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重生》,道路与梦想
■《巴黎的重生》
(美)史蒂芬·柯克兰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年4月
提起巴黎,你会想到什么?你眼前浮现出的,多半会是一幅幅有关优雅、浪漫、时尚、艺术、历史感与现代感完美相融的画面。
也许你不曾想到,19世纪以前的巴黎会以脏乱、拥挤和危险著称,它繁忙和充满生机,却不像自己宣称的那样“优雅而成熟”。我们今天所见的巴黎,大部分来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那短暂的二十二年。经历过大改造之后的巴黎,被本雅明称作“十九世纪的首都”,直到今天,仍然光芒不减。
当年它是如何挣脱旧城窠臼而取得超前建设?旧城改造如何与古迹保护成功结合?庞大的建设资金如何筹措?哪些历史人物承担了巴黎规划与建设的重任?《巴黎的重生》再现了一段巴黎如何成为巴黎的历史,讲述了一个关于城市之梦和现代化之路的故事。
1804年,拿破仑一世登基,他对法兰西的首都有着美好的憧憬,开始启动了改造巴黎的事业,当时规划的项目很多,但进展并不顺利。真正对改变巴黎起了决定性作用的,是拿破仑一世的侄子——路易-拿破仑·波拿马,也称拿破仑三世。
1848年,路易-拿破仑结束了33年流落他国的生活回到巴黎,在路易王朝被推翻后成为法兰西新的统治者,他经过艰难的政治斗争才掌握了绝对的权力,甚至不惜修改宪法和动用武力获取连任。大规模的巴黎改造随着拿破仑三世的掌权开始,他详细规划了伟大首都的愿景,并立志书写巴黎的历史,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位同样怀有巴黎梦想而又坚定能干的支持者——乔治-欧仁·奥斯曼。
奥斯曼是土生土长的巴黎人,出身贵族,受过良好教育,骨子里继承了祖辈坚毅、忠诚、勇敢、尊重秩序和有条不紊的特质。在被拿破仑三世选中成为塞纳省省长之前,他的仕途并不顺利,甚至差点弃政从商。但历史需要一个完美的执行者与一个富有远见的规划者来创造巴黎的辉煌,这个机会垂青了一直在准备的奥斯曼。他成为拿破仑三世最忠实的拥护者,二人联手,克服万难,大胆而执著地推行计划,终将巴黎愿景变成了现实。
17世纪以来法国几代君主的“大卢浮宫”之梦在拿破仑三世时代实现,卢浮宫宫殿群赫然耸立在巴黎市中心。
1870年,在法国与普鲁士的战争中,病重的拿破仑三世被俘,于两年之后去世。奥斯曼也在政敌的攻击中被革去职务,归隐尼斯。后来,共和国的炮火燃起,一个王朝结束了。
这是个关于道路与梦想的故事,每个城市改造的参与者和经历者,都会在其中获得一些启发与共鸣。它引导人们问一问自己,到底想为这代人建设一个怎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