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相关部门及县(市、区)负责人畅谈如何加快项目建设

02.03.2015  11:03

  项目是拉动投资增长、带动经济发展的载体和原动力,梅州有没有发展潜力,能否实现既定目标任务,重点就在于项目建设。日前,我市召开会议研究重点项目推进情况。今年,市直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如何加快项目落地和投资发展步伐,为梅州又快又好发展集聚力量,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做好保障促进新区和集聚带建设

  据悉,今年,全市重点项目计划安排总计228项、总投资3584亿元,其中正式计划项目195项、总投资2480亿元,年度投资计划453亿元。

  “今年我们将推进高速公路等8大类65个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完成年度投资近百亿元。”市交通运输局局长余其豹说,今年将促使梅汕高铁等36项新开工项目建设,推进东环等4条高速公路前期工作,争取提前动工;建成济广高速平兴段等32项重点项目,完善丰华兴梅产业集聚带综合路网;推进出省出市快速通道规划,完善梅州城区与各县(市、区)县城、中心镇和重要经济发展带“内畅外联”综合交通网络。

  就如何推进嘉应新区起步区重点项目建设,市政府副秘书长、嘉应新区管委会主任洪国华表示,将落实工作责任,倒排时间节点,务求在征地拆迁和安置房建设、基础设施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政策支持,争取更多金融资金和民营资本参与建设;做好重点地段、主要干道等地的征地拆迁工作;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模式,推进新区基础设施建设。

  “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中,供电部门将全力推进嘉应新区和丰华兴梅产业集聚带电网建设。”梅州供电局局长郑海坤说,今年将继续抓好220千伏梅江东等输变电工程建设,投入2亿元在集聚带建成投产2座变电站,新增变电容量40万千伏安。

  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扩园增效

  产业园扩园增效是重点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市经信局局长吴晖表示,今年将建设梅畲快速路及各产业园间快速通道,推进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向省申报广东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示范区,申报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推进产业园区(集聚地)重大平台建设,确保今年全市9大园区享受省产业转移政策,建设集聚带创业孵化园,推动60个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市政府党组成员、梅州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吴尚伟表示,今年将促使粤运公司畲江客货运站等重点项目建成使用;启动园区投资约8.34亿元、包含20个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申报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和综合保税区,实施“质量效益倍增计划”,服务好赛翡蓝宝石、伊利冷冻食品等重点项目,推动企业增投资、快建设、早见效。

  坚持用结果考核重点项目建设

  梅县区将突出“三园合一”,主动将梅县集聚区纳入丰华兴梅集聚带总体规划,与广梅产业园精准对接、产业配套,错位发展、融合发展,坚持创新驱动,搭建发展平台,培育主导产业,着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园扩园增效、城区扩容提质、实体经济、现代工业、现代物流等重点项目建设。

  大埔今年确定有50项重点项目,为此该县将建立时间倒逼机制,排出工作时间表,落实责任和措施,确保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强化项目建设机制,重点项目责任县领导和责任单位负责人要全面负责所包项目的各项工作,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坚持用结果考核项目,通过强有力的考核,促进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曹优生 翁尚华 许国义 丘佳纳 曾丽娥 邓文光 邬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