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利不让市场”加剧产能过剩 煤炭巨头“减产”仍难扭困局

28.08.2014  18:21
继神华、中煤之后,山西大同煤矿集团日前也“痛下杀手”,宣布下半年减产减销各1000万吨以上。 面对困局,山西、陕西、内蒙古等煤炭主产地纷纷出手,集中清理规范涉煤收费,主动为煤企减负。

原标题: “让利不让市场”加剧产能过剩 煤炭巨头“减产”仍难扭困局

   新华网太原8月28日电(记者 吕晓宇、梁晓飞)继神华、中煤之后,山西大同煤矿集团日前也“痛下杀手”,宣布下半年减产减销各1000万吨以上。此前,神华集团宣布今年减产5000万吨,减销6000万吨;中煤能源集团宣布下半年减产2000万吨。

   持续两年的煤市“寒冬”仍在蔓延。国内煤炭产量排名前三的巨头带头减产,为煤市打上一剂“强心针”的同时,也成为“寒意”加深的又一注脚。从“降价”到“减产”,煤企能否走出困境?

   今年以来,煤价一路下行。作为煤炭价格的风向标,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累计下跌132元/吨。国内首个煤炭主产地价格指数,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价格指数累计下跌近两成。

   受此影响,上半年全国煤炭行业亏损面超过70%,7省区煤炭企业整体亏损。

   面对困局,山西、陕西、内蒙古等煤炭主产地纷纷出手,集中清理规范涉煤收费,主动为煤企减负。

   然而,由于需求严重不足,“减负式”救市,反而加剧煤价下行。更为严峻的是,煤炭巨头也参与了降价大潮。六七月份,各地为煤企减负之时,神华集团累计降价幅度达40元/吨,轻易填平了救市措施带来的成本空间。中煤、同煤集团也随之降价。

   “单纯降成本、拼价格,扭转不了供大于求的现状。”山西统计局工业专家童超分析,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煤价短期下跌相比,本轮周期可能持续三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最大的变化是供给严重过剩。

   中电联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全国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6%,增速回落0.7个百分点。其中,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55小时。

   需求减少的同时,煤炭产能却在集中释放。据统计,“十二五”的前3年,全国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年均超过5000亿元。2012至2013年,每年新投产的煤矿产能在4亿吨左右。

   从“黄金十年”煤炭供应的“紧平衡”,到当前供给过剩,煤炭市场不断恶化。一些企业依托资源优势扩产降价,有的为了完成考核、维持周转,“让利不让市场”,陷入“需求减、产量增,越降价、越生产”的怪圈。

   近日陆续公布的煤企半年报显示,面对“降价潮”,中煤能源、兖州煤业、山煤国际等煤企纷纷以价换量,通过提高产销量填补煤价下跌的损失。

   为遏制煤矿超能力生产,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监局联合发文要求,煤矿年度原煤产量不得超过登记公布的生产能力。

   在减产利好带动下,动力煤期货近日宽幅震荡,1501合约一度反弹至520元/吨左右。煤炭行业分析师李廷认为,由于龙头煤企压缩产量,近期水电减弱、大秦线检修等影响,煤价止跌企稳预期愈发明显。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仅仅去产能难使煤炭行业彻底摆脱危机。这轮煤市下跌,暴露出煤炭管理、销售体制、科技水平、清洁生产等诸多深层次问题和矛盾。面对经济“新常态”,煤炭行业必须实施根本革新。

   “十年黄金期掩盖了行业弊端。”山西阳煤集团负责人说,不少煤矿已很陈旧,人员多、效率低,产业升级需求迫切。有业内人士甚至担心,安全生产水平相对较好的大型煤企减产后,一些停产的小煤矿会复工,从而加大市场和安全生产压力。

   山西普大煤业副总裁李俊峰等煤炭经营者则建议,在当前市场形势下,应加快推进煤炭资源税改革,“这对企业长远发展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