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总扎实推进"两新组织"专项工作
2014年以来,汕尾市总工会深入贯彻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根据上级工会和市综治委“两新”组织专项组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以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题,结合本单位工作职能,积极推进服务平安汕尾建设,大力推进“两新组织”党组织建设,促进党组织设置优化和党建工作规范化,全面推行《广东省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分类指导工作指南(试行)》和《广东省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指引(试行)》,切实提升汕尾“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为维护汕尾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深入学习、广泛宣传。全市各级工会把学习贯彻《广东省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分类指导工作指南(试行)》和《广东省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指引(试行)》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抓紧、抓细、抓好有关规定的落实。各级工会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工会干部依照文件规定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引导广大职工群众学好、用好条例,不断增强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自觉规范自身的行为。组织全市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10名律师,以区域为主各轮换挂钩联系10家企业,为100家企业工会和职工提供免费法律服务,开展法制宣传,进一步发挥工会律师团在参与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和劳动争议调解中的作用,督促“两新组织”依法与职工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促进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宣传教育、引导广大职工群众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帮助他们通过法律手段,通过正确途径,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
二是落实责任,加强领导。市总工会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两新组织”专项组的各项工作,引导“两新组织”承担社会责任,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诚信经营、守法经营,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和鼓励社会组织积极主动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更好地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化解矛盾。积极开展民办非企业单位塑造品牌与服务社会活动、行业协会行业自律与诚信创建活动,通过项目带动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发挥引领作用,研究、分析新情况,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建立健全信息管理工作平台,推进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工作,各级工会加强以基层工会主席、工会委员、工会积极分子为骨干的信息员队伍建设,当好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每月定期对辖区内网络舆情不稳定因素进行排查、研判并及时上报,推动地区基层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三是以人为本,排忧解难。市总工会把信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把群众最急、最盼、最怨的事情作为工作重点,结合党的路线教育活动,千方百计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凡群众反映的问题符合法律、政策规定的,不折不扣地加以解决,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对反映问题没有政策、法律依据的,耐心细致地做好宣传解释工作,疏导群众情绪;对直接影响多数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疑难问题,多方听取群众意见,采取说理会、民主听证会等方法,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同时,加强人文关怀实施员工心理援助工程,培训心理援助专门人才,在异地务工人员较多的企业建设“心灵驿站”或“心灵热线”,及时疏导职工心理问题,促进职工心理健康。推动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和高温劳动保护政策,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加强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工作。多渠道筹集助学资金,资助困难职工家庭子女完成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历教育和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培训活动。
四是制度创新,规范秩序。在工作实践中,市总工会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围绕“两新组织”党的建设,优化和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加大督查督办力度,规范督查督办的制度和程序,推动信访问题有效处理的落实,并形成长效机制;加大通报和责任追究力度,进一步强化领导、部门和基层的责任,推动整体工作上水平、上层次。上半年以来,市总工会组织市、县(区)、镇(街道)三级工会200名专职工会干部下基层进企业,实现“四个在一线”:即职工思想状况在一线掌握、工会维权帮扶在一线开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一线推进、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在一线深入。以此推动企业落实“两个普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开展劳动竞赛提高职工素质,弘扬正气,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政治素养、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提升治理能力,激励全市职工坚定信心,在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构建和谐社会和汕尾振兴发展中多作贡献。
五是狠抓载体,增强活力。“两新组织”工会围绕单位特点,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履行职能发挥作用。一是搭建平台,主动介入劳资双方协调工作,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和和谐企业创建工作,化解矛盾,促进和谐;通过开展“双爱双评”活动,营造“以人为本、爱护职工,以企为家、热爱企业”的良好氛围;发挥镇、街道(社区)和“两新组织”三级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作用,经常新摸查劳动纠纷情况,主动介入调整劳动关系,调解劳动纠纷。市总工会设立职工服务中心,把困难职工的经济救助、法律援助、欠薪追讨和来信来访捆绑在一起,使其成为工会联系职工的平台、履行维护职责的窗口。同时,加强职工书屋、工会大学校等的建设工作,提升职工素质,促进“两新组织”发展。 (编辑:苏卓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