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梅州市委常委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方案

14.10.2014  10:35

  编 者 按

  按照中央、省委关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要求,市委常委会聚焦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深入查摆剖析问题,认真研究整改措施,经集体讨论审议,制定了《中共梅州市委常委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方案》,现予以公布,欢迎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根据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为做好市委常委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工作,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制定如下整改方案。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着力整治“四风”方面问题,以振兴发展的实效检验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

  (二)总体目标。着眼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切实转变作风,坚决遏制“衙门”作风,有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问题,提升人民群众的认可满意度。着眼于廉洁自律,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坚决遏制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奢靡浪费之风,严控“三公”经费支出,不搞特殊化,不铺张浪费,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使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着眼于激发创造活力,切实改进文风会风,解决工作作风虚浮问题,减少考核检查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在解决滥用职权、吃拿卡要、与民争利问题上有更明显成效。着眼于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提升发展质量,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坚决遏制“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坚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推进各项工作,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事。

  (三)基本原则。

  1.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贯穿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全过程,切实以中央精神武装头脑、统一思想、指导行动,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作出应有贡献。

  2.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振兴发展。围绕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部署,结合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和省委、省政府加快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决定,按照“一个目标、三大抓手、两条底线”系列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全面深化改革,着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更加注重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注重发展平台建设,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更加注重重点民生改善,更加注重社会治理创新,更加注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努力实现生态与发展共赢。

  3.发扬钉钉子精神,标本兼治整治“四风”。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持之以恒,坚决整治“四风”方面存在问题。自觉对照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工作职责,认真查找问题存在的根源,既立足当前、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又着眼长远、加快建立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作风建设常态化。

  4.坚持领导带头,认真抓好工作落实。坚持市委常委班子带头,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各负其责、相互配合,严格履行班子整改和个人整改责任,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改,确保整改措施落到实处。

  5.实行开门整改,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把群众参与作为推动整改落实的动力和压力,把群众评判作为衡量整改效果的根本标准,将整改全过程置于群众监督之下,及时公开整改内容、目标和进展情况,敞开大门接受群众对整改落实、建章立制情况的监督和评判,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

  二、整改措施、责任分工和时限要求

  (一)加强市委常委班子思想政治建设。

  1.加强思想理论武装。以理论学习中心组、客家讲坛为载体,制定好班子和个人的理论学习计划,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持之以恒地用思想理论武装各级领导和党员干部头脑。充分利用梅州全境被确认为原中央苏区县、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以叶剑英纪念园和三河坝战役纪念园、李坚真纪念馆、平远红军纪念园为重点建设党史教育基地,大力弘扬叶帅精神和苏区精神,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和思想境界。(由黄强、周章新同志负责,市委宣传部牵头办理)

  2.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强化党章意识,切实加强党章学习教育,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规范言行、锤炼作风。坚定不移执行好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坚决维护中央权威,集中力量抓好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系列重要决策部署等重点关键事项的督促检查。建立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督查台账,强化日常督促检查,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由黄强、彭耀新同志负责,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牵头办理)

  3.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全面贯彻常委会工作制度和议事规则,遵循“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原则,严格审核市委常委会议题,不搞“临时动议”。对“三重一大”事项坚持集体研究决策,事前征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民主人士、“两代表一委员”、专家学者的意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强化集中统一,增强市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建立谈心交流机制,维护班子的团结统一。完善市委领导班子成员过双重组织生活会和联系党外代表人士制度。(由黄强、彭耀新、曾祥华同志负责,市委办公室、市委组织部牵头办理)

  (二)坚持用结果说话推进振兴发展。

  4.强化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认真研究国家对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海西区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系列政策,以及省委省政府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推动“三大抓手”的相关措施,2015年前细化具体化我市振兴发展的行动方案、嘉应新区发展总体规划和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行动方案,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布局规划,完善配套政策,健全工作机制,集中资源力量,全力推进重大发展平台建设,推动梅州城区和各县县城扩容提质,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由黄强同志负责,市委政研室、市发展改革局牵头办理)

  5.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建立开放的交通体系、经济体系,逐步把梅州建设成为粤东沿海向内陆腹地拓展的桥头堡、交通枢纽、门户城市。以“两高一场”为重点,加快打通经潮汕平原的出海通道、经赣南闽西的出省通道。抓好济广高速公路建设,确保2015年通车。推进梅平、东环高速公路等工程建设,谋划建设大丰华高速公路,先行启动五华至丰顺段建设,连接丰顺、五华、畲江、兴宁产业园区,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确保2014年底动工建设已立项的梅汕高铁;加快谋划推进鹰梅铁路前期工作,打通潮汕平原北拓腹地的大动脉;谋划梅州至龙岩高铁,接通杭广高铁,构建珠三角与海西区的联动大通道。完善梅县机场服务功能,培育航线、增加航班,并推动机场迁建工作,力争2024年前把机场迁出中心城区。规划建设市区至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快速干线,促进机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互连互通。推进梅州城区及各县(市、区)中心枢纽汽车站、物流中心等枢纽站场建设,提升交通物流产业发展的水平。抓好高陂水利枢纽、大埔电厂、梅州(五华)抽水蓄能电站等重大项目,推进水利、能源、网络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中心城区自来水厂选址工作,努力提高城镇污水处理率。(由陈建青同志负责,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局、市铁建办牵头办理)

  6.促进工业园区扩能增效。以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为中心,以丰顺、五华、兴宁等地的产业园(集聚地)为重点,打造产业集聚区。发挥广州市主导建园作用,抓好项目招商和产业体系建设,促进园区扩能提质,力争五华经济开发区、丰顺经济开发区纳入省产业转移园管理并享受省产业转移政策,梅县区、蕉岭县、大埔县和蕉华管理区等4个县级工业集聚地纳入享受省产业转移政策。促进东升生态工业园与江南新城联动发展,支持国威、博敏等骨干企业增资扩产,建设电子产业园中园,确保园区工业增加值达到30亿元以上。(由晏拥军、陈建青同志负责,梅州高新区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牵头办理)

  7.打造支柱产业。2014年底前出台加快发展实体经济的意见,至2020年筹集15亿元扶持产业发展。实施企业成长工程,培育规上企业,推动烟草、建材、稀土、电力、陶瓷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型制造、生物医药、电子商务、创意文化、物流商贸等新兴产业,着力打造一两个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主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积极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推进梅州家乐电子商务产业园、梅县区淘宝电商创业园、梅县区云电商生态城、兴宁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培育发展一批专业性电子商务平台。支持平远加快建设国家稀土新材料产业示范园区,加快完善中国南方稀土产品交易中心。(由丁文同志负责,市发展改革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牵头办理)

  8.科学推进耕山致富。保障粮食安全,以梅县、兴宁、五华等粮食生产大县为重点,确保每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25万亩以上。充分发挥“世界长寿之乡”的品牌效应,培育发展长寿食品加工产业。放大雁南飞、雁鸣湖、客天下效应,建设兴宁熙和湾、大埔瑞山、丰顺马山、梅江樱花谷、平远飞龙慈橙产业园等示范项目。加快推进海吉星、特色中国广东馆等农产品物流园建设,支持平远加快建设粤闽赣边大宗农产品交易中心,力争在梅州城区和各县(市、区)建成1个大宗农产品现代化仓储物流园区。实施龙头企业培优工程,力争2014年新培育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0家以上,培育引进一批大型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建立或承接果、蔬、茶、大米、禽畜、水产等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培育一批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和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由李远青同志负责,市农业局、市旅游局牵头办理)

  9.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施“乡贤回归投资兴业工程”,以产业园区、各县(市、区)为主体,注重在文化旅游、电子信息产业、先进制造业、商贸物流、绿色农业等方面抓好产业链条上的优势优质项目引进。继续开展“暖企行动”,落实重大项目领导挂钩制度,强化责任单位全程帮办服务,全面实行招商引资项目全程代办制度。对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实行“一企一策”、特事特办。力争全年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实际投入资金超过200亿元,各县(市、区)引进一个10亿元以上项目。(由杜敏琪同志负责,市招商和经济合作局牵头办理)

  10.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创新县域经济协作发展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积极探索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鼓励各县(市、区)依托自身的产业园(集聚地)和产业基础,强化县域经济对全市的支撑作用。努力将兴宁建成梅州城市副中心,将丰顺打造成梅州南大门,将各县(市、区)建设成具有县域特色的宜居城市。推进蕉岭、平远、大埔规划建设跨省经济合作区,推动形成县域经济新增长极。鼓励各县中小企业围绕主导产业和产业链配套生产,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由丁文同志负责,市发展改革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中小企业局牵头办理)

  11.推动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加快推进嘉应新区17.8平方公里的起步区江南新城、梅县新城建设。江南新城要推进重点区域征地拆迁,加快城市道路、公共建筑等基础建设,打通广州大桥与客都大道连接线,规划建设金融、商贸、物流、电子商务、文化创意、总部经济、健康医疗等产业项目和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梅县新城要以梅花山、麓湖山为节点,以规划的高铁站、高新区为依托,全面完成西片区征地拆迁,推进客都大桥和新程江大桥建设,加快外国语学校、富力城、喜之郎山水城、红星美凯龙、中海油粤东经济总部等项目建设。坚持产城联动,促进城市、人口与产业集聚发展,重点抓好“两城”周边的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东升生态工业园、休闲旅游产业园、客家文化产业园、梅县商贸物流园等“五园”规划建设。(由杜敏琪同志负责,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发展改革局、市城乡规划局牵头办理)

  12.深入实施“123”工程。编制城乡发展总体规划,完善落实加强城区规划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规范农村建房等文件,以高起点规划规范引领建设和管理。继续支持各县(市、区)规划建设1个县城、2个中心镇、3个美丽乡村,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有特色、有个性、让人记得住的城市。规划建设一批工业型、农业型、商贸型、旅游型、生态型专业镇,逐步把全市22个中心镇建设成人口、产业和市场集聚的经济强镇。整合农业、林业、生态和文化旅游资源,规划建设一批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特色明显的美丽乡村示范点。(由叶胜坤同志负责,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牵头办理)

  13.加强建设用地保障。充分用好用足国土资源部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试点的政策优惠,2020年前利用低丘缓坡荒滩土地新开辟近3万亩建设用地,科学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评估修改工作,建立存量土地盘活、土地产出效益与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配挂钩制度。深入推进“三旧”改造,积极争取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切实解决新区和产业园区建设用地问题。建立城乡一体的土地二级市场交易体系。建立有效调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合理比价机制,建立工业用地弹性管理制度和低效土地市场化退出机制。建设用地一律实行“双控”措施,公开招拍挂出让,引进项目必须按合约动工推进和竣工,否则依法依规收回土地。(由杜敏琪同志负责,市国土资源局牵头办理)

  14.加快创建广东文化旅游特色区。以叶剑英纪念园为龙头、以五指峰为中心,发挥生态旅游竞争性扶持资金的杠杆作用,连片建设以雁洋为中心的文化旅游核心区,打造名副其实的国际慢城。以平远天道为龙头,以五指石为中心,串珠成链,整合资源,建设平远生态文明休闲旅游示范区。保护开发三河古镇、茶阳古镇、百侯古镇等名镇名村和张弼士、李光耀、田家炳等名人名居,建设大埔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推动生态、文化、农业、陶艺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开发旅游商品,拓展旅游市场,完善精品旅游线路,力争把文化旅游打造成幸福市民、快乐游客、致富农民的主导产业。(由李远青同志负责,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管委会、市旅游局牵头办理)

  15.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完善实施主体功能区发展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制定实施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方案,完善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差别化政绩考核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等体制机制,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试点。建立完善市县党政领导环保责任考核机制,在全省率先实行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一岗双责”制度。深入开展“绿满梅州”大行动等绿化活动,大力推进“一消灭三改造”,抓好森林碳汇、生态景观林带、森林进城围城、乡村绿化美化等重点生态工程。启动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工作,积极推动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由李远青、杜敏琪同志负责,市林业局、市环境保护局牵头办理)

  (三)全面深化改革。

  16.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完善保护各种所有制产权的规定和政策体系,健全公有制经济产权管理制度体系,严格履行资产评估报告备案和核准制度,规范国有产权流转。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构建标准统一、信息共享、监管联动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和依法公开查询系统。(由丁文同志负责,市发展改革局、市财政局牵头办理)

  17.提升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水平。清理、减免全额属于市县级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严格控制涉企检查、严禁向企业摊派。落实国家和省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扶持政策,帮助解决金融、土地、技术、人才等问题。制定专项政策扶持,引导中小微企业壮大实力,力促民营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创新。实施企业家成长工程,提高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家的整体素质。支持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改制升级为农业公司,鼓励有条件的个体工商户、家庭农场等向民营企业转型发展。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激励上市公司融资扩产,重点培育10家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骨干企业(其中超100亿元的1至2家),继续培育一批企业上市。(由陈建青同志负责,市中小企业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牵头办理)

  18.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国有和非公有制企业相互参股投资、联合组建公司,深化企业转制改革。鼓励非国有资本参股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大力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允许混合所有制企业实行经营者和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引导和推动各类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提升管理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由丁文同志负责,市发展改革局、市财政局牵头办理)

  19.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2014年155项“微改革、微创新”项目落实,形成聚变效应,加快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现县级以上政府行政审批事项比2011年底减少40%以上,力争到2015年审批事项和办结时限分别压减70%和50%左右。完善网上办事大厅和全市电子证照系统建设,到2016年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办理率达到90%以上、社会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率达到80%以上。按时完成新一轮市县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制定实施控编减编方案,减少机构数量和领导职数。建立各类事业单位统一登记管理制度。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建立财政激励机制,健全协税护税工作机制,完善税费管理一体化机制。建立权责统一的行政执法体制,推进行政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由谭君铁同志负责,市政府办公室牵头办理)

  20.深入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完善统一的商事登记及许可审批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加强登记系统与政府部门审批和监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简化流程,办事时限总体压缩50%左右,有效促进企业投资便利化。完善商事主体登记监管配套制度,明确监管责任,创新监管方式,加大对商事主体监管力度。建立监管联动机制和问责制,实现审批与监管相统一、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确保改革后企业登记监管职责明确到位。(由丁文同志负责,市纪委、市政府办公室牵头办理)

  21.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继续推进蕉岭县、梅县区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推动开展蕉岭县农村普惠金融试点工作。支持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消费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募集基金管理公司,推动农村信用社改制,支持壮大村镇银行,规范发展小额贷款、融资租赁、融资性担保、典当行等准金融机构。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构建农业保险体系。创新政、银、企合作互动机制,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效应,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挂牌融资。加强政府融资平台建设,建立起借、用、还良性循环的机制。健全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强化金融监管和风险处置,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由丁文同志负责,市政府办公室、市金融局牵头办理)

  22.建立市场化的科技创新驱动机制。改革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体制机制,实施高素质人才“千人计划”,建立以科研能力和成果转化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标准。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支持和鼓励社会创新力量,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鼓励建立第三方技术研发和检验检测中心,支持建立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制定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依法坚决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由陈建青同志负责,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牵头办理)

  23.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赋予农民对承包地更灵活的承包经营权,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强化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到2016年基本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确权登记,探索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有效实现形式。加快建立农村产权流转、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林业产权交易平台、社会综合服务网络和农村保险服务平台,促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建立地上附属物评估中心及土地流转与融资平台试点。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农民入股设立合作社。扶持发展跨区域涉农协会联盟和电商联盟。总结推广蕉岭县镇级治理中心的经验做法,明确镇级党委政府与村(居)的关系,完善镇干部与村(居)挂钩联系制度,实行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由叶胜坤、李远青同志负责,市农业局、市民政局牵头办理)

  24.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完善依法治市体制机制。围绕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提高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法治水平。充分发挥各级人大常委会在依法治市(县)中的主导作用,积极推动民主法制建设。发挥各级政协组织及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成员和无党派人士的作用,围绕市委决策部署,做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工作。支持司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促进司法公正。健全完善统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民族宗教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海外联络信息互通机制等工作机制,制订完善协商民主、协商通报等各项制度的实施细则。注重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强化社会治理。拓宽群众诉求表达渠道,落实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健全村(居)委会、村民议事会制度,推进基层自治组织建设。(由黄伟闻、张丽霞同志负责,市委政法委、市委统战部牵头办理)

  (四)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25.落实年度民生实事。积极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解决教育、医疗、食品安全、住房、出行、城市管理等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更多地关注弱势群体。在全面推进我市民生事业各项工作基础上,扎实办好每年十件民生实事,坚持每年集中解决一两个突出民生问题。(由谭君铁同志负责,市政府办公室牵头办理)

  26.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实施新成长劳动力全员培训、全员推荐就业工程,每年力争培训各类劳动力8万人次,转移就业10万人次。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以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为重点,落实好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积极扶持中小微企业开发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各县(市、区)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与转移。充分运用镇(街)人社服务平台和人力资源市场,促进稳定就业。(由陈建青同志负责,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办理)

  27.着力解决群众就读难题。力争教育强县全覆盖,全面推进各县(市、区)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工作,巩固提升教育创强成果。全市85%以上乡镇建设1所规范化公办中心幼儿园;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覆盖率达80%以上;全面提高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水平。实施“嘉应名师”工程,推进全市新增25所优质学校建设,打造教育现代化示范区。大力支持嘉应学院创办全国知名特色大学,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筹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引导职业技术教育规模化、规范化、特色化发展,提升教育办学层次。(由黄伟闻同志负责,市教育局牵头办理)

  28.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力发展群众文化,推进重点文化惠民项目建设,加大对基层、社区和农村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加快推进公共文化硬件设施建设,建设功能完善、网络健全、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让更多城乡居民享受优质公共文化。积极面向市场,服务群众,推动改革后的文艺院团增强创作能力、提高演艺水平,创作展演一批广东汉剧优秀剧目,改编提升传统山歌剧,大力繁荣发展文艺事业。推进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申报一批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推进围龙屋“申遗”工作。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特别是客家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客家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优势互补、一体发展,扎实推进市直媒体的文化体制改革,打造拥有较强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由周章新、陈丽霞同志负责,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牵头办理)

  29.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鼓励社会资本办医和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加快市县两级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升级改造,支持中山大学粤东医院加快发展,力争把市人民医院建设成为粤闽赣边区域性现代医疗中心,使中心城区医疗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在梅县、丰顺、平远、蕉岭开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增加大埔为改革试点县,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范围扩大到80%的县(市、区),改革试点医院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比例达到50%以上。加快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到2020年,基层卫生院全面完成规范化建设,村卫生站所实现规范化、信息化管理。推进“平价医院、平价诊室、平价药包”医疗服务项目;建立和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至2020年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超过20万元;推进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完善补偿机制。落实乡镇卫生院医生和村医扶持政策,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发展中医药事业和健康产业,力争用3-5年时间把梅州建设成为健康养生基地。高度重视人口计生工作,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由张丽霞、李远青同志负责,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办理)

  30.健全全民社会保障体系。加大“五大险种”扩面征缴力度,力争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达78%,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稳步提高社保待遇水平。健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镇职工最低工资保障机制和有效增长机制,完善城乡综合性社会救助体系和社会福利体系,提高低保、五保、残疾人、孤儿和养老的补助标准。(由陈建青同志负责,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牵头办理)

  31.扎实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坚持帮技术、帮项目、帮产业、帮技能培训、帮转移就业同步推进,增强造血功能,规划建设5-8个连片开发产业扶贫示范点,2015年完成重点扶持的386个村、3.64万户、16.28万人的新一轮扶贫开发目标任务。(由李远青同志负责,市扶贫开发局、市民政局牵头办理)

  32.推进平安梅州建设。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开展“打假治劣”行动,集中整治治安突出问题和重点地区,维护社会治安和规范市场秩序。高度重视舆论引导工作,加强互联网管理,善管善用各类新媒体,宣传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健全网络舆情管理机制,打击网络传谣,净化网络环境。强化村民自治,培育发展各类社会组织。创新社会管理,扎实开展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由黄伟闻、史明锋同志负责,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牵头办理)

  (五)着力整改“四风”方面突出问题。

  33.大力改进会风文风。减少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的全市性会议、重要政务活动,对办文办会提出具体规范意见和刚性控制要求,由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加强对会议和文件的统筹安排,并定期进行督促检查。各部门召开本系统全市性工作会议每年控制在一次。未经批准,市委常委不出席各类剪彩、奠基、论坛等活动。严格控制会议规模,限定领导讲话和大会发言时间。减少各县(市、区)和乡镇(街道)领导干部集中开会次数。依托党政内网加强信息互通共享,用信息化推动办公现代化,建立“无纸化会议”系统,在市委办公室系统推广“网上办公室”、“移动办公平台”。(由彭耀新同志负责,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牵头办理)

  34.改进调查研究和新闻报道。进一步树立低调务实、亲民为民的调研之风,把实践中证明有效的一些创新举措,固化为长效的调研制度。实行市级领导干部联系各县、挂镇包村的调研制度,实施各级班子成员挂钩联系企业制度,每位市委常委到基层调研原则上每月不少于3次,每年调研总时间不少于2个月。严格控制随行人员、车辆,下乡调研时陪同的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不超过5人,简化接待安排,不得安排迎送,从简安排伙食和住房。简化参加会议活动、调研新闻报道,一般性会议和活动及外出联系工作不作报道。(由彭耀新同志负责,市委办公室、市委宣传部牵头办理)

  35.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制度。进一步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强化决策法制论证和社会风险评估,健全专家咨询制度,规范重大项目的实施程序,建立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与市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审批事项听证制度和重大行政许可决定公示制度。加快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公共资源配置、公共资产交易、公共产品生产相关制度。强化对作风和效能的监督,建立常态督查通报机制。(由胡钛同志负责,市纪委牵头办理)

  36.调动各方力量和积极性。理顺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在决策中的关系,调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与重大决策的积极性。依托国务院《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决定》发展平台,完善与周边城市、周边地区信息沟通协调和联动发展机制。发挥侨乡优势,加强乡情联谊通报,广泛听取乡贤意见,调动广大乡贤企业家投身梅州建设。(由叶胜坤、张丽霞同志负责,市委办公室、市委统战部牵头办理)

  37.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市委常委带头联系一个镇、一个后进村和一个骨干企业,定期分批解决群众和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市委常委原则上每季度一次到镇(街道)、村(居)现场办公。落实党代表工作室接待群众制度,每季度到镇(街)接待党员群众代表,及时收集研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整合利用“民生820”、“行风热线”、“梅州民声”等八大“民声窗口”,多层次、多角度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改进与普通群众的联系方式,鼓励群众通过电话、书信、手机短信和电子邮箱等渠道反映问题、交流思想。健全各级信访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健全群众反映问题后续解决和跟踪保障机制。(由黄强同志负责,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牵头办理)

  38.强化抓基层打基础工作。进一步明确和理顺市与县(市、区)的责权利,推动简政放权,制订差异化的分类考核机制,调动各县(市、区)加快振兴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性。大力支持各县(市、区)发展现代农业,引导群众耕山致富和企业致富耕山。市委常委牵头对全市排查出的“问题村”和存在问题较多的社区进行挂钩整治,突出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对新当选的村、社区“两委”干部进行培训,提升基层干部能力素质。(由叶胜坤、曾祥华同志负责,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牵头办理)

  39.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把从严管理干部贯彻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坚持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重点实施“千名科级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增强干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发挥各类人才作用,全面提升队伍推动振兴发展的能力。严格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和重实干、重实绩、重基层,选准用好干部;抓好治理超职数配备干部、执行干部交流规定、干部档案清理等专项整治,完善“三书”(函询通知书、提醒通知书、诫勉通知书)预警告诫、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制度。强化自我监督和日常监督,不断落实领导干部“八小时外”行为规范,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了解干部队伍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完善干部作风状况和工作绩效考核评价,加强和规范领导干部问责工作。(由曾祥华同志负责,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牵头办理)

  40.弘扬艰苦奋斗和破难攻坚精神。大力弘扬叶帅精神,唱响“攻关诗”,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深入开展客家人品德教育,团结带领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搞建设、攻坚克难促发展。深入学习焦裕禄精神,教育干部群众立足梅州实际,围绕省委“一个目标、三大抓手、两条底线”总体部署,克服“等靠要”思想,凝聚干事创业的正能量。(由周章新同志负责,市委宣传部牵头办理)

  41.强化提升执行力。完善市委领导抓重点工作的分工负责制,对全市重点项目、重大平台实行目标管理,完善督查机制,开展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园区建设、中心城区扩容提质、重大改革项目、重点民生工程等落实情况专项检查。深入开展明查暗访活动,大力治理“庸懒散奢”,加大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的力度,坚决调整工作不力、作风不正的干部。(由胡钛同志负责,市纪委牵头办理)

  42.规范“三公”经费管理和使用。推进“三公”经费公开,健全公务支出公款消费审计制度。完善公务接待规定,加强职务消费监督,对各级干部的接待标准进行量化。积极稳妥推进公车改革,加大对公车私用的查处与曝光力度,坚决纠正领导干部超标配备公车行为,2015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出差不坐商务舱,不搞超标准接待。完善学习考察活动由主管部门审批、纪检监察机关备案管理制度,坚决遏制用公款变相旅游问题。市委书记、市长出访每年各不超过1次,其他常委同志一个任期内出访不超过2次,或2年内出访不超过1次。(由胡钛同志负责,市纪委牵头办理)

  43.从严控制节日庆典和考核评比。坚决停办华而不实的晚会、庆典、赛事,各县(市、区)一年只准承办1项节庆活动。严格执行《广东省规范管理考核检查活动实施意见》,市级检查考核评比表彰严格控制在省的规定范围之内。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不得自行设定考核检查评比表彰项目。(由彭耀新同志负责,市委办公室牵头办理)

  44.规范楼堂管所建设。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的规定,全面清查全市党政机关楼堂馆所,严肃查处顶风违纪行为。清理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办公用房,对超标的一律清退,对工作调整或退休的及时腾退原办公用房。(由胡钛同志负责,市纪委牵头办理)

  45.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遵守《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规定》,认真贯彻省出台的《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监督的暂行规定》。对实名举报的一律进行核查,既严惩贪腐者,又保护干净干事的改革者。实施《梅州市创建廉洁城乡活动的工作意见》,统筹推进廉洁政府、廉洁队伍、廉洁文化、廉洁诚信社会、廉洁镇村建设。全面整合行政审批、公共服务、网上办事、公共资源交易、农村“三资”管理、电子监察等各项政务服务资源,规范权力公开运行。深入推进各县(市、区)委和市直单位“一把手”向市纪委全会述责述德述廉活动,严格实施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抽查核实工作。(由胡钛同志负责,市纪委牵头办理)

  46.深化“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根据中央四个“严肃整治”要求,结合教育实践活动查摆出来的问题,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细化任务,突出重点,以“准狠韧”劲头,集中抓好整治违规修建楼堂馆所,整治公款出国旅游,整治节庆、论坛、展会活动过多过滥,整治“小金库”、违规使用专项资金,清退会员卡,严格控制会议数量、会期和规模,严格控制各类文件简报和内部刊物,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问题,整治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奢侈浪费,整治领导干部多占住房,整治“三公”经费开支过大、严禁超预算或无预算安排支出,严格公务接待标准,整治超标配备公车和严格公车经费支出,整治“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整治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整治落实惠民政策缩水走样,整治拖欠群众钱款、克扣群众财物等专项行动,确保一抓到底、抓出成效。(由胡钛同志负责,市纪委牵头办理)

  47.切实加强建章立制。深入分析研究产生“四风”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按照体现群众意愿、体现改进作风、体现提高效率、体现工作规律的要求,以辩证唯物主义态度和改革创新精神抓紧建立健全反对“四风”、改进作风的各项规章制度,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按照《梅州市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制度建设计划》要求,结合实际,对市委、市政府制定的规范性、制度性文件进行一次全面集中梳理,列出清单,认真做好废、改、立工作。在此基础上,认真制定整治文山会海的综合方案和制度,制定调研活动具体制度,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领导干部群众接待日制度、领导干部下基层现场办公制度。出台全面深化改革的分工方案,深入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创新基层服务管理体制。完善重大项目听证、质询等制度,完善控制“三公”经费支出配套制度。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严格控制各类检查考核评比表彰。健全干部作风状况和工作绩效考核评价、奖优罚劣机制,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制度。

  切实加大制度执行力度。市委将把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制度执行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刚性约束,确保各项制度规定落到实处。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一)落实职责。市委主要领导同志对整改落实工作负总责、亲自抓,各常委同志带头抓,在抓好个人整改的同时,加强对分管部门有关工作的整改落实。制订整改落实责任一览表,明确责任分工、时限要求、牵头领导等内容,确保职责清晰。

  (二)加强指导。主动学习各地区在整改落实的先进经验,对具体整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组织会商研究,提出解决有效办法。市委常委同志应根据工作分工,加强对整改工作的督促跟进,统筹协调制度建设,指导各单位积极作为、形成合力,确保整改工作按照确定的目标和时间要求顺利推进。

  (三)细化措施。各责任单位和责任领导要在市领导的指导下,根据整改工作的近期和长远目标任务,细化具体目标任务,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步骤方法,明确阶段性工作计划和目标,按照时间进度安排,持之以恒推动落实。

  (四)开门整改。建立问题整改反馈和公示机制、定期报告制度,及时公开整改的内容、目标、时限、责任和进展情况,接受社会各界对市委班子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的监督。加强舆论宣传,通过新闻媒体及时通报重点整改事项进展情况,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进行曝光,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要经过群众讨论,充分听取群众意见。通过民主评议、民意调查等方式,接受群众评判整改成果。

  (五)抓好督查。督促各相关责任单位根据实际,建立整改责任落实情况台账,对工作任务进行“挂号”,根据目标任务要求,一件一件抓好落实,完成一件,“销号”一件。市纪委、市委办公室和市政府办公室要定期对各单位整改落实进展情况进行信息收集、通报和督促检查。对整改落实不力的,由纪检监察机关进行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