺就没人能做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