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呼唤工匠精神 围观各国如何看待工匠精神?

28.04.2016  18:25

中国呼唤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在2016年的全国两会上,第一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说,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在中国制造走过多年历程后,工匠精神这个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被认为是一个重大信号。在许多人,尤其是一线劳动者看来,工匠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是一个大国制造业从大到强所必须的一种精神。因为“一个拥有工匠精神、推崇工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会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优品精品。”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任罗民认为。

1

实践真知

那些精耕细作的中国匠人

4月28日,北京国贸三期B项目仍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不远处的国贸三期,是北京第一高楼;一城之隔的天津津塔,是华北第一高楼;南下到广东,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曾是中国第一高楼。这些楼的总工程师,都是中建一局建设发展公司的周予启。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周予启直言,中国制造的水平提升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对工匠精神的坚持,则是将“中国品质”提升上去的关键。他举例说,在建设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时,设计高度是当时的中国第一高楼,660米,而支撑这样的高楼,需要一个强大的基础,直径8米的大桩,深入到地下60米,国内都找不到合适的机械设备来打桩。最后经过攻坚克难,打下了8根这样的桩子。

工匠精神对我们来说是一种传承,我们中建一局做建筑一直都践行着这种理念,所以才在2015年成为中国唯一一家获得‘中国质量奖’的建筑企业。”周予启表示。

而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巨晓林则以中国高铁为例,认为从十几年前才开始发展的高铁,能在今天走出国门获得世界认可,就是因为持之以恒坚持了工匠精神。

我认为总理在这个时间节点提出工匠精神,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提升产品,稳定我们自己市场的同时,能够走向世界,可以与国际上的产品做竞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巨晓林表示。

他还认为,高铁的例子表明,必须号召每个行业都有工匠精神,都出精品,才能让我们很好地适应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工匠精神就是要对自己的产品或者事业精益求精,一丝一毫也不能差,不惜一切代价出专业品质最高的东西。

而在中国商飞工程师施品芳看来,首架国产大型客机C919处处对工匠精神有着要求。从一份设计图纸到一个个零件,最后到完整的客机,其中所经历的过程一般人难以想象。

工匠精神,在施品芳这里,有着非常具象化的表现。打开它的工具箱,几十把大大小小的刀有序排放其中,刀头都经过精雕细琢。施品芳直言,当学徒时,光磨刀就学了3个月,车、磨、铣、刨、镗等各个工序,一个都不能少。如今,他带徒弟,依然秉持着非常高的要求。

正是在工匠精神的指引下,从1971年追逐飞机梦开始,他们这代人离飞机梦想越来越近。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