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间健身成制度 足球发展要规划

21.10.2014  09:27

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 在社区建设15分钟健身圈

  据新华社电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营造重视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社会氛围,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

  意见明确,到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群众体育健身和消费意识显著增强,人均体育消费支出明显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5亿,体育公共服务基本覆盖全民。

  体育设施是全民健身的基础保障。意见提出,各级政府要结合城镇化发展统筹规划体育设施建设,合理布点布局,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中小型体育场馆、公众健身活动中心、户外多功能球场、健身步道等场地设施。盘活存量资源,改造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等用于体育健身。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化、多样化的活动场馆和健身设施,政府以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在城市社区建设15分钟健身圈,新建社区的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推进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在乡镇、行政村实现公共体育健身设施100%全覆盖。

  在发展健身休闲项目方面,意见提出,大力支持发展健身跑、健步走、自行车、水上运动、登山攀岩、射击射箭、马术、航空、极限运动等群众喜闻乐见和有发展空间的项目。鼓励地方根据当地自然、人文资源发展特色体育产业,大力推广武术、龙舟、舞龙舞狮等传统体育项目,扶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鼓励开发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休闲运动项目。

  意见提出,鼓励日常健身活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校等都应实行工间、课间健身制度等,倡导每天健身1小时。切实保障中小学体育课课时,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此外,积极推动各级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学校体育场馆课余时间要向学生开放,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安全保障,加快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将开放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开。

  体育产业:

  朝阳产业

  《意见》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进行扶持。

  6方面任务

  ◆ 创新体制机制,简政放权,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审批,推动职业体育改革,创新体育场馆运营机制。

  ◆ 培育多元市场主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引导企业做强做精,扶持一批具有市场潜力的中小企业。

  ◆ 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大力发展体育服务业,培育消费热点。

  ◆ 促进体育与旅游、传媒、会展等业态融合发展,鼓励康体结合,支持金融、地产、交通、信息等企业开发体育领域产品和服务。

  ◆ 丰富市场供给,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中小型体育设施,发展健身休闲项目,丰富体育赛事活动。

  ◆ 营造健身氛围,倡导健康生活,实行工间、课间健身制度,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积极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开放。

  7方面举措

  ◆ 大力吸引社会投资,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多种模式,拓宽体育产业投融资渠道。

  ◆ 完善健身消费政策,将全民健身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加大体育设施建设投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群众健身。

  ◆ 完善税费价格调整,在所得税、营业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及水电气热价格等方面给予优惠。

  ◆ 完善规划与土地政策,加强社区群众健身设施配建和改造,落实体育设施用地政策。

  ◆ 完善人才培养和就业政策,培养复合型体育产业人才,支持退役运动员从事体育产业工作。

  ◆ 完善无形资产开发保护和创新驱动政策,加强体育品牌建设,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 优化市场化境、按市场原则确立体育赛事转播收益分配机制,放宽转播权限制,完善安保服务标准。

  亮 点

  在城市社区建设15分钟健身圈

  【现状】长期以来,国内大量的体育场馆是为满足高水平竞赛而建,不少场馆在举办完赛事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闲置。据粗略调查统计,全国有6000多个大型体育场馆,数量明显不足,定位于为大众健身服务的中小型场馆设施缺口更大。

  【亮点】意见指出,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化、多样化的活动场馆和健身设施,政府以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在城市社区建设15分钟健身圈,新建社区的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点评】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司长刘扶民:一个城市大型场馆不宜多,应该更多建一些老百姓身边的中小型场馆。公众真正需要的是深入社区的运动场所。

  企事业单位实行工间健身制度

  【现状】2009年实施的《全民健身条例》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应组织单位人员开展工间操,学校应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1小时体育活动。然而,很多单位并没有安排工间操时间,有的单位只在固定时间播放广播体操音乐,参加的人并不多。一些学校把体育课、课间操、体育项目活动加在一起算平均值,勉强符合“1小时”要求。

  【亮点】意见指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校等都应实行工间、课间健身制度等,倡导每天健身1小时。

  【点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陈元欣:应推动工间健身制度化。工会组织要切实履行职能。职工健身费用纳入福利支出。

  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现状】根据《“十二五”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要求,纳入规划建设的公共体育设施应向公众开放;学校内的体育设施应创造条件向广大学生和社区居民开放。但是,在一些地方,出于管理和人力成本,公共体育设施一直在收费。

  【亮点】意见指出,积极推动各级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加快推进企事业单位等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

  【点评】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司长刘国永:对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还要继续在政策方面进行突破和引导,推动各级政府拿出具体措施,履行体育公共服务的职能。

  大力推广校园足球和社会足球

  【现状】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庞大的球迷群体,但真正踢球的“足球人口”却连年萎缩。近年来,通过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使开展校园足球联赛的学校超过5000所,注册人数近20万人。

  【亮点】意见指出,以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为切入点,加快发展普及性广、关注度高、市场空间大的集体项目,推动产业向纵深发展。对发展相对滞后的足球项目,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场地设施建设规划,大力推广校园足球和社会足球。

  【点评】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副司长张智:足球人口的普及是一个基础,但最终目的是水平的提升。我们希望所有校园足球布局的城市,能实现“人人踢足球,班班有球队,每个年级有比赛,全校有联赛”,营造起校园足球文化。

  大力发展健身休闲项目

  【现状】如今,各个城市的小区、公园和广场随处可见广场舞。广场舞一方面简单易学、强身健体,另一方面却因噪音扰民而遭到指责。广场舞火爆,既反映出体育场馆的缺乏,更说明百姓可以选择的健身项目还不够丰富。

  【亮点】意见指出,大力支持发展健身跑、健步走、自行车、水上运动、登山攀岩、射击射箭、马术、航空、极限运动等群众喜闻乐见和有发展空间的项目。以冰雪运动等特色项目为突破口,促进健身休闲项目的普及和提高。

  【点评】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鲍明晓:体育运动的价值之一是对精彩生活的向往。目前,室内健身经过快速发展已进入市场饱和状态,户外健身却处于上升趋势。如果百姓有更多的体育消费和更丰富的体育休闲方式,将会推动体育产业实现大发展。

  2025年

  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平方米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5亿,体育公共服务基本覆盖全民

  体育总局:

  政策极具含金量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透露,在文件研制过程中,体育总局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为体育产业争取政策空间,可以说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此次出台的相关政策含金量十足。而今后一段时期,《意见》的贯彻落实将成为体育部门重要工作内容。

  刘鹏说,贯彻《意见》还要深化体育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尤其是针对社会关注的体育场馆设施、体育赛事活动、赛事转播权等核心资源的开发运作,要通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实现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最大限度地给企业“松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丰富体育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体育需求。

  业界热议:

  放宽转播权限制

  令人期待

  《意见》提出“优化市场环境,按市场原则确立体育赛事转播收益分配机制,放宽转播权限制,完善安保服务标准”。“放宽转播权限制”的内容成为业界热议的焦点之一。

  上海网球大师赛主办方、上海久事赛事公司总经理姜澜对于体育转播权的改革充满期待。据他介绍,目前上海大师赛赞助商的份额达到了六成,票房约占三成,其他衍生品消费等约占一成。

  “虽然不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目前的上海大师赛已经实现了双赢,但我认为这样的繁荣还不够成熟,仍有不少改进的空间。”姜澜告诉记者,按照ATP其他一些大师赛的模式,收入的40%来自电视版权,30%来自赞助商,票房占约20%,官方纪念品等约占10%。

  “如果我们能达到这样的收入组成,我们的票价还可以进一步降低,让更多球迷收益,特别是一些老年和青少年观众。

  文:综合新华社电

  图: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