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市场主体“舒筋骨”,简政放权别成“数字游戏”
核心观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使政府的服务水平跟得上市场和公众的需求,而不是简单地减少审批数量。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在面临经济增速放缓时,更需要一个服务型政府,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从事前审批走向事中、事后监管。
8月19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出进一步简政放权新措施,持续扩大改革成效。为便利企业投资经营,会议决定,再取消和下放87项“含金量”高的审批事项,其中取消68项,做到能取消的尽量取消、不下放,避免遗留尾巴。李克强说,必须“痛下决心”,持续协同推进“放权”与“监管”,真正打造现代政府。
几乎每隔不久,就能听到国务院取消下放审批事项的消息,这充分显示了政府“自我革命”的决心。李克强总理履新时曾承诺,任期内至少要取消、下放现有17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的三分之一,即567项。仅一年多来,国务院取消下放的行政审批等事项已逾500项。5年的任务有望在2年内完成,改革的力度、强度可见一斑。
但是也有人担心,取消下放审批事项会不会落入数字游戏的“圈套”?只是把几项审批权合并、从一个层级下放到另一个层级。比如,2013年3月25日,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股权投资企业备案管理工作的通知》,PE发起或管理公募或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金融衍生品、发放贷款被认定为违规行为,要求限期整改。而此前证监会发布《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允许PE发行公募产品。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也曾抱怨,三一的挖掘机出口到国外,换颗螺丝钉都要相关部门批,一批就好几个月。
其实,“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市场主体对政策的反应最敏感,如果取消的只是一些次要的、过时的审批,含金量不高,他们很难舒展筋骨,展示活力。毕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使政府的服务水平跟得上市场和公众的需求,而不是简单地减少审批数量。
改革,说白了,就是要限制权力。就是要政府管该管的,放弃不该管的,进行自我约束。从某种意义上说,审批权改革是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关键一环,也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突破口,可能会受到种种阻碍。随意新设、明减暗增、边减边增等变相收权大概是最常见的。所以,简政放权还必须向纵深处推进,要啃“硬骨头”、驱“拦路虎”。否则,政策的初衷再美好,也只是个“画饼”。
真正有效的改革除了顶层设计外,还需要自下而上的监督,让社会广泛参与。回首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成就,便会发现,正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人们迫切希望能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改变“一起吃大锅饭却一起贫穷”的现状,满怀热情参与改革,才推动市场经济一路繁荣,促使中国经济快速增长。
改革不是一蹴而就,却是心之所向。今天,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在面临经济增速放缓时,更需要一个服务型政府,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从事前审批走向事中、事后监管。这也是李克强总理所强调的,“真正把政府职能转变落实到位,打造现代政府”。只有当政府管住“闲不住的手”,保证市场契约发挥作用,竞争环境公平、公正,市场主体才能发挥最大价值创造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