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住建局、审计局“换帅” 两法规首审

28.11.2015  15:20

东莞时间网讯 昨日,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相关人事任免事项,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审计局正式换帅。

会议审议了《东莞市地方性法规制定办法(草案)》、《东莞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草案)》两部法规(草案),并审议同意了《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草案)。

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甄瑞潮,副主任王道平、周楚良、郭水、尹景辉、李满堂,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陈锡江和常委会其他组成人员等出席了会议。副市长鲁修禄,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林辉芳、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曾广华等列席会议。

关键词

地方立法

建立立法论证、立法听证、立法评估机制

今年上半年,东莞获得期盼已久的地方立法权。《东莞市地方性法规制定办法》将作为我市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度的立法项目,昨日的会议审议了《东莞市地方性法规制定办法(草案)》。

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陈俊荣说,制定地方性法规制定办法的思路主要是做到依法有据,严格遵守法制统一原则;借鉴先进经验,着力提高地方立法质量;立足本市实际,完善创新立法工作机制。

为了更好地听取各方面意见,草拟了地方性法规制定办法。陈俊荣说,草案中在关于发挥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规范起草、审议、表决等立法程序,提高立法质量,增强法规的可执行性上,都做了细化规定。

比如说,建立立法论证、立法听证、立法评估机制。陈俊荣说,关于立法论证,地方性法规案有关问题专业性较强,需要进行可行性评估的,应当召开论证会;对争议较大的问题、社会公众反映意见较为集中的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论证。关于立法听证,规定地方性法规案有关问题存在重大意见分歧或者涉及利益关系重大调整,需要进行听证的,应当召开听证会。

重点 关注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审计局迎来新掌门人

昨日会议的一项重要议题就是审议相关人事任免事项。此次人事任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审计局“换帅”,迎来新掌门人,赶紧来认识下他们。

会上,鲁修禄提请,经大会审议通过,决定任命朱利民为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卢炳辉为东莞市审计局局长。同时,免去朱川的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职务,免去杜沛游的东莞市审计局局长职务,免去欧阳南江的东莞市城乡规划局局长职务。

关键词

城市 管理

就城市道路等公共服务事项进行规范

会议还审议了《东莞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草案)》。

市城管局局长唐耀文说,我市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由于之前地方性立法权的缺失,造成诸多城市综合管理事项都存在立法空白,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领域更是缺乏上位法支撑,实际执法工作中只能借法执法。

条例》草案共六章六十二条。在城市综合管理规范上,主要是对之前已经分散规定在一系列政策规范性文件中的各项城市综合管理措施,进行梳理归纳,将其中最具可操作性的管理经验和最能解决问题的管理措施升华法规条款,分别就城市道路、城市桥梁、城市照明、园林绿化、市容环境 卫生 、城市户外广告、燃气、集中供热等公共服务事项进行了规范。

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上,明确保存、查封、扣押工具和其他物品的处理。对处于萌芽状态的违法建筑采取强制措施和对已建成的处于静止状态的违法建筑进行强制执行的两种情形等,不仅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提供了直接的法律依据,也为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

关键词

未来 规划

未来15年积极参与珠江口国际湾区建设    融入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

东莞建市以来,先后编制了89年版和2000年版两轮城市总体规划。

2000年版的规划目前已接近实施期限。经过约两年时间的编制,我市新一轮总规的成果草案目前已基本完成。昨日会议审议并同意了《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草案)。

市城乡规划局副局长陈志军说,新一轮总规确立了“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统筹发展”的总体指导思想,坚持产业立市和生态发展相结合,明确我市的城市发展目标定位为“国际制造名城、现代生态都市”。

以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的承载力等预测,2030年全市常住人口规模约为950万,城镇化率达到90%以上。规划严守生态底线,划定城市增长边界,实现建设规模“微增长”,再到“零增长”。2030年,全市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全市总面积的50%以内,其中中心城区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中心城区总面积的70%以内。

规划实施“分区统筹、强心育极、对接湾区、联系广深”的空间发展策略。按照“同类型 经济 区一体化”理念统筹市域空间发展,构建“一中心四组团”的新型空间发展格局,积极参与珠江口国际湾区建设,加快打造深莞惠、穗莞等合作平台,融入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