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点】工科:从全国四大工学院到世界三十强
新视点栏目,不囿于一隅,不执于一端,有志于受师生之善,观大学之理,论发展之势,应教育之变。此前,我们推送了学校若干代表性人物、团体和机构,本期新视点,我们将目光聚焦华南理工大学学科发展,畅述学校工科60余年的发展历史和成绩,此后,还将有理科、文科、医科等陆续推出。
“学科建设是龙头,只有抓住了龙头,这条龙才能够活过来,而且只有抓住了龙头,龙才能按照正确的方向和路子舞动起来。”对于华南理工大学这样一所工科占优势的学校,进一步强化优势、突出特色就成了重中之重。从建国初期的全国“四大工学院”之一,到现在工科领域排名进入世界30强,华南理工大学的工科发展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
适应国家重建需要
传统轻工学科崛起
组建之初,面对共和国百废待兴的现实,华南工学院(1988年改名为华南理工大学)担负着支撑国家工业发展的重任,集当时中南地区高校工科之精粹,设有机械、电机、化工、土木、建筑与水利6个工程系,15个专业,14个专修科,成为当时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多科性工学院。当时,全国共有四大工学院,华南工学院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一所多科性工科院校,华南工学院追求卓越,提出了要向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看齐,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为全国重点大学,并被评为全国文教群英会的先进单位,被誉为“南方工科大学的旗帜”。在这个阶段,学校科学研究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相继研制出中国第一台俄汉自动翻译电子计算机、华南第一台模拟式电子计算机、华南第一台程序控制铣床等科研成果。
1959年9月学校研制成功的我国第一台俄汉翻译电子计算机
根据国家的院系调整安排,1956年后,学校调出众多学术造诣深厚的专家和学者支援“三线”,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后来成为所在院校及其专业领域出色的学术带头人与权威。其中赴武汉测绘学院的陈永龄、赴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的林为干,日后都成为中科院院士。
同时,国家出于战略考虑,广东因其濒临南海而被置于农业省份和战略前方的位置,省内几乎没有重工业建设项目。计划经济时代,广东原有比较繁荣的商品经济也发展不振,倒是轻工业生产,显得颇有活力。于是,广东轻工业的发展,为华南理工大学轻工方面学科的崛起埋下了伏笔。
20世纪60年代初,学校经历第一次分合后新办了一些新专业,共设12个系33个专业,专业集中于工程学科。经历“文化大革命”十年停滞后,学科逐步得到恢复并走向全面复苏。1981年,学校成为我国首批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获批5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和2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其中绝大多数都属于工科。
苏联式的学科分布,虽然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了大量专门人才,在一定时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其缺点也很明显——工程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被分解得支离破碎,其最后的结果是造就了缺乏创造力、实践力和综合能力的“单向度”人,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调整基层学术组织
实现全校学科渗透
1979年,中央作出在广东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决定。经济体制改革和开放使整个产业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学科间的分化已转向互相渗透、综合发展。原来培养的“螺丝钉”难以适应飞速变化的,如何让人才培养工作与经济建设相适应?
当时,华南工学院的大部分专业都是50年代创办的,按照工种、产品性质设置专业,有些甚至越分越窄。系和教研组设置也是按照专业归口,或按产品分类归口,形成一个系的几个专业由于缺乏学科上的联系而难以在教学、科研上形成互相促进的作用,加上实验室的“小而全”,制约了各项事业的发展。
1981年,学校决定进行系和专业、实验室、教师队伍的“三调整”。首先就是按照学科合并同类项,调整组成新的系。例如,把原自动化系的电子计算机专业与电子计算机软件专业调整出来组成计算机科学系,把原重化工系的橡胶制品和高分子化工两个专业组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调整后全校由原来的12个系37个专业变成了17个系40个专业。除了数理化3个系4个专业外,全校拥有工科方面的机械、电子电力、动力、土建、化工5大部类14个系36个专业。
当时领导学科调整并担任校长的刘振群表示:“学校领导一致认为,华南理工毗邻港澳,地处改革开放前沿,这在全国重点工科大学中是独一无二的,如果继续照着老样子办学,就会面临生机萎缩,落伍于时代的危险。”面对全新的形势,华南理工大学一直在艰难地寻求转型,“三调整”只不过拉开了调整办学方向和办学结构的序幕。
经过三次大的调整,在学科结构上,优先发展应用学科,同时注意发展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学校合并了8个窄口径的专业,增设和恢复了15个宽口径的专业,更新和调整了13个专业的内容和服务方向。在材料、化工、机械、电子和应用理科类初步形成办学优势,扶植和发展了复合材料、环保工程、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学科,初步实现了全校的学科联合和学科渗透。
创新体制联合共建
学科建设踏上新程
“从1978年到1992年的14年中,学校虽然地处改革开放前沿,但由于体制的限制,反而受到较大的负面影响和冲击,这14年基本处于一个求温饱的阶段。直到我们创共建之先河,与社会开展联合办学,学校才逐渐走出低谷,才有精力去抓学科建设。”
1992年部省共建华南理工大学,按照协议,广东省每年拨给学校约900万元建设费,但后来远远超过此数,仅1993年就获得了2208万元。部省共建,为敢为天下先的华南理工提供了科学谋划、做大做强的历史机遇。华南理工冲破了体制桎梏,开创了“共建”的先河。
2001年10月26日,教育部与广东省共建华南理工大学签约
打破了条块分割的体制障碍之后,华南理工大学1994年开始和广东省电力工业局合办电力学院,与交通厅合办交通学院。
电力学院由原电力系和热能工程系合并而来。共建之前,电力系每年从学校获得0.2万元的出差费和仅够维修的2万元设备费,如此紧张的经费,连应对正常的教学科研都有些难以为继;共建之后,学院3年内从省电力局获得了1500万元经费。
交通学院由原来的造船系和机械系部分专业组成。共建之前,原材料力学实验室长期缺钱添置和更新设备,作为“镇室之宝”的材料试验机,竟然是20世纪40年代美国“援华”设备;共建之后,交通学院3年内获省交通厅投资1亿元,并很快投资500万元更新了材料力学实验室。
交通学院、电力学院合作的成功,为学校积累了宝贵的联合办学经验,也给了企业信心。以共建为突破口,华南理工又先后与广州市有关部门和境外一些大企业共建了汽车工程、化工工程、焊接工程、计算机技术、聚合物成型装备等多个工程研究开发中心,与多个地方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合办二级学院,开展了科研合作,人才培训和联合培养。
大胆的改革举措,调动了中央部委、地方、企业、学校的办学积极性,给学校注入了勃勃生机和活力,也盘活了整个广东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久,这一成功的改革经验在全国各省得以推广开来。
不惜重金引进人才
实现重点学科突破
学科的建设的成效取决于学术带头人和学术梯队建设以及科研实验设备建设,而关键是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和选拔。对于重量级的学术大师,其所在的学科又是学校计划发展或基础较好的学科,学校在配套资金、实验室的建设、梯队的配备等方面,优先重点投入,给学术大师创造一个事业的平台,让他们尽快开展工作。
自我革命,高起点、大手笔开辟“新战场”,是材料学科“凤凰涅槃”的绝招。这也是华南理工在1997年启动的新征程。当年学校决定以启动“211”工程建设为东风,重点发展新兴学科领域。
大手笔的人才投资是这次转型的里程碑。当时,担任美国加州圣巴巴拉UNIAX公司资深研究员的曹镛,收到华南理工的加盟邀请。起初曹镛并没抱太大希望,因为他所从事的研究极度“烧钱”,但他依然仔细写了一张需要购置的器材设备清单。意料之外的是,曹镛在一年后再次接到华南理工邀请,还有600万元启动资金。
“在当年还没有启动全面引进归国人员之际,如此大手笔的资金投入,还是不多见的。”来到华南理工后,曹镛组建了高分子光电材料及器件研究所。用了13年,他把一个年轻团队发展建设成为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先后承担3项首席单位973项目等多项国家重大科研任务。
通过抓住时机凝练学科方向,华南理工高分子、金属和无机非金属三大材料协调发展,实力雄厚,材料学整体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
曹镛院士在指导年轻的科研人员做实验
学科发展既需要“学术大师”的掌舵,更需要“创新团队”的基础。2000年初开始的“兴华人才工程”建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需要对学科进行规划,学科建设方向需要进一步明确,有些学科及研究方向也需要随着世界科技的发展而适当调整。到2004年第一期“兴华人才工程”结束,华南理工大学不仅自己孕育出了多位院士,引进了9位双聘院士,更重要的是,在这些院士们的率领下,一大批青年学术骨干正在逐步成长。
曹镛说,实验室快速发展的原因是,瞄准国家与社会重大需求,深入研究本领域基本科学问题,侧重源头创新,注重多学科的交叉,并发展激励各类型优秀人才在一个团队内长期攻关。
目前,华南理工大学通过实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三大计划”来招贤纳才,即“杰出人才与创新团队引进计划”“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创新团队培育计划”,并启动“人才特区” 试点。近5年来,新增院士3人、“千人计划”17人、“长江学者”18人、“国家杰青”15人等,各类高层次人才发展到120余人。
实施工科登峰计划
打造世界一流学科
学科水平是体现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高水平的学科群是学校持续、稳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一所高水平的大学,一定要有若干一流水准的优势学科。李岚清曾经打过一个比方,一流大学好像一部著名的中国京剧或西方的歌剧,其中必有著名的能够单独唱得响的唱段。华南理工大学就有这样一批久唱不衰的唱段。
“211工程”“985工程”建设,促进了学校学科结构调整和优化,工科优势得到进一步巩固,建成了一批处于国内前列、国际知名的高水平优势学科。学校材料科学、农业科学、工程学、化学、生物与生物化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7个学科进入ESI排名,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排名第1位,建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整体水平均进入全国前10位。
从学校在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位置来看,华南理工大学已经进入国际公认的4个全球大学排行榜,在上海交大“世界学术排名”中,整体进入300强,工科领域排名跃升至全球第22名。
当前,学校正按照“全面规划、突出重点、促进交叉、形成特色、优化结构、协调发展”的建设思路,实施工科登峰计划,集中力量打造世界一流学科,实施理科振兴计划,着力建设有特色的高水品理科,实施文科跃升计划,大力发展优势人文社会学科。在下一个5年里,学校将大力推进轻工、食品、城乡规划、建筑、材料、化工等优势学科建设,重点支持其瞄准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凝练学科方向,引进培养国际一流的学术带头人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着力开展工程科学和工程技术研究,加强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开展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不断扩大学科的国际影响,全面提升学科的学术竞争力,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领域进入世界一流前列。
2016年8月,王迎军校长在学校发展战略研讨会上郑重指出:“在‘十二五’期间,学校已经基本实现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目标,具备冲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的基础和实力。”在这个过程中,工科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相信,在冲击世界一流的征程上,工科将继续发挥擎旗向前、勇攀高峰的排头兵作用。
《新视点》第6期团队
文 字:祝和平
图 片:资料图片
编 审:柯 宁 孙宏志
总策划:王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