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贵独董巴曙松挥别民生银行 官员独董现离职潮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对于上市银行“最贵”独董巴曙松来说,今后每年可能要少收入100万元了。民生银行昨天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7月22日收到了巴曙松的辞职报告。由此,巴曙松挥别民生银行的独立董事一位。
这个消息引发了人们对于官员独立董事的再度关注:大家会问,众多在位或者退休的高官们为什么占据了这样的职务呢?曾任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财务系系主任,同时也是几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李若山给出这样的答案:
李若山:行政官员下来以后,可能更多的会帮你去寻找一些批文,去拿市场。我们回过头来看,美国,英国、日本都有。他们把这个东西叫旋转门,就是从政府旋转到企业去了、美国、日本都有,官员下来以后,利用从政经验帮助企业发展,但是往往会走偏,可能对这家上市公司好,对另外一家上市不好,这个不是正常的竞争。
就在几天前,新华医疗也公告称,该公司独立董事朱德胜申请辞职。巴曙松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辞职潮从去年底到现在其实一直没有停过,而非巧合的是,他们辞职的原因都与中组部的一纸文书有关。
2013年10月19日,中组部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的意见》(俗称“18号文”),对党政领导在企业中的任职资格、离职期限、任职年龄、报酬等方面做了严格限制。中组部为什么要这么做?中央党校教授辛鸣作出解读:
辛鸣:很简单就是要规范我们党员干部的行为,我们党员干部手中握有公共权利,本来就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你不能把你这个权利拿出来变成为你个人和为企业的,这样是不合法的。而且是不符合党员干部基本行为规范的。
找上这些曾经身份特殊的人士们来担任职务,大股东吃了肉,小股东也喝到汤,所以我们才会看到这么多的前官员们都占上了独董的职位。不过,独董,它其实究竟应该是干什么的呢?
独立董事是现代企业制度里非常重要的治理岗位,他们并不是公司股东,也不在公司中内部任职,而且与公司或公司经营管理者没有重要的业务联系或专业联系,但是他们是公司董事会的重要成员,在公司高管提名、薪酬、审计等重要事项决策时独立地做出判断并给出有利公司所有股东利益的决策投票。独立董事制度最早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简单地说,设置这样一些岗位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实际控制公司的大股东、高管层等利用自己的权利做出损坏其他广大股东利益的行为。
顶着这样光荣的使命,独立董事的存在原本是一个企业里代表了最广大小股东利益的正义化身,这要是大股东想利用自己的职权,比如让上市公司购买他自己的不良资产,或者高管想给自己开一个天价薪酬的时候,董事会里能就有人站出来否决。不过显然,官员独董在这些方面很难做到专业,他们的作用也就不得不搭上折扣。
中组部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在集中规范清理期内,全国共清理了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40700多人次,其中省部级干部229人次。而沪深交易所的公告也显示,截至22号,A股前十大上市公司的“官员独董”都已经离任,只是部分民企及地方国企仍然有未卸任的前官员。当一场潮水式的运动清理过去之后,这样的独立董事们又该如何被更严密的制度体系管起来呢?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认为,这需要整个市场经济环境氛围的营造:
辛鸣:我们首先应该在制度上进一步规范,让独立董事真正名副其实的归位,干他该干的事情。同时有待整个社会市场经济这个大背景大环境的健康发展,市场上有很多上市公司,之所以愿意找独立董事,是由于他希望通过独立董事来赢得非市场经济的一些利益,如果我们的整个社会市场经济制度更加规范之后的话,相信这样一种行为会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