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大粤网:华南理工学子再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01.09.2014  16:40


   腾讯大粤网9月1日讯(通讯员 许颖) 8月20日,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第九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颁奖大会并讲话。“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生命科学创新学院基因组科学创新班2012级遗传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刘石平同学喜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荣誉称号;与此同时,华南理工大学基因组科学创新班团队还入选了组委会首次评出的“小平科技创新团队”。
  颁奖典礼上,刘石平及2010级生物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陈世宏分别作为个人和集体获奖代表前往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领奖。刘石平表示,自己深切地体会到国家对于科技发展的支持力度和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决心,进一步增强了自己对于科研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激发了自己参与科学研究的热情。
  据悉,在已举办的九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评选中,华南理工先后有7位学生获此殊荣,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
  “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是近年来团中央授予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领域的最高奖励,被称为中国学生界的“院士奖”。是2004年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邓小平同志亲属遵照他的遗愿,捐献出他生前全部稿费,委托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共同设立的,至今已评选9届。今年是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设立10周年,经过各地区严格选拔、推荐和评审委员会的审核评定,全国共有100名青少年学生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为更好完成邓小平同志遗愿,促进青少年科技创新事业发展,今年主办方扩大了基金资金规模,丰富了项目内容,在全国范围内遴选支持了100个在学术研究、科技竞赛、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或显示较大潜力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命名为“小平科技创新团队”,以进一步鼓励中国青少年崇尚科学、勇于探索创新。

附:获奖个人和团队简介

  刘石平,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2012级遗传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华工—华大”生命科学创新学院基因组科学创新班第一届学生,于2014年5月8日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生命科学领域顶级期刊《Cell》上以封面故事形式发表高水平研究成果《北极熊群体遗传学研究揭示北极极地气候生存的奥秘》。并于2010年2月及2011年11月,先后两次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上以署名作者及并列第一作者身份发表高水平研究成果《大熊猫基因组的测序和组装》)及《猪蛔虫基因组草图》。目前为华大基因研究院动物方向的项目负责人,在国家基因库生物多样性从事基因组学、群体遗传学、比较基因组学和进化相关的研究。

  “华工-华大”基因组科学创新班,是在“学术无起点”人才培养理念的指导下,由华南理工大学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于2009年3月共同合作组建的,从生物、软件、数理、计算机等专业选拔大二、大三学生,到华大基因研究院边学习、边从事科研工作。自成立以来,创新班同学在科研上取得丰硕成果,共有55人次分别以第一作者、并列第一作者或署名作者身份在《Nature》、《Science》、《Cell》、《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等国际顶尖学术杂志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5篇;创新班学子不仅先后以并列第一作者身份实现了《Nature》、《Science》、《Cell》三大顶尖学术期刊的“大满贯”,还以第一作者身份登上了《Cell》杂志封面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