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商务局:节日期间超5000家实体门店将保持营业,460多家肉菜市场不打烊

18.01.2023  15:21

1月18日,广州召开春节期间市场供应、保障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2023年春节期间市场保供稳价、疫情防控、文旅活动、春运保障等工作情况。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市民对节日期间的生活必需品供应和节日促消费活动有很高的期待,发布会上,广州市商务局副局长陈彦川对广州市商务部门的具体保障举措做出介绍。

春节即将来临,为保障广大市民过一个欢乐、祥和、丰富的节日,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广州市商务局会同各区政府和相关市直部门,科学研判,周密部署,主动服务,努力把市民关心的‘生活必需品供应’和‘促进节日消费’两件大事落细落实”,陈彦川表示,春节期间广州全市相关批发市场敞开营业,超过5000家实体门店将保持营业,460多家肉菜市场不会打烊,20多家电商平台每天在线,确保市民可以多渠道、更便捷地购买生活物资。

突出一个“”字,保证市场供应量足价稳

据介绍,为保障市民生活必需品供应,广州政企联动筹划准备,对春节期间大米、面粉、食用油、肉类、蔬菜等8大类群众生活必需品供应工作进行专题部署。各区商务部门、各有关行业协会,指导辖区内的商场超市、生鲜连锁店、肉菜市场加强与省内外的产地对接,按照平时2~3倍的供应量提前备货,扩大商业储备,保障春节期间市场不断档、不脱销。

此外,广州确保线下线上供应充足。为更好服务市民购买年货,广州全市相关批发市场敞开营业,近期广州市日均的生猪屠宰量约1.7万头,大米交易量约1万吨,江南果菜批发市场蔬菜交易量在6500吨以上,黄沙水产品交易量约600吨。各大商场超市、生鲜超市加大人力调配,节日期间超过5000家实体门店将保持营业,460多家肉菜市场不会打烊。盒马鲜生、朴朴超市、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美团买菜等20多家电商平台每天在线,确保市民可以多渠道、更便捷地购买生活物资。

记者了解到,广州应节食品品种丰富。为充分满足在穗过年市民和来穗过年朋友的消费需求,各类应节食品、滋补品、海味、干货、茶酒等已在各销售渠道全面上市,农产品市场畅销的西红柿、菜心、车厘子、苹果、奇异果等货源稳定。据黄沙水产市场负责人介绍,金枪鱼、龙虾、三文鱼、大连鲍、大闸蟹等老广餐桌上的“常客”备货充足,市民可以放心消费。

突出一个“”字,营造近悦远来的消费环境

广州一年多来致力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更多消费场景、增强市民和游客的消费体验。“今年春节,广州市和各区商务部门策划了一系列主题促消费活动,天河路、北京路、长隆万博等商圈都结合年俗文化举办各具特色的活动,各大型商场纷纷以‘贺新春’为主题营造浓厚的节庆欢乐氛围”,陈彦川介绍道。

一方面,广州打造年味浓郁,多彩元素“满街红”。其中,备受市民喜爱的“广州国际购物节”,将一直持续到1月27日。“广州国际美食节”系列活动也将覆盖整个春节假期,市民朋友可以在云闪付App美食专区领取满减优惠券;在饿了么全渠道可以领取阿里餐饮的大额券、品牌券;在美团App的外卖频道,可以领取到随机额度的“天天神券”。天河路商圈20个商业综合体在今年前三个月,从衣、食、住、行、玩等领域精心组织,以“线上+户外+室内”的全方位形式开展60多场主题活动,打造时尚潮流与传统文化融合,传统技艺与数字新科技融合的新消费体验。广百股份首度与非遗国民IP跨界合作,用网红国民“兔爷”文创为新年造势,营造欢乐祥和的兔年新春佳节氛围。岭南花卉市场设置1100多个摊位,市民朋友在春节前夕可以通过“岭南花市线上交易平台”或者“易批花+”小程序,享受“云上花市”网络促销优惠。

另一方面,广州还让利于民,新年焕新“满优惠”。广州全市紧贴“吃住行游购娱”消费场景,推出促销新玩法、新场景体验、新特色商品,重燃城市“烟火气”。其中,摩登百货开启新春大促,流行商品1~3折,当天消费满500元和1000元可以获赠油米,同时开展送春联送福字活动;银联超市在云闪付“U惠广东专区”联合卜峰莲花、胜佳超市、永利商场开展跨年档超级优惠活动;羊城通穗康生活App开展品牌“红包”大拜年活动;此外,陶陶居、南海渔村、花园酒店等老牌餐饮名店推出了各式各样丰富的节令食品及预制菜商品,广州酒家创新推出“广府家宴”,让广大市民足不出户可以体验广府全席美味。

值得关注的是,广州还全市联动,好戏连台“满活力”。春节期间,各区纷纷组织传统特色活动,例如,海珠区举办“海珠之约·百企暖冬”消费节,组织线上线下各大平台让利促销,各行业板块超过100家企业参与,金融机构也提供大力支持;荔湾区在永庆坊以广东新年“折桃枝”“逛花街”的节日习俗为灵感,配合新春的醒狮表演、换装巡游、歌舞快闪、游戏游园、集章打卡等活动;南沙区联合唯品会以及六福珠宝、茶里、良品铺子等本地品牌举办“南沙冬季欢乐购”消费券红包发放活动,营造新一年“开门红”的欢乐氛围。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许晓芳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廖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