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华在市委十届六次全会上就经济工作作专题讲话
陈建华表示今年经济工作要着力打造南沙、黄埔、增城三个新的经济增长极
今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8%
31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建华在市委十届六次全会上就经济工作作专题讲话,表示今年经济工作要围绕巩固和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地位和作用,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实施城市创新发展战略,着力在改革创新、法治建设、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城市品质、民生福祉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打造国际商贸中心、世界文化名城、国际航运中心和华南交通枢纽。
确保经济稳定增长
一是推动“三驾马车”均衡拉动
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今年,安排1180亿元建设156个重点项目,主要投向交通、能源、环保、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这样的投资后劲是倍增的。发挥出口的支撑作用。关键是促进出口转型升级,倒逼我们的制造业、服务业转型升级。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发挥和保持“千年商都”的优势,布局电子商务,加快转型升级。
二是打造三个新的经济增长极
南沙要发挥自贸试验区和国家级新区双重政策优势,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黄埔要适应区划调整新形势,打造知识产权枢纽和知识密集型产业高地。增城要发挥国家级开发区的政策优势,加快牛仔服装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实施城市创新驱动战略
一是依靠创新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广州制造业发展,要研究实施高端装备、新电子、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新环保等重大创新工程,培育轨道交通、飞机维修、大型舰船、智能装备等产业。二是依靠创新壮大新兴业态。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的科技革命正在兴起,我们要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三是依靠创新克服产业短板。一要促进科技与产业的合作。二要加快发展金融业。开展跨境人民币贷款、跨境电子商务结算等业务,不断壮大金融产业。三要发展总部经济。吸引一批跨国公司亚洲总部、中国500强南方总部落户广州。壮大本土总部企业,建设华南新业态总部基地,发展泛珠总部经济区,打造“企业航母”。
狠抓改革攻坚
一是要继续简政放权。再调整取消一批行政审批备案事项,全面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公布实施权责清单,划分市和区事权与支出责任,开展“三证合一”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效能。二是要破解融资难题。健全金融服务机制,推行企业上市“双百工程”,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发挥产业投资基金作用,发展创业及股权投资市场,鼓励民间资本设立金融机构。三是要改善营商环境。采取扩大“营改增”试点、简化退税核准程序、免除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措施,减轻企业负担。实行外商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提高外资利用水平。四是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股权、新增产业项目和准公益性项目向社会资本开放,鼓励国有企业重组并购、改制上市,激发国有企业活力。深化农村改革,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贷款试点。
创新社会治理
要处理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推动政府治理和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探索发挥公众咨询监督委员会的作用,形成社会协同善治。推行“五个一”政府治理模式。“一卡”,全面推行市民卡,拓宽服务事项,为市民提供“一卡式”社会事务服务。“一号”,进一步整合非紧急类政府服务专线,完善“12345”政府服务热线功能,畅通政府服务市民的桥梁。“一格”,全面推行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更好地联系服务群众。“一网”,完善网上办事大厅,推进网上信访大厅建设。“一窗”,实行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提高办事效率。
努力改善民生
我们要重视发展,更要关注发展背后的民生,坚持底线民生,突出重点,着力提高市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一是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今年的十件民生实事,是公开遴选产生的,要扎实推进食品安全、就业、养老、交通、住房、文化、医疗卫生及社会治安等领域的任务落实,兑现政府承诺。二是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提高困难群众住房保障水平,构建健全有序的住房保障体系。保障失业人员、老龄人口、低收入困难家庭等的基本生活。扩大社保覆盖面,构建普惠型社会保险体系。完善养老机构建设,实现老有所养。三是加强环境保护。推进大气环境治理,会同周边城市联防联控。推进水环境治理,坚持污水治理与水源保护两手抓,开展河涌整治,重点保护流溪河等战略水资源,确保饮水安全。推进垃圾治理,创建全国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破解垃圾围城难题。
2014主要成绩
经济增长总体平稳
去年面对各种困难,加大工作力度,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了经济企稳回升。在投资方面,加快推进136个重点项目建设,促进投资稳定增长。在消费方面,加快重点商圈升级改造,改进商品销售方式,激发了消费潜力。在出口方面,着力改善外贸营商环境,人流、物流两旺。广州第4次荣登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第一名。
重点领域改革取得进展
出台和实施一批重大改革举措,在行政审批、财税、金融、投资、社会民生等重要领域,推出226项改革,动态调整99项行政审批备案事项,企业和百姓办事更加便利。地方政府整体绩效评估为全省第一。存量债务削减26.7%,有效化解系统性政府债务风险。广州财政透明度排名全国第一。自贸试验区申报成功,新一轮对外开放迎来重大机遇。
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
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围绕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十大重点产业,推进制造业高端发展,组织专业批发市场转型升级,加快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出台政策措施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新业态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重为1.42︰33.56︰65.02。
城市综合承载力明显提升
推进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白云机场第3跑道竣工,贵广、南广高铁和广乐、肇花高速、新化快速通车,海珠有轨电车试验段通车,同德围南北高架路、金沙洲大桥拓宽、洲头咀隧道、花城大道东延线及立交等59个路桥项目竣工,南沙港三期、城际轨道、地铁和科教文卫养老政法设施等一大批项目加快建设。
民生事业持续进步
为使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全面兑现十件民生实事,突出解决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社保、养老等民生热点问题,民生发展指数在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中排名第一。城镇新增就业27.08万多人,筹建保障房(含租赁补贴)1.56万套。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刑事、治安类警情下降8.9%。广州再次获中国法治政府评估第一名。
(编辑:曾蔚;审发:袁燕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