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已进入倒计时 百家姓灯笼“唤醒”传统年味

20.01.2016  09:54
74岁的民间文化技艺大师张焱祥制作竹编灯笼已有60多年,他说,以往回家祭祖的华侨都会在自家祖屋前挂上一对崭新的百家姓灯笼,追忆族源和血统、历史与荣誉。特地回梅订制百家姓灯笼的黄先生表示,尽管今年他要在广州过年,但仍想留住客家的传统年味,将客家人慎终追远的情怀延续下去。

  本报讯  (见习记者李盈子)新春佳节已进入倒计时,各家各户都开始采购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氛围。昨日,记者在梅城老街看到,不少市民在街头寻觅传统客家的“百家姓灯笼”。

  走进江北仲元西路的一家传统手工绸布灯笼店,“陈”“江”“彭”“钟”……写着不同姓氏与堂号的大红灯笼挂满了店面。53岁的店主张定雪正低着头,给灯笼写上姓氏和堂号,妻子肖素珍则在一旁将写好的灯笼悬挂上架(如右图),等待客户到店提取。“我们从去年7月份就开始制作春节要卖的灯笼,一对百家姓灯笼的价格60元到95元不等,临近春节时销量是平时的5倍。”张定雪说,一个绸布灯笼的成品要经过30多道工序,每年春节仍有不少客家人订制传统灯笼,夫妻二人便加班加点赶制,迎接新春的到来。

  有着悠久历史的百家姓竹编灯笼因其工艺更为繁复而售价更高,最高达400多元一对。74岁的民间文化技艺大师张焱祥制作竹编灯笼已有60多年,他说,以往回家祭祖的华侨都会在自家祖屋前挂上一对崭新的百家姓灯笼,追忆族源和血统、历史与荣誉。

  “百家姓灯笼是我们客家人过年的必需品,挂上才有过年的样子。”特地回梅订制百家姓灯笼的黄先生表示,尽管今年他要在广州过年,但仍想留住客家的传统年味,将客家人慎终追远的情怀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