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质疑莞城学校用地规划过多 公示渠道过少

17.11.2014  11:23

  莞城学校建设用地规划过多,宏图片区交通选择太少,南城中央商务区迟迟未开工……11月15日,东莞市城乡规划局做客“阳光热线”栏目,就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交流。

   焦点1学校建设用地规划将采集市民意见修订

  节目中,不少市民来电或在网络上留言对莞城开发改造的现状表示不满,对莞城规划的方案也提出异议。莞城规划用于学校的建设用地过多,将导致周边大面积拆迁,破坏莞城原有的城市风貌。此外,不少居住在莞城的居民并不知道莞城规划公示一事,质疑规划部门的公示渠道太少。

  对此,市城乡规划局副局长黄宇东表示,规划局将改进工作,与莞城协商增加公示点。对于市民提到的学校用地过多问题,将采集市民意见后对规划进行修订。

  黄宇东说,振华路区域作为核心保护区,是个不可复制的历史宝地,发展潜力巨大,在开发改造上要“谋定而后动”。“这个宝贵资源怎么用,我们正在进行总体的保护规划。城市建设是百年大计,不可一蹴而就,市民的心情可以理解,规划部门邀请了国内最顶级的同济大学历史文化保护团队来对这一区域进行发展规划,完成规划后将有建设时间表。市民提到的改善周边生活环境的问题,我们也将建议地方政府对环境做一些整理改善。

  关于老城区的规划问题,市规划局局长欧阳南江用“从容建设”来描述市规划部门对于莞城旧城改造的态度。他表示莞城的旧街区历史文化价值巨大,需要慎重开发,在追求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之间找到平衡点。

   焦点2东莞大道下穿方案还需慎重论证

  有市民指出,宏图片区被誉为东莞CBD和总部经济圈,两大板块正在加速推进,但东西两边被东莞大道和运河隔开,交通选择太少。尤其是南边,东莞大道与博览大道(环莞快速)完全脱离,宏图路向南也是条断头路。

  该市民建议将环城路莞太立交至西平立交段采取下穿,地面作为慢行道;从绿色路延伸-厚大路-东佛高速大塘互通-龙大高速修建一条快速路或高速路,这是东莞市区对接长安、深圳市中心区、深圳机场最便捷的一条交通要道,同时可大大改善广深高速、107国道东城至大岭山两条道路的交通压力。

  黄宇东表示,“东莞大道原来的定位现在看还是有点问题,作为迎宾道快速通道来使用,没有什么红绿灯。但是实际上两边有很多规划的地块,路口很多。”黄宇东透露,东莞大道以后还是要作为城市主干道使用,并重新找一条替代的快速路。但他同时认为,绿色路方案暂时看不可行,而东莞大道下穿等方案因涉及到整个片区的规划还需要经过慎重论证。

  焦点3南城中央商务区要高起点规划从容建设

  石竹新花园后面的空地片区规划作为南城中央商务区建设,但是有人提出,周边图纸的规划已经标示好几年了,之前有关部门公布说2012年底开建,但到现在还没动工。

  市城乡规划局副局长陈志军回应道,南城国际商务区从2010年做规划,2012年通过审批。“前期已经完成了设计地面景观,地下空间等,现在已引入了一些项目建设,我们要保证这里的品质。要高起点规划从容建设。

   ■相关

   2016—2030年城市规划邀你提建议

  欧阳南江透露,东莞在全国率先将城市总体规划年限延至2030年,并将于今年底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成果,明年底完成正式成果。市民可以通过微信公号等方式提出意见。

  据了解,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是东莞建市以来的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覆盖市域2465平方公里的城乡统筹规划,着重研究解决市域统筹发展和空间格局问题;二是237.6平方公里中心城区法定规划;三是针对东莞市实际情况和本次总规编制中的重点难点,开展的目标定位、人口发展、城镇结构、产业布局、密度分区、城市更新等15个重要专题研究。新一轮城市总规突出区域统筹的发展格局,按照“中心突出、组团发展、快速连通、生态隔离”的总体思路,构建“一中心四组团”的新型空间格局,形成“依江、面海、环山,多中心网络化”的空间形态。